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决策:为何“暂不动香港”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10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广州后,为什么没有挥师香港?原来,毛泽东、周恩来早已制定出长远的战略方针……
  耐人寻味的按兵不动
  早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新生的人民政权就在开国大典上严正宣布,将审查中国历届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并且根据条约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或重新谈判。不言而喻,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那几个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是没有必要承认的。
  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但继续南下的解放军四野邓华所部之十五兵团攻取深圳时,并没有跨过罗湖桥,以武力收复香港,而是按兵于深圳河畔。当时解放军方面传话给英国人,说他们的任务是维护和平并准备恢复贸易和重开广州至九龙的铁路。10月19日,英国殖民地大臣琼斯向下议院所作的通报中也指出:“中港边界是平静的。”
  解放军攻占广州后,香港的气氛更加紧张起来,许多香港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但是解放军迟迟没有动作。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打开这个闷葫芦呢?
  秘而不宣的中英约定
  港督葛量洪是最早醒悟过来的英国人之一。在新中国未成立前,他就注意到香港的左派报纸《文汇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论中英关系与香港的前途》的社论,这篇社论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香港正遇着最有利形势,新中国开始建设以后,贸易将空前高涨。香港如果在空前的好运之前惶惑起来,不积极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措施,这将是历史的不智。”
  当时有许多人认为《文汇报》是替共产党说话的,因而对它发表的文章不肯相信,但葛量洪却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北京向港府发出的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香港的现存地位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葛量洪的预感很快被证明是正确的。
  中国政府通过秘密途径传来了周恩来总理的三项条件。只要港英政府很好地遵守这三项条件,香港就可以长期维持现状,这三项条件的基本内容是:
  一、香港不能用作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基地;
  二、不许进行旨在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威信的活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港人员必须得到保护。
  这三条要求很合理,港英政府欣然接受,并和北京方面约定,将此秘而不宣,就算是中英之间的约定俗成吧。
  打开香港、内地共赢局面
  1951年春,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去北京请示对港政策,周恩来总理作了指示。很快,未经核实的周恩来总理的谈话主要内容就传到了香港,又被一些报纸披露出来。
  “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是东西方斗争全局战略部署的一部分。不收回香港,维持其资本主义英国占领不变,是不能用狭隘的领土主权原則来衡量的,来作决定的。我们在全国解放之前已决定不去解放香港,从长期的全球战略上讲,不是软弱,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进攻和斗争” 。
  “1949年建国后,英国很快承认我们,那是一种半承认,我们也收下了。艾德礼政府主要是为了保全在英国的利益,保存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位。香港是大英帝国在远东政治经济势力范围的象征。在这个范围内,英国和美国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因此,在对华政策上美英也有极大的分歧和矛盾。美国要蚕食英国在远东的政治经济势力范围,英国要力保大英帝国的余辉。那么,保住香港,维持对中国的外交关系,就成了英国在远东的战略要点” 。
  “所以,可以这样说,我们把香港留在英国人手上比收回来好,也比落入美国人的手上好” 。
  “香港留在英国人的手上,我们反而主动。我们抓住了英国人的一条辫子。我们就拉住了英国,使它不能也不敢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和远东战略部署跟得太紧,靠得太拢。这样我们就可以扩大和利用英美在远东问题上对华政策的矛盾” 。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对我们大有好处,大有用处。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支持我们的反美斗争,支持我们的国内经济建设” 。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是我们通往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它将是我们的瞭望台、气象台和桥头堡。它将是我们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的前沿阵地。近两年来的发展证明,我们在解放全国时留下个香港是正确的”……
  新中国的领导人对于香港问题所作出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今天看来,即使把“远见卓识”、“高瞻远瞩”这类词汇全都搬出来加以形容,也实在不过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下令其会员国不得与新中国通商。日本、加拿大、比利时、法国、缅甸等国家先后对中国实行禁运,港英政府也下令禁止96种军事物资输出。
  后来,华盛顿方面觉得把香港划在禁区之内不合适,便允许香港进口货物,但仍维持对中国大陆的贸易禁令。于是,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就成了中国通向资本主义世界必不可少的门户。
