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训(验)教学新模式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传统教学模式中易导致的问题,以及全新的教学模式具备的优势,详细介绍了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训(验)教学新模式的改革内容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天然药物成分 提取分离技术 教学新模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编号:2013JPGX04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247-01
  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是指使用现代科学理论对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的一种技术手段,对研究天然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学院校中,药学专业都开设了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训(验)课程,通过实训(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一、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任务与实际不相符,对实训(验)课时和理论课时的安排不合理,无法达到该技术以掌握方法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计划;
  2.实训(验)的内容过于单调,主要进行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无法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外由于实训(验)内容过于抽象,无法突出科学技术在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以及专业技能;
  3.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主要目的为传授知识,实训(验)突出教师对学生的管控,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4.实训(验)考核方式不合理,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主要是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真正体现学生自身实力;
  5.学生实际应变能力差,无法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要求。
  综上所述,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不协调,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现代科技对新教学模式的好处,影响实训(验)的效果,所以需要对教学新模式进行改革,其中包括修改教学大纲、更新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考核评判标准。
  二、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训(验)教学新模式的优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校园网和数字图书馆慢慢开放于全体师生,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更加具有优势。通过计算机技术、校园网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训(验)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使得实训(验)化繁为简,通俗易懂,运用教学互动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技术,还能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三、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训(验)教学新模式的改革内容
  1.调整教学方案,适时增加学时。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改变,增加总课时量和实验课时量,减少理论课时量。实训(验)教学中穿插理论知识,用现代的方法进行解说,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超声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
  2.对传统实训(验)内容进行改造,增设综合性、設计性强的实验项目,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合理选择项目实施,把项目放在首位,通过实际动手操作锻炼职业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1)更新内容。传统的内容是学生按照老师以及实验手册的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观察记录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虽然这么做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一整套流程,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主观能动性降低,所以应该增加综合设计类实验,论证实验的可行性。
  (2)更换相关教材。为了健全实训(验)教学新模式,应重新编写教材以及指导用书,符合以下要求:正确处理传统经典内容和现代先进技术的关系,增加对新方法的介绍,包括基础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
  3.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摸索天然药物成分分离技术存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在此方面的兴趣,使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能力合理做出评价,综合学生对实验的态度、课堂表现、实验完成进度、设计方案等方面考核成绩,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四、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训(验)教学新模式的发展前景
  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训(验)教学新模式从能力、项目两方面发展,着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指标、技能方向进行改进,使学生能完全掌握实训(验)的要点,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现代医学模式的创新使得天然健康产品受到青睐,天然药物提取物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天然原料,这意味着在现代生活中,该项技术将越来越来重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新教学模式利大于弊,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枫,陈玉勇.项目教学法在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 2011(20)
  作者简介:
  喻祖文(1968.09-),男,汉族,湖南株洲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分析技术。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在进行各专业教学时,极为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会通过设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而印刷技术专业教育也是如此。本文将着重对该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式展开论述,并会针对基地运行提出几点建议,期望能够为国内印刷技术专业优化与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基地建设 印刷技术专业 高职院校 校外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随着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成熟和深化,大数据视域下的智慧校园引发人们极大的关注,智慧校园中的智能卡决策支持系统成为关注的焦点,充分突显数字化校园的“智慧”,在物联网技术、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支撑和依托下,产生大量的中小学生数据,要对其加以充分、深度的挖掘,进一步推动智慧校园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关键词】大数据 智慧校园 智能卡 决策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这一理论的提出最初兴起于美国,在多年来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与其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受到了教育机构和相关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流程的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收集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正常人体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设计需要结合实验,通过临床病例的引入来进行。  【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需要及时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构建创新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意义,提出具体的构建对策,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等教育
期刊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得到了保障,也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的动力,同时提高了人们的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应当发展创新教育,进而提升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创新能力 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级重点课题:基金规划资助1.5万元,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2016年度课题《“
期刊
【摘要】每个汉语使用者运用最多的语言单位就是句子了,此外,它还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使用到的工具。不管是在对口语还是书面语的使用上,一个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的教师在使用句子的时候一定会是合理准确的。本篇论文就从高考病句中的成分残缺入手来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考 病句 成分残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236-02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PBL教学法应用于Excel物流管理应用模块——库存ABC分类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让学生进行库管员角色模拟,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来解决存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的灌输知识转变成主动的探索知识,同时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PBL教学法 Excel 库存ABC分类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247-02  招投标模拟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是在完善高校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学生工程招投标实践能力。旨在融会贯通《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建设法规》、《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的作用,增强学生在招投标工程中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
期刊
【摘要】在培养医学方面的人才时,其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医德,因此在现代的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渗透进医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培养出品德优良的人才。本文就针对医学药理学的教学中,医德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  【关键词】医德教育 药理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注重对教学改革的管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创新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创建合理、完善的考评机制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 专业理论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2-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