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懂得分享品尝喜悦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lin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和点评
  1、案例背景
  合作学习在维护学生自尊心,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有明显成效。因为它赋予全体同学充分的参与机会和权利,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分享。老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降低,引导和评价加强,相比较于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参与度提高了,对美术课堂活动内容的兴趣增强了,更可喜的是美术作品的完成情况及效率大大提升了。
  2、教材分析
  《暑假生活记录册》一课是七下浙美版中的内容,其授课类型为设计应用领域。本课以大量篇幅介绍了书籍装订的知识,展示不同装订形式的书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书籍设计及装订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本课教学活动要求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将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的学习和设计,制作活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3、学情分析
  伴随着七上一个学期的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七下的孩子对于美术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作品这一形式已并不陌生,笔者在此课上要求他们最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品,他们已经适应了这一教学方式。
  4、教学设计
  (1)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建立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之上的。科学分组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组力量的均衡以及学生个性,尤其是在美术方面的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笔者把全班4人一组分成了14个异质小组。(个别人数较多的班级笔者就以5人一组)
  (2)本课教学内容侧重于学生的课堂练习活动,笔者就此设计了先分再合,先个人再小组的活动要求,即先个人完成书籍封面设计,再小组整合评选出最佳封面后,小组成员一起动手完成书籍的装订任务。这样的活动要求设计,有分有合,既能突显个人在美术上的优势,又兼顾到部分绘画能力薄弱但動手能力强的孩子。也真正做到了尊重个体,突显个性,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课堂活动中动起来。教师指导并参与学生活动之中,激励学生各司其职合力完成作品,在最后的作品展示活动中享受到合作的快乐。
  5、设计意图阐述
  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笔者秉承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让美术教学能与学生生活相关联,能让美术学科走近学生在校生活,笔者便将原为“暑假生活记录册”这一主题改为“六一游园纪念册”。让学生设计这一主题的书籍,贴合他们初一学生人生中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也为我校为初一学生举办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游园活动服务,这是其一。
  其二,在本课的学生活动过程中,以学生自主设计与合作交流为主,采用先分再合,先个体再小组,将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贯穿于整个作品设计活动之中,并以此为支点,教师大胆放手,将课堂这个舞台交给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看似并非从头至尾都捆绑在一起,但实际上之前的个人封面设计也终将会影响作品的最后效果及评价等等;作为教师强化了评价机制,重合作过程,重学生自评、互评,重鼓励性评价,从而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同学情谊,学会懂得珍惜光阴的道理。
  二、教学片断赏析
  (一)利用表扬单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合作效率。
  对于此次课堂合作活动,要求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充分发扬团结合作精神,手绘好的学生可以将精力多花在前期的封面设计上,力求设计出组内最好的一个封面;而手绘较弱但动手DIY制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好材料,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上多出力。只有这样各展所长,才能在最终的作品展示中脱颖而出。
  对于最后的作品评价及奖励,笔者利用了我校的表扬单机制,被评选为最佳作品的小组(前三名)可获得小组合作A的表扬单,作品设计良的三个小组可获得小组合作B的表扬单;而对于游园册封面设计不错的学生,也设置了一个最佳封面设计师的称号,并奖励其一张男生卡或是女生卡。这样既有针对个人,又面向全组的鼓励性评价和奖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设计创作的动力以及小组合作的热情。
  (二)学习活动内容联系学生校园生活,迎合学生需求,促进有效合作。
  当教师提出将暑假生活记录册这一主题改为六一游园纪念册时,博得全体学生的欢呼,可见,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贴合学生实际生活,走进学生校园生活是何等的必要。这样的改变,使得学生不再觉得为上美术课而进行美术活动,美术活动的内容是为了自己的节日,为了自己能在校园活动中所需而设计制作的,到时当他们拿着这本自己设计的游园册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园活动,也甚是自豪和快乐的一件事。而这一环节又可视为作品展示的一个渠道。这样一举多得的学习活动内容再次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创作设计热情,也进一步促进了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
  三、教学反思和启示
  通过对实际操作的发思,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在保证有效合作、促进教学方面非常重要:
  1、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合作教学中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方面老师要挑选好适合全体学生的美术活动内容,采用多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合作形式,使得在合作小组内部学生乐于合作,而且人人有能力参与合作。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各小组之间建立起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机制,把小组之间的竞争建立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之上。例如对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评价奖励就是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美术方面并不是人人都有此特长,所以在合作完成作品时,一般还会再单独为组内每一个成员评价,以此来避免组内成员“不作为”的现象。
