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合作化学习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和基本理念,并结合当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交流练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形式上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和青睐。然而,好的教学策略注重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只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英语学习是语言类的学习,不开口、不练习、不交流,难以切实提高。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给学生提供了相对轻松、自由的交流练习英语的平台。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及基本内涵
  20世紀70年代,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兴起于美国,在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被付诸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同时强调:“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机会,实现了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合作学习是一种充分调动四大教学支柱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及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的综合性、复杂性和非实用性,决定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不高。加之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的差异性,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主要表现为外向、敢说、伶牙俐齿和内向、不敢说、木讷寡言。而同伴之间往往没有约束感,可见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内向、容易含羞的学生营造相对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或许原本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的学困生在小组成员的鼓励支持下,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务,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培养协作能力,促进共同进步。
  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和个性一定不同。在大班化交流提问中,基础稍差的学生经常是没有发言机会的,往往是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敏捷的学生抢着回答。时间长了,基础稍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养成在课堂上“静悄悄,轻无言”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学生可以得到多一些时间,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他们可以各抒己见,并参考分析其他同学的观点与意见,根据各自情况做出反馈。并且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特别是优等生可以带动后进生一同进步,使他们有更多的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机会,进而紧跟教学进度,这是其他学习形式无法比拟的。
  3.提高语言技能,促进终身发展。
  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只有坚持长期训练,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初中英语课程的教育强调学生获取、处理和传达英语信息的能力及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培养。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学历不高的学生来说,英语课堂几乎是他们唯一可以接触和利用的英语学习环境。但是现阶段许多学校的班级人数居高不下,在大班化的教育机制下,短短的45分钟英语课堂远远不足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语言实践,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假设将一半的课堂时间用于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学生就能获得比平常学习模式多得多的自主实践交流练习英语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行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技能,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合作化学习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前进的阶段,虽然在理论上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课堂学习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简单分析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之处。
  1.英语教师角度。
  就目前来看,很多老师根本不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仅仅是为了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盲目地设计小组活动,更有甚者简单地把小组讨论、大组辩论等活动等同于合作化学习。其实讨论只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问题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论文式合作学习、学科式合作学习同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形式。其次,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限定时间,习惯性地发出“给你们三分钟”、“五分钟后展示成果”等绝对性口令,没有注重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探索,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基于这样的状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无法发挥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甚至课堂讨论成了课堂氛围的“调味品”。再次,教师在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时只注重对于小组整体和合作成果的评价而不切实地针对学生个体的表现进行点评,这样既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无法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标。
  2.学生角度。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每个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清楚小组合作学习后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并且积极主动地承担各自的责任。小组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同样为那些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的学生提供了懒散偷闲的机会,并且很容易造成参与度不均衡的问题,即优等生垄断了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展示成果的权利,以致有些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最终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就是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必要的协作能力,部分学生接到合作任务后,没有参与商量、参加讨论的协作意识。或是自己埋头自顾自地思考,或是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另外,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缺乏主体观念,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侃侃而谈。这样就使合作流于形式,根本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四、解决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尽管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们要不懈追求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法。真正地发挥出合作化学习的优势。从英语教师的角度出发,我简单谈论下如何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合理安排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不是唯一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课程、合理规划小组合作化学习的时间和方式,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协作能力。教师应该教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根据组员的性别、性格特点、英语水平等因素划分小组,从而为组员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供可能,并且确保组间的相对均衡。此外,在语言学习中,每组学习人数不宜过多,教师最好将每个小组的人控制在三四个,以此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2.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教师的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单一评价体系的弊端显而易见,并且难以克服,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尝试给自己加油打气,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善,最终取得更大的成功。并且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激励性、方向性、指导性、综合性及可行性,不仅要关注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的结合,还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者的作用,以平等的身份深入每个小组。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意识等因素应该被充分考虑和重视,特别是对那些“弱势群体”,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即学习困难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利用言语、眼神、手势或实质性的物质等形式给予鼓励和赞扬。否则,在评价过程中将极易挫伤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强调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新课程要求初中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基于部分学生坚持认为学习要靠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勤奋练习,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给予这些学生思想、心理上的教育和引导,并结合具体的学习实践案例,使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吾师”的道理,以及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合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合作中开放思想,端正态度,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聆听、思考、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哪怕是来自那些学困生的声音。学习困难生和其他基础较好、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一样,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视角、思考模式,也渴望别人能倾听、理解和欣赏他们的意见,从而避免出现个别学生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甚至出现互相抬杠、吵架斗嘴、隔阂难消、合作低效等消极情况。小组成员要交流分享知识信息和推荐共用学习资料,即实现资源共享。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审美能力、互帮互助的优良品格。这样,小组内各成员才能通过建立和维护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来高效地沟通、探讨,最终形成良好和谐的合作关系,进而在课堂学习中愉快、有效地合作与交流。另外,英语教师应该建立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强调小组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增强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及协作意识。
  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有效的创新型学习方式之一。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教育职能,切实地掌握合作学习的理念,并发现和改善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地将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百华.巧设任务合作学习——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再尝试[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Z4).
  [2]尹华.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例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7).
  [3]尹华.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例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09(08).
其他文献
教育家赞可夫说:“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初中生大多注意力不够稳定,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如果教师还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进行教学,则学生一定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怎样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乐学英语呢?只有遵循了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英语的魅力。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比其他学科更大。影响学生学科兴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增强英语
论述了采用平行板电离室在重离子辐射生物研究中监测剂量的原理。并就其效率、电离室的饱和特性,利用239Pu放射源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收集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从50-1000V的
会议
该文选择用半导体探测器的法国制“DM-91”剂量仪为例,对个人剂量仪的抗电磁辐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进而探讨了改进的措施,提出了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
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影响中学生英语阅读的主要障碍及提高阅读能力的训练措施:培养阅读能力,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拓展知识面,加强阅读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英语阅读障碍英语阅读策略技能训练    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我觉得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
该文介绍了KDM剂量仪读出器的设计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