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元对立探析《屋顶丽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屋顶丽人》是多丽丝·莱辛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莱辛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一系列的对立,体现了男权与女权之间的冲突,本文旨在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角度揭示作者如何巧妙运用二元对立关系深化主题。
  【关键词】:结构主义;二元对立;屋顶丽人
  一、导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于1963年发表的小说《屋顶丽人》被收录在短篇小说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中。故事以伦敦为背景,发生在六月炎炎夏日的一周。主要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男人顶着烈日在屋顶进行排水管的更换,却在无意间窥见一个近乎裸体的女人,三个男人对同一场景的不同反应和表现使得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帷幕由此拉开。
  二、结构主义批评理论
  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结构主义批评理论是指“运用结构主义的思维方法,比照索绪尔语言学模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批评的一种`内部'研究方法”[5]。注重形式是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一大特色,其代表人物有,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尔特、格雷马斯等人,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为结构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文学批评开辟了一条新路。其中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被尊为结构主义批评的开创者,他认为结构主义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就是从混乱中找出秩序。罗兰·巴尔特在索绪尔的语言研究系统之下,提出了“二元对立”来分析文本结构,解释文本意义。格雷马斯丰富了“文学符号学”理论。
  三、二元对立
  作为结构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罗曼·雅各布森认为二元对立是人类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结构概念,是人类最常用的思维逻辑,它与综合思维方式显著不同:“在二元对立的所有过程里,对立成员必然在我们头脑里,我们利用双方进行比较。”“二元对立”的结构原则是“当研究对象被分解为一些结构的成分后,研究者就可以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相互联系的排列、转换等关系,而这些关系或结构又总是体现为两事物被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形成区别和对比,从而产生另一层次上的各自的意义,研究者因此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把握对象结构的复杂性”[4]。本文中,笔者试图从低层阶级与高层阶级的对立;男人与女人的对立;男人与男人的对立;阴雨与炎热的对立来挖掘故事的深刻涵义,理解了这些“二元对立”结构,也就读懂了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反映的主题。
  3.1低层阶级与高层阶级的对立
