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香连化浊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5play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香连化浊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香连化浊方治疗CAG的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采用水杨酸钠、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及饥饱失常多因素诱导大鼠CAG模型,给予香连化浊方和摩罗丹干预60 d。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法观察各组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SI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各组胃黏膜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抗凋亡因子(Bad)、细胞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表达含量。结果:最终获得香连化浊方潜在活性成分241种,核心靶点53个。香连化浊方可影响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DNA代谢过程的调控、细胞对氧化还原的反应等多个生物过程,影响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癌症及癌症相关等多个信号通路。动物模型验证结果,香连化浊方能够降低CAG大鼠血清中IL-6、TNF-α、IL-1β、VEGF水平;降低胃组织中Bad、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香连化浊方可通过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CAG胃黏膜损伤。
其他文献
选择不同坡位(上坡、中坡、下坡)杉木成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间伐保留密度处理(900、1 200和1 485株·hm-2),间伐2年后,测定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和坡位对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增量和蓄积等生长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间伐保留密度与坡位对杉木生长指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其中,处于中坡立地条件,间伐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的杉木成熟林林分蓄积量最大,达1 0
现代产业学院生长具有独特生态规律,持续发展动力源于其所携带的组织印记不断更新及环境适应。参考组织生态学逻辑框架,可为现代产业学院设计基于组织印记的优选机制、基于组织合法化的动力机制和基于生态位竞争的迭代进化机制等可持续发展机制。
目的:探讨垫棉花配合甲襞旁皮肤切除法治疗嵌甲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我院手外烧伤整形外科门诊嵌甲患者共62例。根据嵌甲分期,使用垫棉花法、甲襞旁皮肤切除法等进行处理,随访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垫棉花时间、愈合时间及复发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Ⅰ期嵌甲24例,治愈24例,复发0例,治愈率100%;Ⅱ期嵌甲20例,治愈18例,复发2例,治愈率90%;Ⅲ期嵌甲18例,治愈16例
目的:评价甲沟重建联合甲内卷矫正术治疗嵌甲型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在我科就诊的重度嵌甲型甲沟炎患者48例,均采用甲沟重建联合甲内卷矫正术治疗。手术要点:(1)楔形切除增生的肉芽组织缩小甲襞,通过新的缝合方法使甲襞侧组织与甲床同一水平,构建正常甲沟;(2)橡胶片固定在甲缘下以钝化甲边缘;(3)用橡皮筋牵拉甲缘下橡胶片以抬高甲侧缘以纠正甲内卷畸形。结果:48例患
目的:探讨甲皱襞部分切除联合甲下置管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52趾初次诊断为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全甲拔甲术,B组采用甲皱襞部分切除联合甲下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以及半年内复发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25趾,术后8h、24 h和72 h疼痛评分分别为(3.7±1.3)分、(3.2±
<正>供应链融资是以核心企业信用及真实交易为背景,围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票据流,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链条成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结构化、综合化融资的一种金融模式。福建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中小微企业比较多。长期以来,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对出口的贡献约50%、对投资的贡献约60%、对GDP和税收的贡献约70%、对就业的贡献超过80%,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福建省内,除了银
期刊
随着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介的发展,“非遗”的数字化设计和创新手段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文章从数字赋能视角下分析“非遗”数字化设计的现状,探讨“非遗”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方式。另外,结合福建“非遗”的特点,提出适合福建“非遗”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方式,并结合实践案例加以论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为“非遗”的数字化设计提供理论与范式,为未来的“非遗”动态传承提供方法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