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标准,其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绿色教育的实施。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绿色教育逐渐出现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教师所广泛应用。而对于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满足现代教育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本文针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55-01
  引言
  在以往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内容的灌输和讲解,使学生一直在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凸显的过于枯燥乏味。而对于绿色教育来说,既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也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育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绿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并针对于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和指导。
  一、绿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调动课堂积极活跃气氛。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想象比较活跃。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其自身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枯燥乏味,所以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都会很容易产生严重抵触和排斥心理。绿色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學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一个高效的提升。
  2.有利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由于受以往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和讲解,教师占据了课堂主体地位,而学生处在被动状态,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严重缺少课堂互动交流。即便有,但也只限于课堂问题提问。而对于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来说,为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了更多课堂互动交流机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有效转变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同时还可以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完整语文知识体系,进而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往往比较自私,严重缺少合作意识,其合作探究能力也比较薄弱。而在绿色教育模式下,学生之间可以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进而不仅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当中,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并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二、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的策略方法分析
  1.注重绿色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在绿色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营造一种绿色课堂学习气氛。首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和个性价值,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正确观点,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使他们能够充分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果。而对于观点错误的学生来说,不仅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对错观点进行纠正,增强学习自信心,并能够充分体会到自身的作用价值。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以往严肃的教师形象,以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树立以绿色教育为主的全新教育理念,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知识内容,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为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更好实施奠定重要基础。
  2.注重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
  “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来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合作探究活动当中,进而有效加强学生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文问题能够向同学和教师提出,通过合作学习,使得问题有一个更好的解决。除此之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章节知识内容时,教师在教学前先将班级学生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乌鸦为什么能够喝到水”?或“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能够喝到水呢”?等等相关课堂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进而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问题探究活动参与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不仅能够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调动课堂积极活跃气氛,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注重绿色课堂氛围营造,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进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淑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J].神州,2018(35):87.
  [2]杨海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2):31.
  [3]余小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J].新课程·上旬,2018(12):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通用语言,为了顺应国际间经济发展的需要,英语被设定为现代人才必备的要素之一,英语科目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我国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因此中专院校也不例外,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对英语教学的质量十分的重视,希望通过英语教学质量的改善,对中专学生的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鉴于此,该文主要就新形势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创新进行深入的研究,力求通
【摘 要】中专舞蹈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技能课,是中专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舞蹈教育得不到重视,虽近年来素质教育已有所改善,但中专院校舞蹈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对此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旨在为中专舞蹈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素质教育;舞蹈教育;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含硫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抑菌、抗癌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有些含O、N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具有仿酶催化活性。而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近年来得到人们的普遍重
钴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维生素B12及其它钴化合物的组成部分。钴是生命科学、医学分析中的重要测试项目,如人头发中的钴含量较高,通过检测其含量可以确定人体的健康状况,故
采用溶液培养结合土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小白菜、冬苋菜和菠菜对铀的耐性及土壤中铀吸收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U 50mg/L),与小白菜和冬苋菜相比,菠菜对铀具有较强的耐性;
本文以2-醛基吡啶和1,4-二(对氨基苯氧基)丁烷进行缩合得到Schiff碱配体L(1,4-双-(N-(2-吡啶甲亚胺基)苯氧基)丁烷),再同AgSbF6,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席夫碱配合物[Ag(L)SbF6]n.2CHCl3(1),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本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合作教学、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进行讨论,并对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不断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希望为数学教学课堂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摘 要】为打破低收费民办学校新入职教师常采用的“灌入式”传统教学方法,以导学案为载体,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四成一体”的培训,使新教师将导学案、课本、课件三者进行有效结合,且能上好一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通过培训,打造出一套科学、系统的低收费民办学校“四成一体”新教师培训体系。  【关键词】“四成一体”;导学案;新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语文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因为语文包含了育人的作用,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好是建立三观之初,是育人教育之根本,所以如何合理的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语文教学是社会思考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下,文章将小学语文学科从“好课”标准、发展性教育评价、组织学生讨论艺术三方面进行研究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关键词】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关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摘要】高职护理学生对国学素养身份的认同,是建构高职护理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生国学素养身份认同是指学生对当前进行国学学习的我和对未来所要承担的职业角色中国学素养的确认和认同;是学生个体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或职业所持有的核心素养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反映。学校应通过强化国学教师职业制度建设、坚持分类指导、优化课程设置等有效途径,增强国学学习与教学实践关联性,提高学生国学素养身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