  在小說的开篇,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低层阶级工人斯坦利,哈里和汤姆顶着六月的烈日工作。屋顶的温度热得可以烤熟鸡蛋的地步,尽管“他们三人对这种炎热极不习惯,都感到头晕。他们脱掉上衣,并肩站着,使劲往烟囱投下的一块一英尺宽的阴影里挤,小心地不让太阳晒着他们穿着厚袜子和长筒靴的脚”[3]也不得不为了生计咬牙工作。“俯卧在咖啡色的毯子上。他们可以看见她身体的上部:黑头发,晒得发红的结实的脊背,双臂伸开”。[3]女人俯卧在毯子上吸烟,看书,晒日光浴,而毯子对于三个低层的劳动者来说,没有任何功用,“毯子投下的阴影正好挡住他们更换的排水沟。可阴影不断地移动他们得调整摊子。所以手中的活没有多少进展。”因此,屋顶实则是低层与高层阶级不同生活状态的体现,其实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表现出英国社会的等级差异,仅50码的距离确实等级制度上无法逾越的鸿沟。此处莱辛将三个男人的生活状态与女人形成强烈的反差,为下文的冲突埋下了伏笔。同时也表现了她对下层阶级贫苦劳动者的关注和同情。
  3.2 男人与女人的对立
  在三人中,斯坦利刚结婚不久,他的反應也最为激烈。他一边冲她吹口哨,很气愤的说她是个荡妇,一边对强调自己的老婆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斯坦利将妻子视为自己的所有物品。当哈利再一次到屋顶却没看见晒日光浴的女子时,斯坦利以十分肯定的语气答道:“我敢说是她老头子不许她这样干了。”在他看来,这名女子不再晒日光浴是因为她男人的制止。在他的潜意识中,男性就是女性的主宰,女性应该尊崇他们制定的道德标准。此外,斯坦利男权思想亦可从他对普里切特太太殷勤讨好男人的满意得以体现。普里切特太太虽已美人迟暮,但是对男人毕恭毕敬,是男权社会理想的女人形象。她不但借毯子给哈里,还请三个男主角喝茶。她还“很欣赏长相英俊,轮廓分明的斯坦利,和他逗乐取笑”[3]。丽人她视若无睹,依旧悠闲的抽烟,看书,这一系列无声的动作和神态是想男权社会一种无言的挑战。昭示了现代崇尚自由,不守旧规的女权主义的崛起。此处普利切特太太的“热心”与丽人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的冲突埋下伏笔。
  3.3 男人与男人的对立
  小说中的哈里和汤姆虽然都是低层社会的劳动者,但是汤姆仅有17岁冲动鲁莽,缺乏理智判断,当接近裸体的女子时汤姆却“没说话,却兴奋地咧嘴笑”,还使劲探身,想“多看到一点”,“什么也没说,但满脑子都被那个近乎裸体的女人占据了,完全被男性荷尔蒙所支配,丝毫没有顾及到现实和道德的约束。但是年长者的哈里却是道德权威的象征,他自始至终扮演的都是规范年轻人伦理的权威角色。这也体现了不同年龄段的男性的二元对立思想。作为男性,在看到几近裸体的丽人时,哈里虽出于本能的吹口哨,但很快,他便恢复了道德规范守护者的形象,充满道德责任感。当斯坦利和汤姆多次潜过屋顶去偷窥近乎赤裸的女人时,哈里都极会生气地制止他们。斯坦利向女人大声吹口哨时,他指责说:“只有卑鄙的小人对这种低级举动感兴趣。”[3]为了阻止汤姆进一步骚扰丽人,他甚至采取间接的欺骗。第三天时,出于制止斯坦利偷窥丽人的目的,就欺骗说女人已经不在那里。以一种正义的化身来约束斯坦利和汤姆。在小说结尾,当斯坦利因男人征服欲得不到满足而恼羞成怒时,为了“避免斯坦利对那个女人干蠢事,引起真正的烦”[3]。哈里决定提前收工。
  3.4 阴雨与炎热的对立
  小说以炎热的天气开始,阴雨天气结束。通过探析整篇小说不难发现,这样对立的自然环境设定是有特殊意义的。高温的天气,炎热象征着本能欲望的膨胀,更加增强了文中三位男性对性的好奇与渴望,尤其是年轻的汤姆,正直青春期,在脑海当中不断幻想与丽人之间发生暧昧关系的场面,可丽人却以“走开!”来回应他,并说道:“如果你觉得看女人穿比基尼很刺激,为什么不花六便士坐车去利多呢?你在那能看到穿比基尼的女人,用不着爬这么高[3]。”他从屋顶下来,感觉自己的感情没有得到回报。[3]最后第七天天空下起了细雨,不仅让他的头脑冷静下来,更使三位男性感到一阵凉意,消灭了他们膨胀的欲望,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四、结论
  通过对文本中一系列二元对立关系的说明,可以看出小说中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作者对三位男性的工作环境和内心活动刻画做了细致描写,而对丽人的描述更多的是对于男性挑逗的冷漠外表,含蓄的表达了对男性处于弱势地位的同情并旨在表明:和谐的两性关系并不是一方驾驭另一方,而应该是一种平等。体现了莱辛作品中女人的女性独立意识,对女性独立自由的不倦追求。
  参考文献:
  [1]Looney,Barbara A."A Woman on a Roof: Overview."Reference Guide to Short Fiction.Ed.Noelle Watson.Detroit:St.James Press,1994.
  [2]Pang Yafei,The Transitivity Analysis of A Woman on a Roof[J],Overseas English,2012年9:200-201
  [3]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J].吴煜幽,译.当代外国文学,1995,(3).
