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艺文化》之机械工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uinthe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此篇文章出自于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先生所编著的《工艺文化》的中篇,文章分别从机械工艺的性质、机械工艺的界限以及机械工艺的校正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机械工艺;机械工艺的性质;机械工艺的界限;机械工艺的校正
  一、机械工藝的性质
  在机械工艺的性质这一章节中,作者先简单引述了工业时代的到来即现状,对于机械带来的便利、省时省力等优点给予了肯定,并分点阐述了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一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发达,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二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对器物的需求在激增,因而对机械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三是机械制品因为价格的低廉,能够适应因人口激增引起的社会经济压力,从而得到越来越大的发展。可以说,机械时代的来临有着势不可挡的必然性。生产方式势必也会带来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就是工作场所由家庭移向了工厂,一个家族用手工的工具来操作的时代已经过去;其次,生产逐渐向大规模的企业化生产方式发展,因为机械需要资本,相应的就出现了投入资本的资本家,生产器物已已不再是传统匠人的作业;随着生产方式的企业化、工厂化,劳动者开始以“工人”的形式受雇于资本家,不再是从前的自制自卖;最后,人与工具的关系对调,“过去说工人是产品之父,工人是工具的主人”,而现在,人渐渐处于被机械支配的位置,成为了机械的辅助。
  毫无疑问,机械的发展与发达是为人类生活而服务的。过去用手工无法完成的,如今都成为了可能。几百年来,多少代人追寻的梦想,就有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解放双手,从而最终实现高精度的大批量生产,三次工业革命兴起带动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的发展,建立了标准化的流水线,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放眼当今的世界,德国工业4.0全面铺开的时候,智能网络化为制造业带来历史性的革命,如今我们通过网络实现人、设备、产品相连,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应用,打破流水线千篇一律的局面,在规模化机械生产的基础上保留更多的个性与张扬。这里,在推动个性化方面,机械工艺与手工艺又一次相遇。
  二、机械工艺的界限
  然而,面对从一个接一个高耸入云的工厂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面對震耳欲聋一刻不停的机器声中工人的挥汗如雨以及渐渐麻木的程式化的重复劳作,我们和作者一样,在这不断向前滚动的机械发展的车轮中隐隐感受到了某种精神的腐蚀与消逝。渐渐地我们开始发现,到达我们手中的机械制品并非都如我们想象的比手工艺品精良,在以利润为绝对前提的生产过程中,这种粗制现象甚至成了一种巨大的理所当然的存在。这成了一个共性替代个性的年代,个性随着手工艺的衰退而悄然逝去,随之消失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成品的质量与美感往往是低劣的,也不可能掩盖其价值观的弱点。机械的进步带来了许多潜在的矛盾,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悲剧呢”?一是商业主义的过分强调。机械生产需要资本,因而资本家在主导机械生产,其以利润为中心的思想导致了企业为简化成本而偷工减料,并且为迎合市场而生产具有刺激性的奉承性商品,这类商品多为质量良低劣且不具美感;二是机械制品缺少创造性,产品生产需要顺应机械运作的原理和规律,因此生产就形成了定向性,因而缺少了个性与联想性,但人的双手是开放的富有创造力的,这也是机械制品比手工艺品更给人冷漠感的主要原因;三是由于人与工具的关系对调,人成了工具的辅助甚至奴隶,劳动不再伴有愉悦,并且劳动者不需要再担负制作产品的主要责任,以前视产品如孩子的工人现在只是整个机械运作流程上的一颗螺丝钉,人与所生产的产品失去了联系,也因此机械制品中很少能看到令人惊喜的匠人气质;四是因为机械原理具有相对的统一性,这就使得其与当地文化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机械制品失去了地方特质、地域性,而成为了出现在不同地点的内在无差别的复制品;五是由于利益因素导致企业之间经常产生恶性竞争,常用低价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不可避免的是的产品成本必须削减并导致质量下降,同时资本家对成本的控制也会导致削减工人数量及其工资,这也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三、机械工艺的校正
  人们对于机械的缺点不能视而不见,机械工艺要得到合理的发展,也需要对其优缺点的合理审视与改善。机械时代的来临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机械工艺必须得到正确的发展。那么如何对机械工艺的发展带来的问题进行修正呢?首先,正确的认识机械工艺,非武断的赞扬或批评是面对机械工艺应有的态度,柳宗悦先生作为日本民艺倡导者,都能够真诚谦逊的对机械工艺带来的有点给予肯定,这种接纳的态度是我们认识机械工艺、利用机械工艺的前提;其次,规范商业模式,加强市场监督与产品把关,利用商业主义使产品向良性改善的方向发展,加强对资本家商人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教育宣传,这与作者柳宗悦先生在书中提出的“使机械生产与商业主义脱离”有着本质不同,也相对更具有实际意义;三是使设计师、艺术家参与机械生产的过程,而非完全由资本家操控生产,好的设计师艺术家能做机械的头脑,最大化的发挥机械制品的能力并赋予其产品意想不到的创造性;四是合理看待手工艺与机械工艺的关系,二者并非对立,各具有对方难以模仿的特质,应使其各司其职、平衡甚至有交流的共同发展。
  由“日本工业设计第一人”柳宗理设计的“蝴蝶凳”可以说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技艺结合的范例。两片弯曲定型的纤维板,通过一个轴心,反向而对称地连接在一起,连接处在座位下用螺丝和铜棒固定。凳子的造型,敏感的人可以感觉到来自日本传统建筑的构造,从早期“神道教”的拱门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渊源,把传统和现代化的技术结合得如此精妙,实在令人叹服。
  机械化与手工艺,历时几百年的漫长角逐,这是共性与个性的竞争,也是理性与感性的交汇。一个代表科技的进步,一个代表传统的力量。他们沿着各自的轨迹发展,虽有着各自的世界和各自的消费群体,却又有重叠有交流,从曾经互不相容,到后来的互相融合,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对于个性化方面的追求与交汇,机械工艺与手工艺的发展需要走向融合。在不少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机械化与手工艺并驾齐驱,推动着制造业向前发展。手工艺推动工艺创新,铸造了一批专注、勇于创新的匠人。德国的纽伦堡手工制造之都,各行业的艺术家从事手工艺制作,涌现无数的制琴师、首饰设计工艺师等。正因为具有人人皆工匠的手工艺传统,工匠精神成为“德国制造”最坚实的根基。日本拥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草根阶层底部涌现出各行各业的手工匠人,成为推动技术创新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制作出无数出类拔萃的手工艺品,弘扬日本传统文化,体现了活跃的创新精神。
