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措施;研究组初产妇给予产前产后联合护理措施。记录两组初产妇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初产妇泌乳情况、首次泌乳平均时间、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初产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提供产前产后母乳喂养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初产妇母乳分泌量,加速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关键词:产前产后护理;初产妇;母乳分泌;母乳喂养;应用效果
  
  
  母乳是婴儿阶段最佳食品,可为婴儿成长发育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分娩的100例初产妇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效果,为提高母乳喂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初产妇年龄22至34岁,平均年龄(28.91±1.24)岁,孕周37至41周,平均孕周(39.02±0.67)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68例、剖宫产32例;婚姻状态:已婚87例、未婚13例。按照抽签方式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初产妇一般资料(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婚姻状态、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1. 2. 1研究方法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措施;研究组初产妇给予产前产后联合护理措施。记录两组初产妇首次泌乳时间(轻压产妇乳晕乳汁最初出现时间)、泌乳量(①乳量多:在保障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的情况下仍有剩余母乳;②乳量适中:仅能满足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③乳量少:无法满足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掌握初产妇对护理措施、护理态度、母乳喂养情况等满意度,分数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 2. 2护理措施㈠产前护理:①讲解母乳喂养对婴儿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未实施母乳喂养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积极性;②例举临床成功母乳喂养病例,指导家属积极配合,适当增强其实施母乳喂养自信心;③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如母乳喂养时间、次数、方法等,消除其由于不了解母乳喂养而导致的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④指导初产妇进行充足休息,增强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为产后母乳喂养创造有利条件;㈡产后护理:①产后30min指导产妇抚触婴儿肌肤,增进母婴感情;②产后每间隔30min使婴儿吸允产妇乳头,加强吸允反射,利于产妇尽快分泌乳汁;③讲解正确母乳喂养方法,并指导产妇练习;④使用湿毛巾对双乳热敷8min/d,必要时可轻轻拍打、抖动、按摩乳房利于泌乳;⑤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饮食应富含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等,鼓励产妇多饮水并积极下床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利于乳汁分泌;⑥母乳喂养初期若婴儿无法自行寻找乳头,可由产妇或护理人员将乳头送入婴儿口中,喂养完成后严禁强行拔出乳头,应待其自行吐出乳头以免发生疼痛等异常情况。
  1.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50例初产妇泌乳量多34例(68.00%)、乳量适中12例(24.00%)、乳量少2例(4.00%),对照组50例初产妇泌乳量多17例(34.00%)、乳量适中21例(42.00%)、乳量少9例(18.00%),提示研究组初产妇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初产妇首次泌乳平均时间为产后(49.34±2.33)h、满意度(93.24±3.1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初产妇首次泌乳平均时间为产后(72.81±4.38)h、满意度(80.91±2.54)分,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 [1],母乳除可提供集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能量外,还含有牛磺酸(促进大脑发育)、溶菌酶(增强机体免疫力)、乳铁传递蛋白(促进铁离子吸收)、核苷酸(利于机体组织发育)、DHA(增强视力)等营养物质,可为婴儿提供均衡營养,是近年来各专业机构极力推荐的天然食品。有研究显示 [2],母乳除可提供营养物质外,还与人体智商(IQ)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则IQ越高,直至婴儿年龄大于9个月后此种相关性才将逐渐消失。
  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经验,部分产妇甚至由于奶粉广告的夸大或虚假宣传,对母乳喂养缺乏足够重视或产生负面情绪,认为母乳喂养对自身及婴儿不利,排斥产后实施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显示 [3],对初产妇提供产前、产后母乳喂养相关护理,可提高其对母乳喂养重视程度,纠正其以往错误思想,最终达到提高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目的,对改善婴儿机体营养状况及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中对照组初产妇仅给予产后母乳喂养护理,其母乳分泌量大多为适中(42.00%),且首次泌乳时间及满意度均不理想;研究组初产妇在产后母乳喂养护理基础上加入相关产前护理措施,68.00%母乳分泌量多,且首次泌乳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李少娟 [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提供产前产后母乳喂养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初产妇母乳分泌量,加速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母婴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芳兰. 乳房按摩后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1(18):149.
  [2]郭静. 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现代护理,2012,7(26):79-80.
  [3]林攸兰. 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2-7d母乳喂养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5(4):35-36.
  [4]李少娟. 护理干预对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0(4):72-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全部普外科及骨科手术Ⅰ类切口出院病历253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00%,骨科术后一联用药77.45%(79/102),二联用药22.54%(23/102);普外科术后一联用药100%(159/159),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5个品种。结论 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制度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B超鉴别乳腺癌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连续收集疑似乳腺疾病患者300例,发现338个肿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评价诊断效用。结果:338个病灶中恶性57个;良恶性肿块病灶血流成像等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风险比0级0.12,Ⅰ级0.35,Ⅱ级2.68,Ⅲ级+ ;良恶性肿块弹性应变率比值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ROC曲线,当弹性
期刊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內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为儿童常见骨折[1]。由于肱骨髁上前后扁薄而内外宽,肱骨下端向前倾斜,偏离肱骨干长轴成25~40°的前倾角,因此较易发生断裂。临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切开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肘外翻畸形、骨化性肌炎,甚至出现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严重
期刊
摘要:通过CT技术对气管旁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提示目前CT在诊断气管囊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收集100例胸部CT确诊的气管旁含气囊肿,分析其大小、所在部位、囊肿形态、囊肿边缘以及病员临床症状。 结果100例气管旁含气囊肿均位于胸腔入口处的右侧或右后侧或后侧,其中70例(70%)位于第1至2胸椎水平,94例(94%)位于气管右后外侧,其中2例在左主支气管旁边各还有一含气囊肿;6例(6
期刊
摘要: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多浆膜腔积液常常被临床医师忽视,易与其他病因相混淆,导致误诊、误治。此为一例由蛔虫症引起的多浆膜腔积液,早期的诊断不明,导致了治疗的延误。  关键词:蛔虫症;浆膜腔积液;儿童  Abstract:Multi effusion caused by parasitic infections often overlooked clinicians,easily confused w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103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对其实施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占30%,好转16例,占40%,无效2例,占5%,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预后和护理质量,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01 年1 月至2002 年12月期间收治我院心内科的高血压患者82例。对82 例高血压病人开展整体护理,对其进行前、中、后的对比、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一年、两年满意度的比较。结果:病人对整体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之前有大的改观。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整体护理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磨牙桩核修复后牙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4例磨牙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2例/组,对照组采用单桩核加冠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组合桩核治疗,对比分析修复之后两组患者牙边缘适应性、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分组治疗,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3月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牙周边缘适应性情况以及出血指标分析,其差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设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74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慢心律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100例,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100例,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恢复程度,判定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与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的病症均呈好转趋势,相比之下,实验组患儿的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