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袋评价在大学生“关键能力”教学的应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353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目标、特点及教学方法,引入电子档案袋的概念,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基于君哲集团的“关键能力”知识体系构建大学生“关键能力”电子档案袋。
  【关键词】关键能力;电子档案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11-02
  引言
  1974年,德国教育学家梅腾斯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此后在职业教育界引发了极大的反响[1]。近年来,中国各大高校也相继将“关键能力”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成了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以知识管理、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提倡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的教学评价手段[2]。将电子档案袋应用于大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能更好地呈现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学的效果,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大学生“关键能力”
  梅腾斯提出的“关键能力”有别于传统的专业技能,它关注于人的发展,是各行各业普遍需要的、可迁移的,对个人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概括为:自我认知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冲突管理的能力等[3]。
  对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第一种是将“关键能力”分解为若子项目,并开发一系列相应课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关键能力”;第二种是结合专业特点,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在传统的专业教学中融入“关键能力”的培养[4]。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都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提倡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最终将理论转化为个人素养。
  鉴于“关键能力”在教学内容及手段的特殊性,在教学评价上也有别于传统的专业技能评价。学校难以用一张答卷来评判学生是否具备某一项“关键能力”,也难以用一个具体数字来说明学生掌握某一项“关键能力”的程度。因此,在“关键能力”的评价中,更倾向于使用过程性评价手段和描述性结论。
  二、电子档案袋
  20世纪中期,美国西北大学学者巴莱特教授对电子档案袋进行调查研究,从收集手段、存储内容及格式给出电子档案袋的定义:电子档案袋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收集高职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相关的资料信息,具体包括了图片、音频、视频、文本素材等等[5]。而后,电子档案袋作为观测、评价学生成长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提交作品或作业,收集与学习相关的过程性成果,随着时间的积累,形成相對完整、真实的学习电子档案袋。通过展示作品、、分享心得、相互评价,可以让学生从纵向观测自身的成长轨迹,以便随时调整学习的规划,也可以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彼此相互激励。同时,教师也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給予干预及引导。甚至还可以通过观测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6]。
  三、电子档案袋在“关键能力”教学的应用
  1.电子档案袋功能定位
  电子档案袋的功能定位决定了档案袋最终存储哪些资料,由谁负责收集,如何发挥评价作用等问题。本研究将电子档案袋应用于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功能上应具备收集教学过程的教学资源,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以及能够提供教学的双向评价等三方面作用。其中,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馈及教学反思等;学生成长的足迹包括: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学生作品、学习心得及反思等;教学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反馈[7]。
  2.电子档案袋设计
  电子档案袋通过收集教学过程的档案资料,能更好地呈现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反思,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进程。本研究以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基于君哲集团的大学生“关键能力”知识体系构建电子档案袋。
  (1)内容设计
  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能充分体现教学成效,以及能为教学反思及评价提供相应的所有档案资料都应该列为电子档案袋收集的内容[8]。本研究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关键能力”电子档案袋。
  2016年,广西教育学院引入了君哲集团的“关键能力”课程体系,将大学生“关键能力”分为4门子课程,分别为:驱动力、领导力、创新力和执行力,每一个自课程包含5个知识模块(知识结构详见图1),每一个知识模块都有相应的培养目标。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收集这20个知识模块相应的教学档案。
  (2)结构设计
  经对电子档案功能、“关键能力”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分析,大学生“关键能力”电子档案袋从结构上看,包含教师教学档案和学生学习档案两大部分。如图2所示,教学档案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教学反馈。学习档案包括:学生作品、学习反思和学习评价。
  在内容的格式上,教学大纲、教案、反思、评价及教学反馈可以以文本文件或PPT为主,而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作品则应根据教学特点,多元化收集各种文件格式的档案。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坚持以人为主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倡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教学方式主要以案例解析、游戏互动、演讲、分组讨论、撰写心得与反思等为主。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作品除了文本以外,可以收集图片、视频等类型的资料。
  (3)教学评价
  “关键能力”教学评价包括3个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以教师的视角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定,包括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以及教学活动参与程度的评价等,此外,作为课程,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给出一个终结性的评价。因此,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应得到一个考核成绩,以及教师的一段评语及建议。课程的考核成绩应综合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课程参与情况给出。   (2)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浏览电子档案袋的作品、作业,也可以给予评价。通过同学之间互评,可以促使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同学之间共同进步。
  (3)学生对教师的反馈
  學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对教学改进有重要意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体验学习,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给以评价与建议。因此,在教学环节、学生任务都可以开设评价功能。
  综上所述,可以将“关键能力”教学档案袋设计为具有资源共享、知识展示、师生互评的平台。
  4.3教学应用
  电子档案袋评价作用的发挥最终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参与档案的收集,学生的配合程度对电子档案袋的构建中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在授课前和学生达成约定,除了完成指定的课程任务外,还指导学生上传学习过程的作品,并将学生档案的完整性及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作为考核学生的指标。根据每一个知识模块的内容,指定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收集的资料,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练习、评价任务、反思总结以及教学反馈等。
  其次,学生要积极的配合参与档案的建立与完善,关注自身的进步,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综合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参与度以及档案袋的完整程度给出学生一个成绩和一段评语。
  四、结束语
  本文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基于君哲集团的“关键能力”知识体系,构建大学生“关键能力”电子档案袋。通过真实记录学生的成长,教师交流与反思,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胡昌送,李明惠,卢晓春.“关键能力”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6).
  [2]刘秋红,徐广飞.电子档案袋评价方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8).
  [3]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探究——兼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4]徐朔.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發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6,27(482).
  [5]袁艳菊.基于电子档案袋高职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4.
  [6]汪向征.电子档案袋的开发及其教学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
  [7]刘洋,兰聪花,马炅.电子档案袋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02).
  [8]赵丽萍.电子档案袋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有过成功的历史,但目前它正处在困境之中.本文通过数据分析, 描述了开放大学所存在的主要困难:①报名人数和在学学生的人数急剧减少;②学生注册率呈连续下降
CAP1400 是在消化、吸收和全面掌握三代核电AP1000 技术基础上再创新形成的功率更大的非能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型号,是中国核电的重要名片.作为CAP1400 的重要安全系统和设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需要一种科学的科研思维模式。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在本科教育中对化学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普遍缺失,而科研思维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本人认为,加强化学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养成应该从学会查阅相关文献、熟悉科研的整个过程、注重科研思维逻辑几个方面着手,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化学本科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关键词】化学;本科生;科研思维  【基金项目】2016年度南昌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核电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批量化发展与技术更新换代并举的新阶段.当前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关键是在引进 AP1000 技术与消化吸收基础上,通过自主再创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生活化能力。但是当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颇多,本文就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是一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有了突破性的飞跃,为了满足国家的实际需要,高校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很有实际意义。本文针对高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现状进行剖析,并针对高校计算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对策进行简单阐述。希望促进我国高校信息教学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创造力;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09-
【摘要】为了检验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创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220名无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和180名创业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不同被试对自编复杂机会情景的反应搜集其对社会识别的表现。测试结果表明,这两类大学生存在的知识性差异和创业警觉性差异较大,创业大学生比一般大学生明显好了很多。在既有知识的两个维度和创业警觉性的三个维度上,两类大学生的差异也较大,创业大学生明显优于一般大学生。创业警觉
《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优质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是丰富幼儿的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班级环境能让幼儿与环境有效地对话,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  问题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