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声乐的学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涵盖了很多乐理的知识和内容,要想真正意义上提升自身的声乐水平,就必须先掌握大量的音乐基础知识,只有具备足够的乐理知识储备,才能向更深入的知识层面延伸,同时,还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音乐素养。在声乐学科的实际教学中,这些都是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基础学习要素,但是在当前中职阶段的声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基本学习要素分别是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这也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两种声乐专业的关键技能,要求声乐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重点教学的内容。
  [关    键   词]  中职;声乐教学;情感表达;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076-02
   一、声乐技巧分类
   (一)声乐演唱呼吸技巧
   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项技能就是在演唱过程中对气息的控制,为了能够实现歌曲演唱的最佳状态和水平,就需要演唱者必须控制自身的呼吸频率,因为呼吸的频率能够直接影响到演唱的整个过程是否能够保持在准确的音律上。歌曲的数量有很多,但是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演唱内容以及演唱技巧,有的歌曲在高潮部分会需要加快节奏进行快速演唱,这就需要演唱人员能够做到在极短的时间完成换气,同时有些旋律的发声是可以依靠呼吸声发出来的,包括吐息声也是一样的。因此,学习者必须意识到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对呼吸频率控制的重要性。关于声乐的学习,有这样一句话“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这说的就是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呼吸频率的控制,所以说,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呼吸频率和节奏的调节,学会科学地控制呼吸,才能够将一首歌曲准确地唱出来,并带给倾听者一种优美、享受、沉浸其中的听觉体验。
   (二)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技巧
   在学会了声乐演唱过程中对呼吸节奏的控制之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咬文及吐字技巧也是不能忽略的。为了保证一首歌曲能够带给倾听者不一样的体验,演唱者必须注意每个字都能够清楚地发音,一首歌曲中,最能够实现情感表達的就是歌词,因此演唱者也必须保证每句歌词的咬字都足够准确,字正腔圆,这样才能确保倾听者能够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咬字、吐字清楚的前提下,再将其他的演唱技巧进行提升,才能够实现对歌曲的完整演唱。因此说咬字、吐字技巧也是声乐教学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声乐演唱技巧的实践教学时,先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发声,要从哪个器官进行发声,因为每个字都有其发声的特点,所以发声的部位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在具体的演唱教学中,学习者必须准确、熟练地掌握不同字音的主要发声部位,进而有效保障学习者能够在进行声乐演唱训练时吐字、咬字的准确性。
   (三)歌唱的呼吸训练
   要判断演唱者能不能将一首歌曲完整地演唱出来,首先就需要了解在整个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是否能够始终保持呼吸的平稳,并且要具备足够长的气息。因此,在中职的声乐学科教学中,声乐教师要从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呼吸开始教学,让学习者能够根据歌词的内容准确地调整自己的气息节奏,保证呼吸的平稳,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演唱。声乐教师在开展呼吸训练方法的教学时,大多数都从吸气的训练开始教学。吸气是人们每天都会重复进行的一种简单、自然的习惯,但是如果将其与声乐知识融合在一起,就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和强调。在进行吸气训练的教学中,声乐教师要让学生的小腹始终保持一种比较平稳的状态,虽然吸气的过程是将气吸进胸腔,但是也要学习者能够将注意力放在小腹的位置,去仔细地体会整个气息吸入的过程,而且要始终保证小腹不能出现过大的浮动,处在一种更加平稳的状态。此外,对于呼气技能的训练也是一样的要求,呼气的速度一定要慢,同样的小腹浮动不能过于明显,在练习快吸、快呼时,也要注意对节奏和频率的控制,这个动作其实很像现实中小狗的喘气过程,所以声乐教师也可以引导学习者进行模仿,让学习者能够有效把握吸气与呼气的整体节奏。
   (四)歌唱的发声训练
   在声乐学科的发声教学中,咬字、吐字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着发声的准确性,对此,中职声乐教师在开展声乐的教学时,要格外关注学生发声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而保证学习者在进行演唱时能够准确地发音。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的发声中都是通过人的喉咙发出来的,喉咙声带的震动发出声音,而在学习者进行歌唱练习的过程中,声乐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学会打开自己的喉咙,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使学习者的发声听上去更加舒服、自然。而且学习者也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练习而感到喉咙有疲惫感。而且,在练习发声的过程中,学习者也不用刻意去挤压自己的喉咙,这样也会造成学习者发声不自然,如果长时间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发声训练,不仅会导致学习者的喉咙出现疲惫感,还很有可能造成学习者的声带损伤。因此,声乐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发声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习者学会打开喉咙唱歌。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一)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特点
   1.声乐演唱情感表达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在每一首歌曲的实际创作当中,都蕴含着创作者独有的情感和体验,歌曲的创作者将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对社会的情感以及自身的感受都以文字的形式编辑在歌词当中,形成情感丰富的歌曲。在演唱者对这些歌曲进行演唱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研读歌词内容,并结合创作者的相关经历,将歌词中所蕴含的一些情感通过演唱的形式更好地表达给更多的倾听者,进而确保整个演唱过程的真实性,演唱者通过在演唱过程中对于情感的真实流露,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要展现的情感。除此之外,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将自己对歌词内容的情感融入演唱过程中,实现对歌曲的再创作,通过这样的抒情演唱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歌曲的创作性和情感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创作性与创作者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情感表达真实性与创作性的统一,这样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唱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才更能够引起听众的内心共鸣。    2.声乐演唱情感表达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歌曲,但是这些歌曲都有一个极其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充分体现出当时的时代性以及历史性,歌曲中所涵盖的内容也充满了非常浓厚的时代气息。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合唱曲目《黄河大合唱》,这首曲目的创造背景就在抗战年间,而且整个歌曲的歌词中都透出浓厚的抗战气息以及我国人民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荣辱感。当演唱者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也要先从歌曲的创造背景着手,详细解读歌曲中蕴含的时代性和历史性特征,并将自己的民族情感在演唱的时候深刻地表达出来,即使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很难通过现实生活感受到当时的创作情境,但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使很多资料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查阅,进而对歌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背景进行充分解读,然后再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民族意识,再进行演唱,这样就能够使歌曲更加慷慨激昂,富有民族气势,并能够将其中的全部意图充分表现出来,进而使歌曲中所体现出的情感更加圆满,给倾听者也带去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实现内心情感的共鸣。
