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课堂情境,激情引趣让学生走进快乐数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是新概念下教学的重要环节,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景,学生学习的数字应该生活中的数字,是学生“自己的数字”数字只有在生活中才具有活力和尖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学生往往对该学科感到枯燥无味,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我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讲数学故事,名人轶事激发兴趣
  我每教一个年级第一课,我总是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家并不是高不可及,而他们的成功就是善于观察钻研的结果。你们经过努力也是有可能成为数学家的。如毕达哥拉斯有次应邀参加一位政要的餐会,这位主人豪华宫殿般的餐厅,铺着是正方形美丽的大理石地砖,由于大餐迟迟不上桌,这些饥肠辘辘的贵宾都有些怨言,但这位善于观察理解的数学家却凝视脚下这些排列规则,美丽的方形磁砖,但毕达哥拉斯并不只是欣赏磁砖的美丽,而是想到它们和数学之间关系。于是拿了画笔,并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磁砖,以它的对角线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两块磁砖的面积和,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磁砖拼成的矩形的对角线作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5块磁砖的面积,也就是以两直角边作正方形面积之和。至此毕达哥拉斯作为大胆的假设: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那一顿饭这位古希腊数学大师视线都一直没有离开地面,这样毕达哥拉斯定理诞生了,成了数学界璀璨瑰宝之一。笛卡尔望着蜘蛛网出神,从而平面直角坐标系诞生了。伟大数学家可亲可敬,他们正是凭着观察、钻研的精神,才有所建树,是他们对平凡的事物做着不平凡的思考,在我们身边每天都要经历不同的事物,只要我们努力刻苦钻研,也许在我们身边就有可能出现科学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材中有许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如初一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教學《生活中的主体图形》时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如竹筒做成的茶叶筒,圣诞帽,瓦工师傅用的铅锤,还有楼房建筑,笔筒等,学生上课玩的足球篮球等,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说出以上这些各类似什么几何体,学生能轻松解决,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些几何体的各自特点,分类总结。本节课轻松达到教学目的。又如,病人住院做CT的原理,就是用x线束来对人体的某一部分,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然后用检测器,反复多次在不同方向对选定层面进行x线扫描,将数字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重建人体断层图像,并作出诊断,这就如同数学的截几何体,只不过这里的“截”不是真正的截,实际上这里的几何体是病人的某个患病器官,“刀”是射线,CT的发明是医学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它的设计发明者,和理论研究者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体会数学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激发情趣,使之学习数学有内在潜力。
  三、以旧带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学生原有知识人手,创设情境有利于新旧知识问的衔接,不仅使知识由旧到新过渡,自然也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为铺垫,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所以知识的引入,只有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时,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简单的说,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教师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来龙去脉,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我在讲八年级数学分式这一章知识时,我每复习一个分数的知识点就对应讲解一个分式的知识点,在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复习分数加减法来讲解分式的加减法。
  四、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或事物做铺垫,来探索新知识,建立概念,学生容易接受,如讲线段的长短比较时,请两位同学比较个子的高矮,让一个人站在地上,一人站在小凳上进行比较,让两人背对背的站在一块平地上进行比较,你认为哪一种结果比较真实?让学生拿出两条长短不一的线段进行比较寻找比较方法,又如《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进入教室你们怎么找到座位的?
  学生答:找排数和一排上的座位数,然后把班级的座位数,然后把班级的座位用图形表示出来,请同学到黑板上,全出自己的座位,在此基础上圈出自己的坐标,进一步深到直角坐标系,这样激活了学生大脑中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对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构建,这样把知识的构建简单化,生活化。
  总之,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是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创设出更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
其他文献
目前,世界各国都重视对人类最关切的优生学的研究。而如何提高胎儿畸形的宫内诊断则是优生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将我院1985年元月至门87年12月B超检查3周例孕妇,其中有22例胎儿
广州地处水热条件充沛的华南地区,是一座兼具人文历史传统与现代经济社会特征的大都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传统与现代经济发展,推动广州城市人居空间结构不断演化,不同时
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性状表现出高度的遗传性,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遗传选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以提示广大教练员在科学选材过程中重视遗传因素,提高选材效率和成功率。 Th
2013年1月29-31日(1月28日报到),本刊将在广东深圳举办“新型物流环境下运输包装技术创新暨包装物流一体化”研讨会,并于1月31日参观深圳大型企业的包装事业部。一、会议主要
本文研究了聚醚砜(PES)增韧环氧树脂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能,分析了PES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增韧机理。PES增韧环氧树脂体系为两相结构,分散相PES呈不规则的变形颗粒分散在环氧树
开发了一种测定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大分子溶质的溶解度的方法。这一方法将微型超临界流体萃取(Micro-SFE)直接与超临界色谱(SFC)相耦合,超临界流体色谱采用FID作为检测器。实验中两者具有同一压力、
对5例小儿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其中肝前型3例,肝后型2例)经肝血管造影确诊后作手术治疗,治愈4例,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本文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术式选择原则进行了探讨
速度训练在田径运动许多项目中都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特别是400米之内各距离跑的运动员,提高绝对速度水平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10秒左右的快速运动能力和爆发力,是绝对速度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聚乙二醇链和季铵盐两种活性中心的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在正溴辛烷与固体碘化钠的亲核取代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反应对n—C8H17Br浓度为
近年来,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等新型疫苗不断涌现,这些疫苗纯度高、特异性强。但其分子小,免疫原性较差,难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需添加佐剂来增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