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荒(外一篇)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os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父母搬进城市后,生活中好像失去了许多原先农村时的快乐、随意和自在。那种与生俱来的质朴、善良、热情和城市的冷漠、虚伪、势利之间发生着潜在的冲突。
  父 我家住在沱江边,冬季水枯竭后,河床便是种菜的沃土,更成为我父母这样热爱劳作的农村人快乐播种的乐园,我给他们这群人取名“都市垦荒族”,他们开辟的地也就是“开心农场”。
  在城市高度化进程的今天,这群人的举动似乎有点荒诞、甚至有人会觉得有点滑稽,但当你认真的思考并亲身去体会后,你才会真正理解垦荒的意义,这里面似乎蕴含着许多生活的哲理。
  也许是城市里本来就缺乏温情、孤独与亚健康时常困扰着我们,快乐变的琐碎、不单纯和压抑,我们常常失去自己的天性,连笑也不那么放肆、随心所欲。父母是近六十的人了,在他们的一生中,也许留下的时光是有限的,但他们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本色,从来没有改变自身的天性。看着他们享受劳动乐趣后那种满足的神情,握着满是汗水的手,有股力量像暖流般涌彻心扉!我久违的笑也开始洋溢,那是种温暖的感动!是心灵的满足,胜过物欲百倍的精神回报。这种回报除了来自亲情的依托,还来自积极健康生活的快乐。
  垦荒种菜,有的人是为了收获时的喜悦,而我的父母,我想更多的是享受其中的过程,并能锻炼身体、舒展筋骨,他们播种的时候是快乐的,因为有希望,他们的儿女就像播出的种子,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中,父母是永远的垦荒播种者,永远保持着最初的热忱,永远勤劳执着的呵护、守护着自己的“种子”!
  写到这里,想起这些,我的鼻子开始有些发酸,眼眶感觉有些湿润!是啊!父母向我们索求过什么吗?没有!他们总是在默默的付出着、不求什么回报!也许期待过“收获”,也许他们只希望自己的“种子”健康快乐,每当收获的是成功,他们是喜悦的,每当收获失败,他们陪同着悲伤,这样的情感依托会贯穿老人們的一生,在而立之年,我们这样的“种子”是否有勇气去担待、去承担应该承受的责任?我想,只有我们努力茁壮的成长着,去做好该做的事的时候,才是父母最幸福的时候,生命就应该在责任中周而复始。
  2.父母的果园
  自从父母随我搬进城市后,生活中便失去了原先在农村时的快乐、随意和自在。城市里除了医疗条件和购物游玩更方便外,也有着城市特有的冷漠和人情淡薄。
  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在得过且过中渡过,却因为父母果园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在前年,父母用他们一生的积蓄在老家的宅基地上重新翻修了一套三合院,三合院不算大,修好后就成了父亲值得称赞的“形象工程”,三合院更是有幸成为我们一大家在新冠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的庇护所,提起这一工程,父亲总洋溢出自豪之感,沾沾自喜地诉说着自己如何的先见之明。
  而我最爱的还是三合院门前的果园,父亲年轻时就是农村生活长大,是村里的种植能手,他最爱的就是栽种各种果树,从竹子林开始,三合院门前的地先后经历了父亲多次“整容”,载过柚子,甜橙、椪柑…这其中,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比如柚子就是选种不好,导致太酸了,后来被父亲砍掉后又换上了如今的甜橙,我不知道父亲砍掉哪些他亲手培育的碗口粗细的柚子树时有着怎么样的心情,但我在他渐渐苍老的脸上,始终看到的是坚毅、果敢和乐观,总是乐呵呵的,笑眯眯的默默劳动着。
  母亲也闲不着,喜欢小动物的她开始在果园里养林下鸡,后来越养越多,鸡鸭鹅最多时可达上百只,母亲对动物的酷爱如父亲对果树的钟情一般,都是用原生态的食材喂养,父亲疫情期间储备了几千斤稻谷,随着疫情防控的变化,这些“库存”便成为了母亲“鸡鸭鹅部队”的口粮,我们常开玩笑说,老妈是鸡鸭鹅总司令,老爸是水果将军,他们对待自己的“宝贝”很好,总是像养育儿女一样的倾尽所有,他们在退休这把年纪,本可以和城里大多数退休老人一样安享晚年,但二老却依旧发挥生命余热,用劳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果园”,这也许是很多城里人可望不可及的幸福果园吧。
  慢慢地,在父母的感染下,我也喜欢趁周末回老家,看看父母的果园和果园里成长的小动物,城市里缺乏的温情在父母的果园里慢慢找到了,那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也在果园得到释放,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笑,放肆地大声地说着话,陪同母亲一起检阅“鸡鸭鹅部队”,帮着父亲修整果树。看着父母享受劳动乐趣后那种满足的神情,挂满汗水的脸庞,沾满泥土气息的手,有股力量像暖流般涌彻心扉!这些用劳动创造出的物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绿色和健康,更是在精神力量上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
  父母的果园里有亲情,也见证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每一次播种和养育,就会充满希望,而我们,或许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写到这里,想起这些,我突然有种鼻子发酸,眼眶湿润的感觉,是啊,父母的果园寄托着情感,更象征着希望。而这一切都源自劳动的美好。
  作者简介:丹青,本名许源,一个有情怀的文化人,一个用画笔描写故事的艺术人,一个好做菜的资深食客…,偶尔喝点小酒,唱点小歌,画点小画,写点小文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阅读整本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呢?本人就以前不久执教的绘本《一条聪明的鱼》导读设计来说说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绘本的。我想通过这本书的导读,让学生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产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绘
期刊