  放眼世界,在如今大力推广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同时,机械工艺与手工艺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在一起,必定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迸发出更多火花,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工艺文化》机械工艺
  [2]《增城日报》手工艺与机械化的较量
其他文献
我喜欢深层次的东西,分享也希望是一次能够触及心灵的方式。正如我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那么火,我那么想要推荐,因为她的每一份故事似鸡汤,行文流水,却细腻,情感不一。  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张嘉佳,南京大学高材生,与江苏有着深厚渊源。认识他,可能因为这本书,可能因为“非诚勿擾”,也可能因为王珞丹。是一个集才情,世俗,勇气于一身的最会写故事的人。接触这本书,因为临睡前的一段时间闲置得有点让人觉得荒废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起风了》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堀辰雄的代表作。作品以主人公陪伴未婚妻在山中疗养为线索,描绘了二人在疾病中对幸福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对自我的反思和对爱情的忠贞。电影版《起风了》是宫崎骏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这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动漫,表现了人们在苦难时期是如何努力生存下去的。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从多个侧面发现二者的异同点。  【关键词】:文学作品;堀辰雄;电影;宫崎骏;异同点  一、堀辰
期刊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独步奇峰的女作家。她以其独特的审美感受,通过新颖独创的色彩描写,使她的每部小说都鲜活动人。本文将从张爱玲小说中色彩运用的特点、作用及原因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她的色彩世界。  【关键词】:张爱铃;色彩;文化意义  张爱玲是现代著名作家,其小说具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精妙的把握展现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当代作家刘川鄂在
期刊
【摘要】:夏志清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运用了心理分析、道德批评、等方法,从不同于以往文学研究的角度,重新发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价值。他消除了观念理性与情感经验的表层对立,是西方汉学对中国古典小说最为成功的解析之一。  【关键词】: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心理分析;道德批评  一、引言  在近代的文学研究里,尤其是五四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国古典传统小说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赞誉。五四时期,为了
期刊
【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贝尔颁奖词中就指出,“他以敏锐的感觉和高超洗练的技巧,展现了纤柔细腻的日本文学之美,揭示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雪国》是川端康成从现代主义向日本古典主义美意识转换时期的作品,是川端这一时期最初的优秀小说。  本文通过对《雪国》中男主人公岛村,女主人公驹子和叶子的人物形象分析,讨论《雪国》中所蕴含的日式美。  【关键词】:雪国;“日式美”  引
期刊
【摘要】:芥川龍之介的很多小说的主题思想都是揭示人性的阴暗面。本文就《罗生门》与《小白》这两部作品中的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人性问题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与思考。《罗生门》反映出人性的自私面,而《小白》则表现出芥川认为人能够超越人的自私弱点。  【关键词】:利己主义;人性;自私;儿童文学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小说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造出150多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
期刊
【摘要】:《屋顶丽人》是多丽丝·莱辛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莱辛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一系列的对立,体现了男权与女权之间的冲突,本文旨在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角度揭示作者如何巧妙运用二元对立关系深化主题。  【关键词】:结构主义;二元对立;屋顶丽人  一、导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于1963年发表的小说《屋顶丽人》被收录在
期刊
【摘要】:《宫娥》是委拉斯贵兹1656年所作的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宫廷肖像画,典型的风俗化特征赋予了它无限的趣味。一面镜子,一种隐喻,某种象征。《宫娥》新颖奇特的构图方式充满了巨大的魅力和神秘感。本文便以镜子中的隐喻尝试解读委拉斯贵兹《宫娥》的构图特色。  【关键词】:镜子;隐喻;宫娥;构图特色  一、委拉斯贵兹与《宫娥》的概述  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是西班牙最具影响力的巴洛克代表画
期刊
【摘要】:文学在社会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作为高三学生,我们要学习掌握文学欣赏鉴别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这对进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文学;社会;素养;鉴赏  一、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学是什么?有的人说文学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体现,有的人说文学是一面镜子,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人说文学是一盏灯,是诗人和作家心灵的表现。文学让人成长,对文学的理解伴随着我们阅历
期刊
【摘要】:仕女画形成在两晋时期主要以女性形象及妇女生活为研究对象又称为美人画。周昉是唐代著名的人物画家擅长画仕女画、肖像画等,其作品被后人称道,更重要的是后人将周昉的仕女画、佛像画的造型称为“周家样”与曹仲达、张僧繇、吴道子并称为“四家样”周昉的仕女画在唐代繁荣昌盛的大背景下如获大赦,他的作品也是应运而生。其代表作《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画中经典作品中的神品。贵妇们的穿着自由开放,袒胸露肤的风尚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