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认证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y_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认证是近两年来各制药工程办学点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地方高校在专业认证方面应努力把握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利用专业认证这一契机,弥补自身发展不足,切实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关键词】制药工程 专业认证 地方高校
  【基金项目】盐城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盐城师范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现状分析和改革方案”(16YCTCJY04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219-01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制药工程专业在全国有近三百个办学点,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各办学点实力参差不齐,办学条件有强有弱,在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在近兩年国家出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以及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后,各高校都在积极参与专业认证和工程认证[1-3]。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在办学实力上相比各一本高校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却不能有丝毫欠缺。我校目前也在积极准备专业认证过程中,在此期间,我对地方高校本科专业认证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上予以体现和支撑。
  地方二本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即培养的人才要突出“应用型”,这与研究型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有明显区别,后者(例如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主要培养研究型和高级别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在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上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具体到细节上,我们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比如在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将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到大约30%,高于专业认证要求(25%)。此外我们还单独设置了8学分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二、专业特色要鲜明,不能过于空泛、求全。
  专业特色即各办学点培养的学生的主要能力、适合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方向。例如制药工程从药品的角度就有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三个大的方向,各高校办学点通常来说只能以其中的一类药物制造为特色,或者一类为主,另一类兼顾的形式。而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本专业总的来说有药物开发研究能力、药品生产制造能力、质量分析检测能力、工艺开发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等,地方高校办学点不应面面俱到,而要淡化研究能力,强化生产制造、工艺开发等能力。
  三、课程设置要合理,课时、学分数适中。
  课程设置主要是用于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于各专业能力的培养,来设置恰当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例如,以化学制药为特色就不必开设过多的生物学、中药学类课程,后两者可作为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此外,由于制药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几乎所有办学点都会开设化学、生物、物理、药学、化学工程(或生物工程)方向的课程。因此,不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繁多,学分超高(高于190甚至200),学时超长(周学时超过30)。过高的学分和学时,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担,反而造成不好的学习效果。制药工程不应在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上求全责备,这一方面没有与理科专业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我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仔细调整,在满足专业认证要求,体现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了学分(不到170)及学时数(2500左右)。
  四、硬件建设要取得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在实验设备、实验室安全方面有切实保障。
  地方高校相比985、211高校有很多不足,专业建设上可支配的资金差距巨大,这一点在专业认证的准备过程中体现明显。资金雄厚的高校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而言问题不大,但地方高校建设资金紧缺,往往需要举全校之力来进行某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的建设。目前全国开始逐渐掀起专业认证的热潮,各高校各专业都希望把握时机进行专业认证。因此,在面临资金有限的地方高校,必须尽早取得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加快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实训中心的建设,根据专业认证要求弥补欠缺之处,尤其要强化实验室消防、通风以及实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建设。
  专业认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本专业,培养合格的制药工程本科人才。过于功利的心态会让认证工作浮于表面。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利用专业认证这一契机,弥补当前专业发展不足,切实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才能真正提升本校本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硕晔,胡元森.制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与思考[J].药学教育, 2016(01): 22-25.
  [2]杨秀东,王亚红,张嫔妹,杨艳俊,崔浩,周鸿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02):5-7+12.
  [3]朱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培养的实践路径——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96-98+102.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下,语文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加强,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手段,在教学质量中也要有所突出,我们不仅要借鉴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根据时代不同而有所创新,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及见解,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083-02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第一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主要内容是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第二节《当仁,不让于师》,主要内容是孔子与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够统筹线上、线下学习优势的混合式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混合式学习研究的状况以及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高职非英语专业8个班级467名学生为期两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 发现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中采取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期刊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地域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各高校在规模发展、历史积淀方面差距较大,在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提升上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变轨超车,以获取更大的竞争和生存空间,是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边疆、民族、贫困滇西国门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症结原因,提出解
期刊
【摘要】本文对小学英语低年级作业设计原则进行阐释,提出小学英语低年级作业设计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 低年级作业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097-01  英语作业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够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小学英语低年级段,英语作业的设计往往被忽略,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英语低年级的作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087-02  阅读,是我们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有效的阅读手段或方法,将大大地提高我们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才干并激发我们的创造才能。   一、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换言之,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诸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语文综合素养包括:情感、态度、价
期刊
【摘要】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丰富自身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过程,让学生在有效地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课外阅读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本文以课外阅读的引导实践为对象,简述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
期刊
【摘要】贯穿”与“贯串”是汉语中的一对近义词。翻译为日语时,二者均与日语中的「貫く」相对应;然而,这三个词的意思有着细微的差别,使用时易出错。因此,本文拟将日语中的「貫く」与汉语中的“贯穿”“贯串”三词的词义进行比较,指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接着通过例句,对该三词词义相近之处进行辨析。最后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的结果,指出中国人在理解日语中「貫く」一词时的易错点。  【关键词】貫く 贯穿 贯串 近义词辨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国家力量的强大,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逐渐兴盛起来。小学作为一个基础的学习阶段,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对于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汉语作为一种难度比较大的语言,它在全球的使用也比较广泛。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进行分析,重点探究语文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拼音教学 语文能力  
期刊
【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五大发展理念”顺应时代要求产生了创新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哲学理论的诠释,更是对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创新。本文通过建立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其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内涵,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发展理论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哲学视域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