摘要:古今中外,诗人都爱歌颂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充满新的生命,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中西不同的文化对春天的理解通常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的《春》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作,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格律整齐和谐,极具浪漫的诗情画意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感觉欢乐、活泼、幸福、和谐,是一首赞美春主题的典范。本文将主要从意象和韵律两个角度分析这首诗,深入理解诗人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这一
期刊
华夏五千年,历史恒久远,华夏大地将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艺术优雅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她以独特的魅力,折服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儒士!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所积累、所认同的精神准则。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是祖国为他的儿子留下的精神基因。我们看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子孙,尽管多少年来可能居住的环境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年年还
期刊
何谓活着?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短暂,几十年的光景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有时我们也会感慨人生是何等的漫长,漫长到我们也不知道这一生究竟要面临多少困难挑战,经历多少曲折坎坷。人生百态,每一种滋味我们都得亲身体验、用心品味。有成功的喜悦、幸福的甜蜜、生活的火辣,也会有失败的痛苦、遇挫的绝望、日子的心酸。或许在某个沉寂的黑夜里,感到困顿迷茫的人们也曾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何谓活着?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而
期刊
摘要:目前中外学术界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进行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主要围绕善与恶的主题展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以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的主要思想“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等为中心,从女巫--意识形态的代理、资本原始积累中的社会罪恶—个人野心、极权国家的统治三个方面探讨麦克白的悲剧性。本文探究了文本与现实、政治和历史的关系,丰富了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文本的结合研究和提供了更多《麦克白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其中不仅仅包含着很多艺术形式,而且涉及到了众多书法精品,这些文化经过世代流传至今,成为了璀璨明星。在历代书法名人中,颜真卿的知名度非常高,也是现代人比较熟悉的书法大家之一,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很多都成为了临摹的范本。颜真卿在他的书法艺术中融入了很多情感,可以说是其思想的充分展示,不仅仅体现的是当时文化繁荣景象,而且对于现代书法艺术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重点
期刊
摘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方针。古代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尤其历史的局限性,避免历史重蹈,我们吸取经验教训,提倡尚贤使能,用好人才。  关键词:人才;兴贤;用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如此真切,他希望能获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盛大壮丽的人才盛况。掩卷沉思,对人才有些初浅的认知。  一、古代人才如是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中的杰出者
期刊
我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时刻告诫自己要用整颗心做好教育中的每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身心的爱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一、做最美的自己,开最美的花  多少个夜晚,万家灯火逐渐退隐的时候,我还在灯下认真备课、批改
期刊
摘要:谐音梗因其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在生活中各种玩梗现象层出不穷,有关谐音的研究有很多,谐音梗的研究却很少,鉴于谐音与谐音梗虽然形式之间有很大重叠,但在语用上有所区别,笔者认为应该对此进行区别。本文以百度检索系统和谷歌搜索为语料来源,在谐音研究基础上,对一些网络谐音梗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对谐音梗中的图形以及背景进行识别,进而对该图形-背
期刊
今年是五四运动102周年,在102年前,随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这场轰轰烈烈的“五四风雷”激烈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102年后的今天仍然激励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心怀国家,与伟大的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这场爱国运动也给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我们青少年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