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互动的概念和特点
  互动(interaction)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之问思想、感情和观点的相互交流,对交流各方产生影响 。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人们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解释这些信息,对意义相互协商并共同完成任务。
  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互动、组际交流、师生互动等方式来构筑课堂主体结构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潜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组织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小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具有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功能。
  2. 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1师生互动的涵义及特征
  (1)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动态的反映。师生关系是教学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进行的交往而产生的关系。通常我们习惯把师生互动当作是动态的关系状态和交往过程,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师生互动的结果和静态关系的体现,师生互动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往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
  (2)师生互动是学生个性化过程。个性即人格,健康的人格意味着人把自己看作一个人,一个拥有自由和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他人所期望的人。健康的人格也把他人看作一个人,而不是物和工具。开展师生互动,就能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既满足了学生,他人平等交们的心理需要,又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
  (3)师生互动是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从口语教学目标看,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倾听、交流等社会技能,同时还能从教师那儿直接获得思想,观念、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2.2师生互动的类型
  (1)师生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具有预期目的与明确对象的师生互动行为常表现为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评价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直接接触等。
  (2)师班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学生此时认为,自己对教师行为反应是群体反应的一部分,而不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行为。
  (3)师组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小组的互动,是教师针对学生小组群体而进行的讲解、辅导、评价。
  2.3师生之间的互动
  “团队语言学习”理论将语言习得过程比喻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在第一阶段,学生就如同一个婴儿,完全依赖于教师来获取语言知识。在这一学习阶段中,学生重复教师用目标语所做的表述并“旁听”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换。
  第二阶段时“小孩开始独立于父母”。(La forge)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通过使用他们先前听到过的简单的短语和词组为建立一种自我肯定和独立能力。
  第三阶段被称为“分离—存在阶段”(the separate-existense stage),学生开始直接用目标语理解他人,这时如果父母(教师)在未被要求的情况下提供帮助,可能会引起孩子(学生)的反感。
  第四阶段被比作人的青春期,虽然学生的语言知识尚不完备,但他们开始独立做事,这时学生必须学会探求教师所掌握的深层的语言知识。
  第五阶段即所谓的“独立阶段”(the independent stage)这一阶段中学生提炼自已对语言及语法知识的认知理解,他们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获益,但同时也可成为较落后学生的指导者(counselor)。
  2.4教师角色
  (1)课堂设计者。一堂课要有好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设计、组织这堂课,首先。要分析教材,精心备课。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需要教师多讲,哪些需要学生多练,教师都要一清二楚。
  (2)示范者。在口语课上,并不是让学生一直说学生的说要与教师的讲配合。有时需要教师先讲,学生后练,学生如果对于要说的内容小熟悉,或不理解,就不知从何说起,这就需要教师示范。
  (3)引导者。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堂课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采取这样几种方式:以提问引入。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的创新在课堂,课堂的创新在设计,建设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课堂教学在方法的设计上,应从如何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着手,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英语 课堂教学 导入新课 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一节英语课而言也是如此。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课堂一开始的气氛决定着整个
传统英语教学重知识的灌输,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知识的机械加工。学习者不应该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学习能力。笔者就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三单元The Curse of the Mummy教学设计,探讨自主学习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 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举例子说明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词汇、语法、拼写和发音四个方面的不同,之后讲了英语可能的发展趋势。该文章集语言、内容和思想为一体,含有丰富的词汇、短语以及高级结构句型。但是篇幅长,词汇量大,对多数学生而言相当有难度。  2. 学情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中对高二学生的要求,高二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涉及社会生活的、地道的语言材
任务型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交际,现已成为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任务型教学模式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向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此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唤起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应用到英语学习中。它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去练习他们所学的,并发展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案例呈现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在听力学习中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探讨,强调了听力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人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其中听和说是知识的输入技能,读和写是思想的输出技能。而“听”是人类应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教学法专家亚历山大说:“掌握一门语言,
英语这门古老的语言,不但词汇的数量庞大,而且词汇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词汇是建造英语语言大厦的基石,也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第一道难关,甚至一部分学生因为英语词汇没学好,打击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英语词汇学习,课前进行准备的准备,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准备词汇相关的背景材料,营造词汇学习的良好氛围 
【摘 要】 提升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焦点问题之一。英文报刊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课程资源拓展的最佳选择。合理利用报刊文章,需要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交替发挥,以任务的形式将阅读内容具体化,从而学习和掌握阅读技巧。同时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语言能力和文化鉴赏力,实现师生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报刊阅读 语言输入 阅读教学  1. 引言  阅读在一张英语试卷中的分值直观地体现了
近年江苏省英语高考中,书面表达以概括材料阅读的读写式任务作文已成为主流,对学生有限时间的理解能力与输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的考生在书面表达环节差异性较大,笔者试由对近几年的江苏省英语高考书面表达的分析,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与教师和学生互勉互助。  1.英语写作的现状  英语写作向来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问题。因对其有惧怕心理,许多学生走进了“作文得分低不想写
现在进行时是初中英语主要语法项目之一,对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也是百家争鸣。但多以传统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教学形式,无论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均以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灌输教学为主要特点,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在语法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创建活跃课堂,下面谈点个人的心得。  1. Fre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车轮的滚滚向前,我省最近几年英语高考命题也出现新的趋势,试卷体现了稳定性、基础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四大热点,尤其是2013年的卷面比重让大家记忆犹新,考试时间安排2个小时,总分120分,但卷面内容非常多,许多考生目睹长长的试卷,心中自然荡起惊慌的涟漪。英语考试分为人工阅卷和机器阅卷两部分,许多考生认为人工阅卷的部分一定要注意规范化答题,在完成机器阅卷的过程中可以忽略规范答题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