  [4]黄雄发,二元对立原则与文学赏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其他文献
【摘要】:《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历时六年,精心打磨的处女作。一经发表,立即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赞誉及关注。小说详实的内容及深刻的社会文化含义耐人寻味,独特的叙事技巧及策略亦引人深思。非线性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以及插叙、倒叙等叙事手法的应用均对小说情节的推进及主题的升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无声告白;非线性叙事;插叙;全知视角  2014年美国文坛最闪耀的名字当属伍绮诗,这个
期刊
【摘要】:泰国长篇小说《四朝代》是由泰国当代著名政治家兼文学作家克立·巴莫完成的一部堪称泰国近代社会五十余年历史发展的百科全书和泰国文学殿堂中的《红楼梦》巨作。国内读者了解外国文学的大多是通过译者的译作而认识的,译者在原作者和读者之间搭起了桥梁,每位译者在翻译技巧和策略上的不同,这就使得整篇文章的译作风格都会有所差距,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选择与顺应,是译作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四朝代;中译本
期刊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这部作品的问世迅速在评论界引起广泛的关注,被众评论家誉为美国最杰出现实主义作品。迄今为止,文学评论家多数围绕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故事结构以及叙事技巧等方面展开评论。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黛西身处20世纪20年代
期刊
【摘要】:作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存在,周作人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思索的地方:他既是五四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又是开创现代小品文的一代宗师。其散文理论为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深刻影响着我国现当代散文文体的发展。本文从文学思想、文学观念、语体理论以及散文风格四个方面论述周作人散文文体理论。不仅对当下散文创作与理论建设有借鉴作用,而且可以加深人们对周作
期刊
我喜欢深层次的东西,分享也希望是一次能够触及心灵的方式。正如我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那么火,我那么想要推荐,因为她的每一份故事似鸡汤,行文流水,却细腻,情感不一。  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张嘉佳,南京大学高材生,与江苏有着深厚渊源。认识他,可能因为这本书,可能因为“非诚勿擾”,也可能因为王珞丹。是一个集才情,世俗,勇气于一身的最会写故事的人。接触这本书,因为临睡前的一段时间闲置得有点让人觉得荒废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起风了》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堀辰雄的代表作。作品以主人公陪伴未婚妻在山中疗养为线索,描绘了二人在疾病中对幸福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对自我的反思和对爱情的忠贞。电影版《起风了》是宫崎骏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这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动漫,表现了人们在苦难时期是如何努力生存下去的。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从多个侧面发现二者的异同点。  【关键词】:文学作品;堀辰雄;电影;宫崎骏;异同点  一、堀辰
期刊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独步奇峰的女作家。她以其独特的审美感受,通过新颖独创的色彩描写,使她的每部小说都鲜活动人。本文将从张爱玲小说中色彩运用的特点、作用及原因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她的色彩世界。  【关键词】:张爱铃;色彩;文化意义  张爱玲是现代著名作家,其小说具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精妙的把握展现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当代作家刘川鄂在
期刊
【摘要】:夏志清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运用了心理分析、道德批评、等方法,从不同于以往文学研究的角度,重新发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价值。他消除了观念理性与情感经验的表层对立,是西方汉学对中国古典小说最为成功的解析之一。  【关键词】: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心理分析;道德批评  一、引言  在近代的文学研究里,尤其是五四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国古典传统小说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赞誉。五四时期,为了
期刊
【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贝尔颁奖词中就指出,“他以敏锐的感觉和高超洗练的技巧,展现了纤柔细腻的日本文学之美,揭示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雪国》是川端康成从现代主义向日本古典主义美意识转换时期的作品,是川端这一时期最初的优秀小说。  本文通过对《雪国》中男主人公岛村,女主人公驹子和叶子的人物形象分析,讨论《雪国》中所蕴含的日式美。  【关键词】:雪国;“日式美”  引
期刊
【摘要】:芥川龍之介的很多小说的主题思想都是揭示人性的阴暗面。本文就《罗生门》与《小白》这两部作品中的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人性问题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与思考。《罗生门》反映出人性的自私面,而《小白》则表现出芥川认为人能够超越人的自私弱点。  【关键词】:利己主义;人性;自私;儿童文学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小说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造出150多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