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相关泌尿系结石大鼠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jie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头孢曲松相关泌尿系结石大鼠模型,探讨应用不同剂量头孢曲松后大鼠泌尿系结石的成石状况。

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组给予100 mg/kg头孢曲松腹腔注射;C组给予150 mg/kg头孢曲松腹腔注射;D组给予200 mg/kg头孢曲松腹腔注射。给药时间为10 d。分别收集给药前1 d和处死前1 d大鼠的24 h尿液,行生化分析和草酸测定。处死各组大鼠后采集大鼠血标本行生化分析,切取大鼠肾脏,观察肾脏变化及肾盂内成石,肾组织行Von Kossa染色,观察肾实质内含钙结晶。比较各组大鼠肾脏重量、肾脏成石以及24 h尿和血生化指标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大鼠肾脏未见结石形成,Von Kossa染色未见黑色含钙结晶颗粒。实验组大鼠肾脏均无肉眼可见结石形成。100 mg/kg头孢曲松实验组中,有4只大鼠(50.0%,4/8)可见Von Kossa染色阳性;150 mg/kg头孢曲松实验组中有5只大鼠(62.5%,5/8)可见Von Kossa染色阳性;200 mg/kg头孢曲松实验组中有5只大鼠(62.5%,5/8)可见Von Kossa染色阳性。其中150 mg/kg及200 mg/kg头孢曲松组各有1只大鼠(12.5%,1/8)肾脏切片Von Kossa染色可见大量含钙结晶。150 mg/kg头孢曲松组24 h尿钙排泄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经计算得出尿中钙/肌酐(uCa/Cr)比值,150 mg/kg头孢曲松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结论

头孢曲松可以导致大鼠肾脏形成含钙结晶,数量和剂量明显相关。头孢曲松可以使大鼠尿钙排泄增加,可能是导致其形成结石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构建能够充分反映医学学术型博士培养特点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方法收集41个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及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并进行深入分析各类评价体系对学位论文评价的重点;选取6所高校350名医学类博士生导师开展问卷调查,界定评价指标框架及内涵;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完善评价指标内涵及各项指标构成、权重。结果参与调研的博士生导师认为,指标体系的构成应遵循科学性、创
目的探讨适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有效评价方式。方法选择参与课外教学活动的6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方法(最终得分=每组评分平均值/2+教师评分/2)和"平均差值"法[最终得分=教师评分-(每组平均差值-所有组平均差值)],计算每组的最终得分;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绝大部分的小组评分高于教师评分,其中第3组的自评和互评都是高评分。传统方法中,所有小组的最终得分均高于教师评分;而"平均差值"法中,与教
数字化信息时代下,"互联网+"模式给传统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研究从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蓬勃建设、医学MOOC的迅速蔓延、后MOOC时代的到来、医学立体化教材的隆重出台、社会性互动软件的灵活运用、可穿戴设备Google眼镜与远程教育等方面,介绍了"互联网+"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并从构建自主、共享、动态的教学新氛围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两方面探讨了"互联网+"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强调"互
北京大学医学部访问学者继续教育制度(中青年骨干研究班)是国内比较先进、全面的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其中的导师制指导是访问学者继续教育的良好方法。在此依据访问学者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并结合其反馈结果,探讨目前国内访问学者教育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就访学继续教育在国内的开展提出具体建议。
目的探索有助于预防医学本科生慢性病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模式,为改进目前我国预防医学专业慢性病管理能力的理论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慢性病管理工作。方法课题组在阅读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非概率抽样,对190名从事慢性病管理工作和教学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培养慢性病管理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及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慢性病管理能力的构成及培养模
老年医学临床教学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翻转课堂通过其交互作用,能很好地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者利用微信作为翻转课堂的平台,设计了多种模式的微课;通过更多的换位教学,答疑和讨论发言,强化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初步实践表明,相关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永不下课的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广域网共享,为远期跨医院、跨学校交流推广提供可能性。
医患危机和对医学人文教育实效性的困境,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课程及其运转机制去实现、转化和体现医者对自身职业的价值意义。本研究从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外在背景和内涵机理出发,由课程展现到其内涵价值的外显转化,思考如何切实在教育的机制上体现和促进实现医学人文课程的人学和社会学价值的转化落实,梳理出由政策牵头的制度机制、作为课程基础的学科机制、课程的外显形式架构的体系构成机制以及作为隐性课程的文化涵养机制,以推
在医药卫生领域,网络考试和学习已经成为护士、医师、药师等执业资格考试与培训的主要形式。经过系统定位、功能开发和分层构建,Jsp+Servlet+Extjs 4.1+Tomcat服务器+Mysql数据库的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医药执业资格考试的模拟训练与学习功能。依据考试大纲开发题库,通过成绩分析改进和优化,并将考点、例题、难点等开发为微课程。在系统的支持下将微课程与考题进行链接,实现了考试与辅导的有机
本研究针对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体制僵化、基金资助覆盖面窄、团队合作不默契、学员创新精神和独立探索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要明确博士后进站评估流程、加强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制定良好的考核激励措施、建立合理的导师约束机制、实行学员自我式管理、增设切合实际的基金资助项目等措施,以期培养出一批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针对现阶段我国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单一、科研能力弱等情况,分析国家政策、社会影响、学校领导、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待遇、改善环境、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为解剖学学科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