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管理探究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丰市职业教育技术中心江苏大丰224100)
  
  摘要: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创办出更有效的学校。实施校本管理的关键之处,是给学校创造实施大环境的条件,才有可能在学校真正实施校本管理。
  关键词:新课改 校本管理 实施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地展开,新课改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目标下提出了要在教与学的环节中改变过去“繁、难、偏、旧”的诟病,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都感到压力很大,其实何止是教师、学生压力大,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新课程必要的教师结构的优化、新课程开设必需的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新的考试办法的不明确以及来自上级部门的各种达标检查评比等等哪件都是一道不好跨过的槛,但这些都要涉及到人、财、物以及考试评价方式等的决策又不是一校之长能说了算的,这些事情没有上级有关部门的首肯什么事也不好办,毕竟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这些权力都是归属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而前些年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仅没有将本属于学校的权力放下来而抓的更紧了。考试要统考、招聘教师要统一考试、所有收入全上交等等,即使是对一些民办学校也是这样,原本属于这类学校的特点的一些自主权也被以纳入统一管理的理由而失去了,但所有学校也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失去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关照哪个学校能办好?即便是民办学校也是如此。在这样的体制下学校的运行就会出现了一些和现代教育发展不协调的方面,主要有:校领导的产生机制的单向性(都是上级任命的)与监督体制的严重缺乏;学校决策体制的不完备(基本上是校领导说了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体制的单调性(基本只看学校的升学率和安全性);以及教师作用的单一性(基本只能教学没有参加学校管理)。
  近年来,党和政府都在大力改变过去不合理的一些管理制度和体制,力图将过去以管理为主的政府管理部门改变成以服务为主的服务型政府,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所盼望的就是能松开学校的手脚,给与学校充分的人权和财权,从制度上保证学校有发挥自主性的机会,而这也是引入校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一个良机。校本管理(School based Managenent)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澳大利亚,后来逐渐在美、英、加以及我国香港地区陆续试验实施,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学校管理模式,目前这种模式正成为学校改革的世界性热点。校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创办出更有效的学校。传统的教育管理追求教育需求目标一元化,追求数量的发展,教育行政机构对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决策负最终的责任,这样整个教育系统不但变得高度权力集中及十分官僚化,整个学校制度也变得异常庞大、复杂。但是这种外控式教育管理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学校缺乏自主权和应变能力,不能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灵活地制定发展政策和策略,尤其是不能适应现在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管理而与外控式相对应的内控式管理思想——校本管理无疑是可以克服这种弊端的是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的。
  当然实施校本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必须要真正地改变职能,抓大(方针政策)放小(具体操作),变管理为主为服务为出发点,改变对学校全方位的控制,转而在立法、资金、政策、督察等方面间接地宏观调控学校以保证政府目标和学校能公正、合理地运用得到的权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方面的改变是实施校本管理的关键之处,只有给学校创造了实施大环境和必要的方方面面的支持才可能在学校里真正实施校本管理。
  另一方面就是学校本身的管理问题了,总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加强决策的科学性”。首先是要改革管理体系,强化监督机制。校本管理使学校的权力增大,这样学校的决策层就不能还是象过去那样校长书记说了算,而是要强调共同决策,就是真正地做到民主集中制,学校要实施校长负责制下的集体领导(当然校长的产生不能象过去那样简单任命而是要多方考察并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参与学校管理的不仅要有学校的教师还要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甚至还要有社区的代表,因为学校是组成社会大环境的一分子。还有就是要完善学校的监督机制,对学校的重大决策等方面实施有效的监督。
  其次是要做好各方角色的转变。在校本管理模式中校长的作用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上级政策和指示的执行者而转变为真正的领导者,是否拥有一个有创新能力和魄力的校长是能否达到学校建设目标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角色也不在是学校决策的旁观者和学校工作的简单参与者,要从课堂的管理者改变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参与制定学校的目标、任务和各种政策。学生、家长和社区的代表也要成为学校决策和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简单的建议者,能够站在学校角度考虑问题。
  最后就是要做好各方的信息沟通,搞好团队精神的建设。校本管理是学校有了较大的自主决策权力,而实施各种决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各种人才还取决于参与各方是否有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是否强。但这就必须要做好各方的信息沟通,没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是过去学校管理中许多决策得不到响应和支持的原因之一,普通师生与学校决策层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毕竟各种政策、决策都是所有教师去具体实施的,如果他们也不理解或不支持那么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另外有一点就是关于激励机制,实施校本管理后校领导可以有了比较大的资金使用权,这样就为改革收入论资排辈的做法创造了机会,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提高收入,而是要研究如何用好资金,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并不是钱给得愈多积极性就愈高的,有时会多花了钱反而有消极作用,另外就是要注意不能将钱看得太重,钱不是万能的,有时适当的表扬、进修、培训以及聚会所起的作用往往会比多发点钱还大。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奢望一夜成功,也不能指望体制改革一步到位,但是改革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选取一些学校(比如民办学校,毕竟它们是私立的,在资金、人事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开展校本管理试验,再逐步实施,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实施校本管理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它建立起良好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
  
  作者简介:王朴,江苏大丰职业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中学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淮南洞山 232001)    摘要:由于本科教学学时有限,所以钢筋混凝土教材与规范不同,教材介绍内容有局限性,但比较深入,而规范的内容要比教材的内容多,但更精炼。如何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拓宽知识面,这是钢筋混凝土教学的关键,特别是年青教师,对规范的理解不够深入,对规范的背景材料不够了解,更需要注意教材与规范的结合。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 教学 规范  
(1.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内江 6411122.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内江641112)    摘要:不等式的证明作为竞赛题的一种常见类型,在国内外数学竞赛中屡见不鲜, 柯西不等式在数学竞赛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巧用柯西不等式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使人产生对数学的强烈的研究兴趣.  关键词: 柯西不等式 数学竞赛    例1:(第36届IMO)设 且 ,求证 .  证明: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四川内江641112)    摘要:二阶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多种方法求的,给出了一个线性递推数列定理及证明。  关键词:二阶线性递推数列 通项公式 构造法 母函数法    参考文献:  [1]陈传理,张同君.竞赛数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苏莜丽.二阶线性循环数列通项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浙江师范大学05级教育硕士浙江 萧山 311205)    摘要:通过中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必要性的阐述,明确了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基本流程以及根据紧联学生现状,教育学生开发”我与化学”模块,紧贴专业实际,服务专业开发”专业与化学”模块,紧跟时代特点,适应社会开发”综合实践”模块。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化学 校本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先由菲吕马克(Fururnark)和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