塔吉克族民俗风情探究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塔什库尔干隶属新疆喀什,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世居于帕米尔高原之上,素有“高山之鹰”、“云彩上的人家”、“冰山上的来客”之美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才得以孕育出这般璀璨的文化艺术。
  关键词:塔吉克族 田野 舞蹈
  一.走进塔什库尔干
  塔吉克族作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笔者在踏入之初就感受到了其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巍峨和神秘,由喀什出发进入塔县,一路上峻山环绕,地势崎岖不平,蜿蜒的中巴公路向西延伸,海拔约到3400米之时,白色山脉映入眼帘,这便是进入塔县的第一道风景线——喀克拉克湖和白沙山;再往前行2个小时左右,我们完全便抵达塔什库尔干县,入住当地“石头城”宾馆,安顿一切后推开外窗,才明白何为高峰林立,南有乔戈里,北有慕士塔格,小小的县城被环绕其中,四周雪峰连绵,沟壑纵横,又因属高原地区,干旱少雨,光能充沛,空气稀薄,所以走在路上所见之人之物,大都呈现出悠哉缓慢的样子。夜晚时分,笔者随当地向导来到一处塔吉克族农家乐,位于雪山脚下,站在台阶上便能将塔县一览无余,塔吉克人所建造的土木和石木结构的房子,全由五根柱子支持而起,天窗由五层木板构成的菱形重叠而成,塔吉克人称这种房子为‘蓝盖力’;而屋内的装修更是房主一砖一瓦自己添设,他们偏爱红色,室内装饰中多以红色为主,包括他们自己制作的坐垫、挂毯、被子等刺绣作品(见图一)。我们一众人围着土炕盘腿而坐,炕的中间留有位置,垫上餐纸,房主大叔便端来一道道塔吉克美食:油果子“阿尔孜克”、手抓牦牛肉、奶香四溢的“卡提拉玛”;酒足饭饱后乐队老师拿起了手鼓、热瓦甫和艾捷克来伴奏,小伙子们跳起了恰甫苏孜,舞步有单步、错步、错步转和跳跃等,舞蹈过程中,笔者也被邀请进入,两人展臂如鹰盘旋翱翔,腿部微屈,伴着节奏热烈,步伐渐快却依然保持松弛稳重状态,在这里舞蹈要懂得深平慢吸的呼吸规律,这是自然生存环境带给他们的艺术特征,使之相较于其他民族有着不一样的动律特征,在音乐7/8复合拍中形成了塔吉克族舞蹈急缓交错的规律。
  二、民俗礼节“吻手礼”
  塔吉克民族是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吻手礼是塔吉克人见面的主要礼仪之一,塔吉克的礼仪文化,是跟帕米尔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塔吉克族人的吻手礼是有讲究的,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辈分的吻礼也各不相同:男子平辈相见相互握手,然后同时举起握着的手俯身互吻对方的手背,或相互拥抱。长辈会亲吻晚辈的额头或者眼睛,晚辈则回吻长辈的手心。平辈的女人相见时,就要互相亲吻脸颊,亲近且是平辈女子相见时会互相亲吻对方的嘴唇。男女行见面礼时女子会亲吻男子掌心,男子则要用手轻抚女子的头作为回应,再予以拥抱以表敬意。在塔吉克自娱性舞蹈中也多由“吻手礼”作为引子进行开场。
  三.塔吉克族婚俗
  婚礼仪式的习俗是塔吉克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田野调研过程中有幸见证了提孜那甫乡一对新人的婚礼过程(见图二),塔吉克族的婚礼要举行三天到五天;第一天,远近的亲戚朋友都会穿上最美丽的服饰,带上礼物到主人家祝贺,主人则会大摆宴席,盛情款待,宾客们在主人家的院子里打鼓唱歌,直到深夜都都还在舞蹈。第二天为娶亲日,有一位已婚青年和一批未婚青年跟随着新郎,吹奏乐曲,高唱着婚礼歌曲,浩浩荡荡地来到女方家。到达女方家之后,长辈会为一对新人念“尼卡”,诵读经文,忠告双方婚姻的责任和义务,之后为他们祈祷。新人夫妇需共喝一碗盐水,再吃一些肉和馕,这便象征着他们即将生活在一起。在婚礼的第三天,新娘需要一直戴着面纱。直到证婚人和亲属带着礼物来到男子的家中才能打开露面,这也意味着她将在新的家庭中开始新的生活。
  四.塔吉克族鹰舞
  塔吉克人以帕米尔高原的鹰为图腾。他们认为鹰是勇气和正义的化身,也是英雄的象征。自古以来,塔吉克人都声称自己是鹰的后裔。他们世代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守卫着祖国的边境线,留下了十分辉煌的历史遗产。在塔吉克人的音乐艺术方面,鹰元素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擅长歌舞的塔吉克人使用的乐器是用山鹰的翼骨制成的鹰笛,舞蹈是模仿鹰的动作形成的鹰舞,特别是鹰笛,这是塔吉克人民的骄傲,也是塔吉克人民歌舞的灵魂。塔吉克族鹰舞还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鹰舞反映了塔吉克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跳鹰舞时舞者会弯曲膝盖、耸肩,模仿鹰的飞行和盘旋的动作,动作遒劲婉转,情感丰富,在新疆的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 王玮 新疆塔吉克族舞蹈文化探源 [J] 四川师范大学 2016
  [2] 李梦颖 帕米尔之巅的生命记忆——浅析塔吉克鹰舞的文化意蕴 [J]《艺术科技》 2017
  [3] 李静怡 生态学视野下的塔吉克族婚礼中的舞蹈研究 [J] 新疆师范大学 2017
  作者简介:
  艾芯蕊,1996年出生,女,汉族,籍贯四川雅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编创。
  (新疆艺术学院 830002)
其他文献
华夏五千年,历史恒久远,华夏大地将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艺术优雅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她以独特的魅力,折服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儒士!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所积累、所认同的精神准则。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是祖国为他的儿子留下的精神基因。我们看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子孙,尽管多少年来可能居住的环境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年年还