   (二)情感表达的内在技巧
   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情感的表达其实是比较有难度的,它不像演唱技巧那般能够有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去练习。但是情感表达是可以通过这些演唱技巧培养和体现出来的。首先,学习者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实现对演唱基本功的扎实掌握,学习者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演唱过程中演唱情感的表达还是演唱技巧的体现,都必须具备扎实的演唱基本功,对此,在中职院校的声乐演唱教学中,声乐教师必须重视起对学习者歌唱基本功的培养,使每个学生者都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扎实的声乐基本功,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习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进行有效的表达。其次,在开展声乐教育时,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声乐素养也会对学习者在未来的学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最主要途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在中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要将培养学习者的声乐演唱技巧以及情感表达作为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要知道,只有让声乐学习者准确、熟练地掌握这两项基本技能,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习者对一首歌曲的完整演唱。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中职声乐教学要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多地搜集一些演唱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技巧的相关教学资源,進而让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多种不同的演唱技巧以及提升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这也是中职声乐教师在开展教学中最不能忽略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侯翔.声乐教学中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20(12):128.
   [2]姚建华.中职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传播力研究,2020,4(17):183-184.
   [3]柯玉英.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J].艺术家,2020(6):68.
   [4]刘朗.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艺术设计可以反映社会需求,从而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地位逐渐提升。培优教学的出现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艺术设计的能力和素养。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开展培优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培优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通过校企合作,引中鑫之宝汽车服务公司入校,实行“前厂后校”式现代学徒制培养.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实践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企业参与积极
[摘 要] 在中职幼教专业中,钢琴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同时也是幼教专业中必学的内容。在中职幼教专业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高学生对于钢琴专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就中职幼教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策略做以下分析。  [关 键 词] 钢琴教学;中职幼教专业;教学策略  [中
[摘要] 落实“立德树人”是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建立“德技并修”课堂,课程思政是关键。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在全面阐释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概念与价值的基础上,对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元素的选择原则进行深入探析,进而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元素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思政元素;选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
[摘 要] 目的:观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SCL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两种基因RUNX3和P53的表达情况,对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它们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探讨这两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之间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在4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0例肺癌旁正常组织中两种基因RUNX3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UN
音乐教育是学生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学生教育中要注重发挥音乐教育作用,以素养为本,理实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摘 要] 学科融合是学科发展的趋势,在学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学活动也要积极适应发展,勇于打破传统分科教学模式的界限,积极探索实践跨学科融合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意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以地理学科为主导融合其他学科,就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策略和实施方式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 键 词] 学科融合;策略方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AR技术与学习通的心肺复苏混合式教学效果。方法:构建以AR技术与学习通的心肺复苏混合式教学模式,在52名中职影像专业学生中应用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技能成绩84.08±2.75,按压部位、频率、深度及吹气量大小的正确率分别为:92%、88.2%、83.5%、89.4%,课程活动数3322,章节学习次数236次,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心肺复苏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
结合社会发展对中职制冷和空调运行与维护专业(下文简称制冷专业)教学提出的要求,从学习指标体系、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实践教学几个
[摘 要] 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促使学校教育、行业企业、社会生活都在改变适应。研究广西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实践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共融共生,使艺术设计教育与广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紧密结合。  [关 键 词] 数字技术;文创产品设计;广西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TB4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