  1950年底,港督葛量洪的办公桌上出现了这样一份数据:1948年,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贸易总值为6.1亿港元,输出2.8亿港元,输入4.3亿港元,入超1.5亿港元;1950年,香港对中国内地的贸易一下子从入超转为出超,其出超数额达5亿港元之多。
  香港商人笑了。内地人也笑了。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宝贵物资,正通过香港这个窗户源源不断而来。(《世纪风采》)
其他文献
肥皂 因为蚊子叮咬留下的毒液是酸性的,加之肥皂是家中常见之物,所以用碱性的肥皂水是一种极为简便易行的方法。注意:用肥皂水洗过痒的患处时,千万不要用手挠,很快就会好的。  氨水 用手指将被蚊子叮咬处轻轻按住,这样能防止蚊子的分泌物在皮肤下扩散,然后涂抹上少许氨水,大约10钟后就可以消肿止痒了。氨水在药店或医院都可以买到。大蒜片把大蒜切成薄片敷在红肿的患处几分钟,就会有明显的效果。注意:皮肤过敏者要慎
期刊
面色憔悴 慢性压力发出的警告信号包括:脸色泛黄面容憔悴、动辄与同事发生摩擦、遇事容易烦躁、处理日常事务时注意力容易分散、一紧张就头痛、背部容易拉伤、吃东西难消化以及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这些信号提醒你该歇歇了。  出现睡眠问题 无论是无法入睡还是早上3点就醒,睡眠问题都可能是工作太累和压力过大的一大症状。对工作太专注也易导致睡眠问题。  忘记重要事项 如果你经常忘记家庭聚餐、学校音乐会或家庭出游等个
期刊
“草莓族、玻璃心”一般指的是90后之后的青少年。这些孩子们未来“能打”吗?“能打”这个词是我从太湖大学堂听来的。大学堂的教学讲究文武合一、古今合一、中外合一。讀东方也读西方经典,学打坐也学搭帐篷,每周五还学习做饭。假如你问太湖大学堂的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不但回答几月几号,还会说今天是什么节日,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等。  大学堂的学生不许用手机、电脑,不看电视,不懂就查字典。虽然这类隔绝现代科技
期刊
肌肉流失老人更易衰弱 我们身上的肌肉从30岁起就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但到老年时,肌肉是维持老年人躯体功能最重要的物质储备之一。机体老化的过程事实上在青年时期即开始启动,最早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此后隨年龄增长,相继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食欲下降;再往后进展,机体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进行性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则出现肌少症。肌少症的出现是老年人机体“由盛转衰”的一个关键节点。肌肉(尤其是核心肌群
期刊
1. 不要在朋友面前炫耀 你买了辆新车,你买了个新房,你交了个新情侣……这种事儿尽量避免在朋友面前炫耀。你自己都知道不要在网上炫富,怎么在朋友面前就可以炫呢?  2. 不要过问朋友的私事 不管你俩多好,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愿被别人涉足的角落,尊重对方,就是尊重你们的感情。  3. 不要跟朋友的伴侣多来往 这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儿,你可以保证自己不出问题,但你能保证对方对你没有任何“心思”吗?就算你俩没“猫
期刊
长大后的我们好像总觉得自己了不起,总喜欢去责怪父母,怪他们不会取高铁票,不会独自坐飞机,不会换乘地铁,不会用手机银行,不会科学育儿,不会这个,不会那个……但你又是天生就会这些的吗?  我们在已经结婚生子之后,感觉小家庭的鸡毛蒜皮消磨了我门所有的耐心,所以即便知道了为人父母的不容易,可就是忍不住把最差的耐心和最坏的脾气都给了深爱我们的父母。  记得刚教爸妈用微信的时候,他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找
期刊
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忙得一团乱,不是被人呼来喝去,就是把别人呼来喝去,但是晚上回想起今天的工作,卻觉得一团乱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你有没有想过,应该怎么去管理时间,让自己做到忙而不乱?  勤,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过去,人们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孜孜不倦视为勤奋的标准,但在这个快节奏效率的信息时代,勤奋需要新的定义了,它要勤在点子上(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如果想改变现状
期刊
延安时期领导干部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其行为和品质创造了边区政府闻名中外“只见公仆,未见官”的清风正气。“官风正则民风淳”。抗战时期延安清廉的党风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尽管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特别是溃退,严重挫伤了国人的信心。当时的共产党武装只有5万人,其战绩却不乏亮点。例如1937年11月出版的《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
期刊
去日本不需要签证  甲午战争(1898年)之后,中国人去日本变得像去上海一样容易,因为不需要签证。而且到日本的船票又便宜,到横滨最贵的头等舱不过五十四银元,到长崎最便宜的三等舱才六银元。  当时,张之洞等封疆大吏提倡国内的知识分子留学日本,此后六七年间,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从上海或天津上船,往日本的福冈、长崎、东京进发。那么多的中国学生到了日本,日本有那么多学校可上吗?何况大多数中国学生没学过日语,
期刊
拿到2017年第23期《新传奇》杂志的那一瞬间,尽管还未来得及翻阅“目录”,但我已被《来自父亲的荣耀:有国才有家》这幅精美的封面照及婉丽细腻的文字说明所深深吸引并感动。天下为父者都疼爱自己的儿女,儿女也同样热爱自己的父母。但作为肩负着保卫祖国神圣使命的共和国军人,他们要“心无旁骛仗剑走四方,練兵备战聚力谋打赢”,不可能像常人那样尽享天伦之乐,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因此军人与家庭成员间的每次短暂相逢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