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全面研究教材和教参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种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在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阅历、学识及智慧,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很好的回答,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效果,达到教学目标预设的要求,同时使教师既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又能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相长,最终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51-1
  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阅历、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提出的问题太浅或太难,学生不愿意回答或不会回答,导致课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只好一言堂、满堂灌,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学习地位没办法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一、课堂提问效率不高的原因
  1.教师问题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学生的生活背景、已有的能力、经验、知识储備、阅历等都不一样,问题设计简单了,学生不屑于回答、不想回答。教学问题设计难了,学生不会答,这样一来,教学气氛及效果就答不到理想的阶段,反而适得其反,长此下去会让学生产生厌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这样更不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对现有的教材上的问题深度挖掘不够,没有很好的利用教材上的问题。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一些问题很有借鉴性,很多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研磨提炼出来的,直接拿来用的也不少,也很好用。学生说完之后产生的课堂效果也非常好。我们有些教师反而从其他一些地方找来一些问题,或者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课件直接用课件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个性”明显,但“共性”少了,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互相攀比、追星、校园欺凌、谈恋爱、叛逆等)反映少了,尤其是能反映中学生这一阶段身心变化、情感变化的共性问题少了,这样的问题不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呈现不到位
  有地方性、典型性、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呈现不到位,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不高。这一点让我印象颇深,有一次上公开课,课后评委指出:这样的案例兰州也有,为什么不用本地的案例、本地的照片,而要用其他地方的,学生一看是别的地方发生的事,反正是外地的事跟我关系不大,参与课堂的兴趣就不大了。但如果教学案例换成兰州的、用兰州的照片、视频,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一看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还和自己有很大关系,说不定那一天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参与课堂的兴趣立马就有了,说不定还能给出很好的意见建议。而我们的教师却在教学设计中能够把别的地方的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这些案例来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学生一看故事是发生在其它城市,或者这个故事与我们兰州的生活、学习背景有差距、有出入,他们从内心就开始抗拒这些问题,更不用说会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了,反正老师会找同学来说,我既不举手也不思考,就等着别人说就行了,对我的影响也不大,有一部分同学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很显然,这样的教学问题设计就是把这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给排除掉了,可想而知,这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严重,久而久之,课堂互动环节就变成了老师和个别人的谈话时间了,影响了整个集体的教育教学。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1.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展开课堂教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就需要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对这些内容进行再加工,这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经验,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很好地把握和掌控,能很好的二次开发课本内容,能深度挖掘教材,领会教材,凭借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提炼出有价值、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问题来进行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社会生活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课本中反映出来的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内容,而一些没有反映出来的内容就需要教师通过特定的问题设计反映出来,而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剖析得越深入越好,能够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从这些事例中引以为戒,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序的参与社会生活。
  2.有效利用课本中的探究与分享
  我们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把教材用活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探究与分享这一栏目在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中经常出现,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对里面的问题加以改变,使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这样能更好地发挥探究与分享的作用,让问题设计更有效、更合理、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同时在时间上给予学生充分的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就算学生回答的不精彩、不完美,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教师不能破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要知道初中生的自尊心是很敏感的,教师稍一不留心,随口说的一句话“你答非所问”“你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都有可能打击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更不能武断的给予学生负面评价,伤害学生的自信、自尊,打击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这样更不利于课堂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李镇西.返璞归真说教育[M].漓江出版社,2014(10).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九十九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们开始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增加教学的容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具体探讨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103-1  新世纪背景下
摘 要:传统教学多偏重“满堂灌”式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程度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此,教师应寻求多种途径,利用有限时间增强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深入学习,真正掌握知识,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学习,课外拓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85-1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
摘 要:本文以文化背景下比较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坐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阐述了构建同题材、同主题的比较阅读策略,以期多角度、多元化解读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而实现部教版教材阅读教学目标,引领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文化背景下的深度阅读。  关键词:文化背景;比较阅读;支点;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105-1  比较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与教师授课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本文中笔者就高中思想政治授课导入的重要性、有效策略、导入原则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2
摘 要: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弥补传统课堂中以教材为唯一资源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分析了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以及开发策略,旨在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抗日战争;开发  中图
摘要:英语是有着较强实用价值的学科,在课程教学时既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以及理解,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输出往往是教学的难点,而朗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模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语言锻炼的机会,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有声的语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声阅读的价值以及
摘要:“小班化”作文教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与传统的作文教学相比,更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兴趣的培养,因此备受重视;本文以下结合小班化作文教学的现状展开研究,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小班化教学;写作空间;评改能力;教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117-1  近几年来,我市积极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与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深化下,高中生物教学不再只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思维习惯,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切实发展。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思维工具和教学辅助手段,以其简单直观、一目了然的特点得到了各科教师的普遍认可。本文对思维导图的内涵与概念展开了简要阐述,从高中生物教学的视角出发,进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使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作用。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53-1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摘要:口语,就是谈话时使用的語言;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往来接触和社交活动。顾名思义,口语交际就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小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