期刊
何谓活着?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短暂,几十年的光景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有时我们也会感慨人生是何等的漫长,漫长到我们也不知道这一生究竟要面临多少困难挑战,经历多少曲折坎坷。人生百态,每一种滋味我们都得亲身体验、用心品味。有成功的喜悦、幸福的甜蜜、生活的火辣,也会有失败的痛苦、遇挫的绝望、日子的心酸。或许在某个沉寂的黑夜里,感到困顿迷茫的人们也曾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何谓活着?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而
期刊
摘要:目前中外学术界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进行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主要围绕善与恶的主题展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以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的主要思想“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等为中心,从女巫--意识形态的代理、资本原始积累中的社会罪恶—个人野心、极权国家的统治三个方面探讨麦克白的悲剧性。本文探究了文本与现实、政治和历史的关系,丰富了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文本的结合研究和提供了更多《麦克白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其中不仅仅包含着很多艺术形式,而且涉及到了众多书法精品,这些文化经过世代流传至今,成为了璀璨明星。在历代书法名人中,颜真卿的知名度非常高,也是现代人比较熟悉的书法大家之一,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很多都成为了临摹的范本。颜真卿在他的书法艺术中融入了很多情感,可以说是其思想的充分展示,不仅仅体现的是当时文化繁荣景象,而且对于现代书法艺术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重点
期刊
摘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方针。古代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尤其历史的局限性,避免历史重蹈,我们吸取经验教训,提倡尚贤使能,用好人才。  关键词:人才;兴贤;用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如此真切,他希望能获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盛大壮丽的人才盛况。掩卷沉思,对人才有些初浅的认知。  一、古代人才如是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中的杰出者
期刊
我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时刻告诫自己要用整颗心做好教育中的每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身心的爱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一、做最美的自己,开最美的花  多少个夜晚,万家灯火逐渐退隐的时候,我还在灯下认真备课、批改
期刊
摘要:谐音梗因其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在生活中各种玩梗现象层出不穷,有关谐音的研究有很多,谐音梗的研究却很少,鉴于谐音与谐音梗虽然形式之间有很大重叠,但在语用上有所区别,笔者认为应该对此进行区别。本文以百度检索系统和谷歌搜索为语料来源,在谐音研究基础上,对一些网络谐音梗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对谐音梗中的图形以及背景进行识别,进而对该图形-背
期刊
今年是五四运动102周年,在102年前,随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这场轰轰烈烈的“五四风雷”激烈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102年后的今天仍然激励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心怀国家,与伟大的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这场爱国运动也给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我们青少年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期刊
自从父母搬进城市后,生活中好像失去了许多原先农村时的快乐、随意和自在。那种与生俱来的质朴、善良、热情和城市的冷漠、虚伪、势利之间发生着潜在的冲突。  父 我家住在沱江边,冬季水枯竭后,河床便是种菜的沃土,更成为我父母这样热爱劳作的农村人快乐播种的乐园,我给他们这群人取名“都市垦荒族”,他们开辟的地也就是“开心农场”。  在城市高度化进程的今天,这群人的举动似乎有点荒诞、甚至有人会觉得有点滑稽,但当
期刊
2020庚子新年,相信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记忆犹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如瘟神般笼罩着中华大地,热闹喜庆祥和的中国年披上了一层深深的“灰色”。  2019年农历腊月中旬,刚刚放寒假的我迫不及待的坐上火车从新疆乌鲁木齐回河南。第一次坐长途火车让我异常兴奋,同车厢的叔叔阿姨们也是拖家带口,洋溢着回家的喜悦。住在我下铺的一位老爷爷老奶奶一路上有说有笑,聊天得知原来他们的儿子就在我们学校隔壁的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