  2、教师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成功与否同老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是观察者、引导者。例如教师必须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活动进行现场的观察介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教师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合作活动开展顺利的小组给予及时的表扬,而对偏离学习活动的小组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
  3、运用各种激励性评价手段。多用鼓励的评价,促进有效合作,让学生能充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仅用口头的评价可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富有创造性。例如我校独具特色的个人表扬单、小组合作表扬单、男生女生卡就是一个很好的奖励机制。
  总之,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节美术课的。生搬硬套,“作”而不“合”,为“合作”而“合作”,都无法确保美术活动的实际效果和美术作品的质量。教师应根据具体的课型和学习内容来判断;在使用时,教师也可以把美术合作活动与其他活动内容相结合,如将美术课堂活动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与我校书画社团活动进行有效结合;也可以将书画社团的活动内容合理渗透到常规的美术课堂活动之中等。综上作述,在实际的教学中,美术的合作学习要与班集体教学,个别化、个性化的教学相结合,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甚至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确保课内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湖州第四中学 浙江湖州)
其他文献
4月22日,唱诗班的赞美诗歌声在巴塞罗那大教堂里面响起。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红衣主教一起主持这场有超过4000人参加的弥撒圣祭。红衣主教面对覆盖着奥运五环旗的棺木,用拉丁语说:“这个伟大的灵魂已经离开了他的肉体,升入天国。”    灵魂升入天国的是这座城市的儿子,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当地时间4月21日,他在巴塞罗那基隆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9岁。  1920年7月17日,萨马兰奇出生在一个经
期刊
摘 要:儿童篆刻与成人篆刻目标相同,但过程有别。成人在篆刻学习中主要是理性驱动行为,而儿童主要是由兴趣推动行为。所以在儿童篆刻教学中,要把“趣”字放在首位,让儿童产生学习的欲望、兴趣和热情,往往能够事半功倍。笔者结合二十几年的儿童篆刻教学积累的经验所得,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探索和总结了儿童篆刻教学导兴三部曲:“寻古探印,激发学习欲望”、“玩古拓印,保持学习兴趣”和“排构玩印,持续学习热情
期刊
摘 要:书法教育是小学艺术课程的必修课,不仅仅是学习技能,也需要进行文化熏陶和艺术品味的修炼。西店镇中心小学从2005年开始至今,已经进行了为期十三年的书画特色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在学校美术教学大力发展的同时,书法教学也从未放松,学校拥有两名书法专职教师、多名书法兼职教师团队,编写书法校本教材,落实书法常规课普及教学和书法拓展课精英培养,希望发扬传统书法文化,全面提升儿童艺术素养,打造书画特色
期刊
这位身体有病、收入不高、终身未娶的香港义工,其高尚并不仅仅表现在玉树地震舍身救人的一瞬间,更是背后长达9年的低调行善。    “阿福本来有机会逃生。地震发生后,阿福和做饭的阿姨已经冲出了孤儿院的大门,到达了安全地带。阿福扭头一看,三名孤儿和三位老师没有逃出来。他立即转身,冲进孤儿院大楼,拼命冲上二楼教室,将受困的孩子和老师奋力推到走廊的窗户处。当他准备救另外两位老师的时候,又震了,他被一下子压在了
期刊
叶陈笑  来自绍兴市柯桥区轻纺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聪明机灵、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每星期都被评为“五星小红人”。她追求全面发展,多才多艺,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看书,唱歌,钢琴,画画,舞蹈,尤其画画,多次在学校各类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六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现场赛获得书画明星獎;她的防碘宣传画获浙江省三等奖,是师生眼中的“画画小明星”。她性情温和,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是一名十
期刊
林子荷 王艺橙 鐘舒羽
期刊
作品描述:  谭延闿“有人夜半持山去,何处乖龙带雨来”行书七言联,纸本,尺寸148×38×2,每幅约5平尺,选用了精制的玉版宣(玉版宣为宣纸中的上上之品,质地坚厚、光洁坚致、莹润如玉)。此作宗颜,有一种大权在握之气象,结体宽博,气象浑穆,并得颜之神韵,为谭延闿经典行书之作,上款人系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曾任广东省省长的陈符祥(作品中尚有“陈符祥”收藏印)。  作者简介:  谭延闿(1880—1930
期刊
百家爭鸣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其走进校园,形成相关的课程,注入全新的活力,通过多维度、多途径的方式实现活态传承。课程的创建因为结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增添了文化特色,突出了课程的人文素质构建,增强了课程的文化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发展,尊重传统的传承与创新。让学生了解学习西湖绸伞的传统制作技艺,同时以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去审视非遗。让学生在传承的过程中,经历设
期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的整体发展历程中,美育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我们提倡美育,实际上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仅仅靠校内美育是远远不够的,校外美育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理清校外美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通过校外美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陶冶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