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改革,其中英语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英语对我国高中生来说不是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语言用法和文化上也有着一定差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过于重视单词、语法的记背,忽视了文化的渗透,以致于学生只能学到英语的“形”,无法真正了解英语应用的内涵,不利于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改善这一状况则必须遵循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认识英语这种语言所呈现出的文化因子,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學中文化渗透的意义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难点不仅在语法上完全不同于汉字,更因为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不同,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偏差,难以读懂和应用英语。只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才能真正理解英语的用法特点,将其与中文思维区分开,避免中国式英语,以防思维固化。英语阅读教学想要取得有效的成果则必须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从文化本质上理解文章的含义及其表达方式。

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有效措施


  2.1充分挖掘阅读教材,渗透文化教育
  高中英语教材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并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教材中有着大量的阅读材料,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在体裁上也较为丰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内容,教师应予以重视。在进行阅读教材学习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文章中的生字词,学会文章的语法应用,还应掌握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以及西方国家的思维形式,以此深刻体会文章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并且掌握英语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英语。例如,在教材中,许多英语文章都是直接引出文章主题,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十分直接。而在汉语文章中,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一个故事或一个例子引出自己的观点。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是因为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也体现了西方国家的开放直白,中国人的低调含蓄。
  另外,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文化渗透。比如,在学习《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节日和庆典的时候融入国内外节日上的差异。像西方国家许多重要的节日都起源于宗教,如纪念耶稣诞生的圣诞节、悼念死者的亡灵节等。而我国很多节日来源于季节,如二十四节气、重阳节、端午节等。在西方国家中,圣诞节就好像是我们国家的春节,具有浓厚的过年气氛,但在庆祝方式上也各有特点。外国友人在圣诞节的时候要吃火鸡,装扮圣诞树,而我们在过春节的时候则是吃饺子放鞭炮等。
  2.2拓展阅读,提高英语能力
  英语的学习不止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其还需要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有在积累了一定西方文化时才能学会灵活应用英语,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为此,教师不可局限于课本教学,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使其通过阅读、观影、看剧等方式了解西方文化。首先,学校应提供一定的支持建立图书馆,并在图书馆中多增添一些英语读物、报刊等,以便学生在课后利用休息时间展开阅读活动。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开设英语读书角,让学生互相阅读、互相交流,可为学生推荐一些英语课外著作,如《Pride and Prejudice》、《Oliver Twist》、《Jane Eyre》等。通过这些阅读,能够对西方国家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丰富学生英语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西方国家文化介绍的报刊或短视频,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增长学生见识。例如,可以选择内容合适的TED节目,先让学生观看短片,然后阅读短片文章,在渗透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
  2.3坚持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也十分重要。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外文化的差异。例如,在学习《《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中外饮食差异。然后让学生以中外饮食为话题写一篇相关的英语文章,既能让学生多寻找更多西方饮食文化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一举两得。

3. 结束语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工具,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传达,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这也是民族特征之一。语言的形成经过了历史的洗涤,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学习语言不仅只是学习它的用法,更要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英语作为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与汉语的表达有着较大差异,这也是中外文化之间的不同。因此,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在教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做好文化渗透工作,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英语阶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也开始进行创新。通过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以阅读为基础,为英语作文积累写作素材;以寫作来巩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1. 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将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初中英语阅读和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升学压力,但是由于英语这门学科的独特性,教师不应该把教学局限在基础内容上,而要通过适当的知识拓展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面。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充分发挥英语这门学科的特征,文化教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具体的文化讲解让学生了解文化的
艾伦·图灵,被公认为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他因此荣誉而被选中出现在了英国的钞票上。图灵先生在众多著名的英国历史人物和名人中脱颖而出,被选为新发行的50英镑纸币上的
文章阐述了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就业指导工作对策: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加强信息共享,努力搭建就业实践平台。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They are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In spring,everything seems to come to life.There are flowers and grass everywhere.In s
文章首先从教育性质、目的与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通识教育的内涵,论证中国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但高校现有通识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通才”化、功利化、形式化
罗伯特·s·哈特曼提供了一种系统的、互动的和整体的价值理解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建构一种新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以“价值整合”视阈理解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新生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关键一环。文章结合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从目标规划教育、自我认识教育、自主学习教育、人际交往教育以及道德观念教育等入手,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
在当今这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识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应该合理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应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进行知识教学。通过报刊阅读进行英语知识教学,可以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帮助学生拓展运用学习英语知识的渠道,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激发,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1. 英语报刊的优势阐述
前言  英语学习是一张巨大无比而又相互衔接的脉络网,各类知识穿插其中,融会贯通。教师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疏导和整合是极为重要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标准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将英语必修课按照“阅读”,“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模板实施教学。因此阅读在英语教学中也逐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我了解文章内容也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