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有效性的途径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進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日益提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学的重点也逐渐的发生了改变,逐渐由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加强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扭转学生注重接受知识教育而忽略亲身思考以及动手能力的局面,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课堂要保证兼顾到教师的知识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思考,用适当有效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地理解,更好的吸收容纳。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已经逐渐的发生了转变,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能够形成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如何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引入学法指导展开讨论分析,探求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学法指导;有效性
  时代的进步潮流汹涌,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首当其冲。近年来的教育改革进程推进极为迅速,现代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机械接受;同样,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层面,而是更多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这直接决定着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否取得更好的成绩,能否在创新的道路上迈出脚步。
  地理学科作为学生了解国家以及世界地貌知识、风土人情等地理知识的重要学科,在中学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道路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也越来越受到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合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渐的成为教师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相应的教学实例对如何做好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学法指导的实现展开分析论证。
  一、合理利用文字系统展开教学
  1.分享地理知识学习记忆方法
  最为常见的方法是学生独立阅读课本,由此衍生的看书识记法。这个方法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做好教案编撰,把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以及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做好标记,根据课本知识点设计好学生自学思考题,学生通过课下的看书和查阅资料,回答相应的思考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加强学生对所要识记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以达到识记的目的。例如,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地理课本的第四章,讲到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知识,回答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几个部分,每种自然资源的分布以及相应的储备量,这些自然资源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无疑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相应的目标性,让学生能够抓住读书的重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思考解疑法。这种方法给予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对其中的问题做出理解分析,并且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加强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培训,注重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意见。尽量做到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相应的加以补充,而对于那些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之后仍不能得到解答的重难点问题,教师要结合相应的知识加以精讲,引导学生开辟新的思考方式,换条思路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提问解决的方式,不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对于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着重强调,以提高学生重视程度,达到教学效果。
  2.加强地理知识与技能训练
  (1)表解法。该方法主张精简明了,用尽量直接、醒目的文字或者表达形式,把繁杂的文字或者图解精简化,突出其表达重点,方便学生学习理解。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以及相应的重要性;六大板块的板块运动以及相应的分布、运动方向、板块间的分界线形成哪条山脉;世界各地的气温伴随经纬度会有何种变化、每个纬度区间属于何种类型的气候;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以及相应的数量和影响因素;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分布情况;几种降水类型的特点及原因和地域分布等知识,都可以用表解法形象直接的列出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系统纲要法。教师根据课标可将整本课本知识加以整合,按照地理知识体系分布,将零散的知识点联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标注重难点知识,加强学生的系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3)典型题训练法。对于日常的知识点讲解和巩固,要辅以相应的对于重点知识有利、题型新颖有效的、利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典型例题,着重分析其解题思路,旨在教会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
  (4)联想记忆法。如通过对于极光极昼现象的理解联想,理解经纬度对于日照时长的影响,同时可以分析其对于气候的相关影响,通过联想的方式来加强理解记忆。
  通过以上几种学习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借助文字系统的利用掌握,加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二、利用好图像系统的形象性展开教学
  地图的识解作为地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部分,不仅是学好中学地理的重要学习方式,更是加强地理知识记忆的有效捷径,通过对地图的阅读理解,进行相关的联想记忆,可以有效的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学习记忆,并保留深刻印象。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使用图像系统的有效方法:
  1.读图法。该方法指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种类地图的顺序、步骤和方法做以学习掌握,基于地图的相关特性,对地图进行阅读,并通过找出图中主要的地理事物,对地图表达的知识进行分类,解决图中有什么、怎样划分、划分依据等等的问题。
  2.析图法。教师指导学生对各类地图进行整合分析,理解其中表达的各类地理知识联系,深入理解图的表达含义就是析图的过程。通过对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分析,了解图表达的含义,解决图表达的“为什么”的问题,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图的认识。
  3.绘图法。在地理的学习中,动手能力也同样重要,教师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动手绘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做到边学边画。同时,学生对于自己在课堂上所绘的图要有相应的思路分析,能够讲解出自己的思路。通过这一过程,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对于图像的理解有更深层次的进步,这在发展学生地理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绘图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首先要学会画简图,对相应的地理知识描绘出相应的轮廓,要求简单明了,用最简单的图案突出主要的地理事象。其次要做好彩色描绘图,该过程可以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通过彩笔勾描出相应轮廓及重点内容来加强学习记忆,如描绘出七大洲的轮廓,标注相应的分界线山脉。
  4.记图法。通过图像记忆的方法,利用空间记忆的观念,加强记忆。记图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默填,就是利用空白填图册,按要求填图;二是默绘,即不看课本的情况下,自己绘出符合要求的示意图。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利用图像系统的形象性,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学好地理,要从学习方法指导做起,好的方法往往事半功倍,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学法指导,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优秀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化振中.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7):118-118.
  [2]吴旭.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大观周刊,2011,(26):150-150.
  [3]蒋广东.初中地理教学应加强学法指导[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149-149.
  [4]刘琪.基于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6):365-365.
  [5]杨玉荣.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微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00-100.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应结合教育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发现当前班主任工作存在理念不够先进、理论水平不足、教育内容不够深入以及和学生的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  德育工作对培养
【摘要】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能的重要因素。师生矛盾的存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学生不想学好,也不是因为老师不爱学生,而是双方不懂得如何沟通。如此,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非常困难。T.E.T教师效能训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教师效能;有效沟通;师生关系  T.E.T教师效能训练由 P.E.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8日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并支持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主办,联盟成员单位参与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灣区文化艺术节国际音乐季(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以下简称“音乐季”)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开幕。  本届音乐季正式纳入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是艺术节十一个专项活动之一,规格更高、覆盖面更广、内容更加精彩、影响力更大。从6月至12月为期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引入无疑提升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主要对微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展开探讨,并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给参阅者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微课指的是以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具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开展的较之精彩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微课因为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描绘以及丰富的内容在小学
【摘要】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堂上,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引导,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同步学习,教师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本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如何运用互联网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现代互联网与生物课堂教学整合的三种模式;第二部分是互联网与生物教学整合的优势;第三部分是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互联网应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语文科目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知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讲授,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式,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教育事业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败的事业,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中,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式。因为只有
【摘要】本文以七年级生物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入实施新的课程理念,总结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相关困惑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反思,同时将发展性教学评价运用于生物课堂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自主合作  一、新课程倡导变革学习方式的意义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突破性地提出从学生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遵守纪律、学习兴趣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他们是班级里的消极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班级的管理和总体成绩。如何更好地关爱他们,真正做到不放弃,引领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留下自己成功的足迹,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待进生;转化;尊重;关爱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明确地要求教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
【摘要】我校作为广东省跆拳道传统项目学校,自开展跆拳道特色课程以来深受青少年儿童喜爱与青睐,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学习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实施以及综合素质增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跆拳道特色课程的实施对于我校更好的体育发展作出贡献,所以学校教学管理的领导层和全体教师也进行了大量、深入地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美好和谐的校园。  【关键词】小学体育;跆拳道;特色课
【摘要】2016年秋季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这套教材注重规则意识教育,教材的主题和教学内容方面跟原来的《品德与生活》有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了国家法律法规等法治的内容,删减了一些成人化语言,内容上更贴近生活,语言上更贴近孩子们。而低年级段的教材主要通过绘本故事的表述方式,孕育着学生生活体验、丰盈着学生的道德情感、浸润着学生的言行举止。本文将从教师如何巧用绘本素材,激活《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