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记叙文素材使用的边际效用规律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叙文素材使用往往容易边际效用递减,如何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需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让故事更新颖,别出心裁;此外,小事的叙述要充满感情,融入日常生活中来感动人;最后,撷取生活中被忽视的细节,拨云见日,让文章更真实。
  关键词:记叙文;素材;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其实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主要是指该物品在具体合理使用时可能产生的最小效用。实际上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记叙文素材使用方面,主要指素材核心要素对读者阅读兴趣的影响,阅读兴趣越高,说明边际效用越高,相反,就越低。

一、素材需新鲜血液


  长期被封闭于黑暗中,人会变得越发绝望,因不变的环境会让我们乏味。所以,人需要适时出去旅游,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和信息,让新的血液不断注入自己的大脑。记叙文素材的积累也是这样,要不断有新鲜的内容。
  俗语说“没事找事”,其实用在作文素材积累方面也十分实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冒险,因为能让他们充满激情,边际效用会向着多元化发展,有利于自己热爱生活。如王元涛一篇文章《韩国人为啥不买日本车》,文中写作者到韩国时,问韩国人为什么不买日本车,还会问韩国人为什么不吃豆角。韩国人感觉十分诧异,他们认为所问的事对于自己根本不是事。反而激发了作者的求知欲,原来韩国的汽车質量不差,价钱也不高,售后服务还很好,所以韩国人没理由买日本车,这与爱国不爱国没关系,韩国人很少泛政治化,这一点与中国人有些差别。韩国人在利益方面往往超过政治因素,他们一面和日本人嚷嚷,一面对日本游客十分客气,甚至超过中国游客。此外,韩国人不吃豆角,因为他们祖上就不吃。通过这个题材,我们看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性格,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又扩展了生活视野,自然对于这些内容充满了兴趣。
  所以,生活中,高中生要不断地折腾,并用文字适当将这些所做过的事记下来,丰富自己的素材宝库,在不同写作中恰当提取,让写作变得游刃有余。

二、让小事蓄满流动的感情


  生活其实很简单,“锅碗瓢盆酱醋盐”是大家常念叨的。琐事编织成了一天的风景,晨曦我们无暇欣赏,夜星我们无心观看。有人说大家满眼都是“功利”。是啊,应该休息休息了,何妨举目四望,或许繁花锦簇。
  高中生的生活主要集中于几点,一是家及周边的环境,二是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再就是寒暑假所接触的社会环境,空间有限,生活素材也有限,如何将小事写活,写得洒脱,十分重要。想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感情的灌输,故事充满感情,自然容易让小题大效了。如燕子写过一篇文章《十一号楼的猫》,文章开头平淡又吸引眼球:“我住在二十五层,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故事很简单,一只猫生活在作者所在楼的三层,让人好奇的是流浪猫到底有什么故事,作者与这只猫是否有渊源。读者的阅读兴趣被吸引了,不禁会问是谁在养这只猫。作者没有平铺直叙,直接讲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是去写猫的生活习惯,它懂得借助大家来坐电梯上三楼,且十分有规律。楼中的住户也都认识这只猫,这些铺垫更让读者对这只猫的经历充满了好奇。它是怎样安居于三楼的呢?作者又讲了自己加班到凌晨并和猫咪一起上电梯的故事,猫咪的出现让作者抑郁的心情变得快乐不少,然后作者才交代了是广场舞爱好者刘奶奶收养了这只流浪猫,刘奶奶看这只猫可怜就收养了它,但猫无法忍受囚狱的生活,选择了走廊作为自己的窝,并逐渐形成回家的规律,还学会了坐电梯,因这只猫的经历太传奇,很多外人把这只猫作为了十一号楼的流动标签,猫的名气也让整栋楼的住户更亲密了,精神也有了共同的纽带。
  小事万万千,生活本无奇,如能用情润,定能显神奇。所以,作为高中生而言,如能在平常的小事中,撷取一些用感情浇灌的事,定能成为很好的记叙文素材,还能感动读者与阅卷老师。

三、撷取被忽视的生活细节


  生活只是生只是活,那不是真正的生活;生得快乐活得开心,才是生活。为什么我们今天有时不快乐,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些细节,被一些不好的习惯所掩饰,对于真实变得熟视无睹了。
  记叙文素材的积累是一个撷取的过程。现实生活,我们往往拘泥于习惯,而习惯背后的真实往往为我们所忽视。而这些被忽视的细节就是我们写作的好素材,因为大家不了解,或者十分浅层次。记得淡淡淡蓝写过的一篇文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文中描写自己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A要去接B,然后回来接“我”,“我”和B等了许久也没看到A出现,后来A终于姗姗来迟,一打听才知道,A忘记带手机了,因为大家平时都是用微信联系,突然没了手机,让A措手不及。尽管A已到了B的楼下,却没到楼上去找B ,而是选择回家取手机。还有一个故事,文友C给“我”寄挂号信,“我”与C在论坛、QQ上相识,还见过面,也交往了几年,但竟然彼此都没留电话号,平时大家都通过微信联系,而此刻需要“我”的电话号,C给“我”发微信,而“我”正在睡午觉,没有给她回。C又联系一些熟知“我”的朋友,也是用微信,结果大家都在“睡午觉”,C只好悻悻地离开了邮局。作者感慨,大家通过手机通宵达旦地聊,一旦没了手机,很快就失联了。此外,作者只能背出四个亲人的电话号,其他朋友的作者都记不住,因为她认为只要有通信录就可以了,作者感慨通信录里的朋友,就像自己买回来薄膜都没有撕下来的新书。作者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朋友就在身边,我们却一直熟视无睹。这则题材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往往被一些习惯了看似合理的东西所左右,热闹而非真诚,反而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被我们所忽视了,包括真情。
  积累记叙文素材,我们要拨云见日,看清我们熟知世界背后的真实,寻找一些别人所忽视的精神内涵,只有这样,素材才能启人心智,文章才会变得真实,读者才会与作者惺惺相惜。
其他文献
生活中,我们似乎都戴着一副墨镜,别人的优点就像阳光被挡在了外面,而别人的缺点像灰暗的角落在我们的视觉中变得更加灰暗。  ——题记  生活中,我们谁没有墨镜呢?大概这就是成功人士与凡夫俗子的差别。  数学课上,一个学生将自己做的五道题目写在黑板上,唯独一道错题被众人锐利的目光发现,却没有人赏识他做得正确的四道题目。让一道错题抹杀掉了四道正确题, 这就是凡夫俗子。  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
期刊
亲爱的爸爸:  您好!一封家书,致最亲爱的您。这封信不长,我也知道,想要把十六年的感谢一口气说完,有点困难,但我仍想借这个机会,说一些平时不怎么说的话。  我知道,上初中后,我的变化对您而言是个困惑。您在家的时候,有好几个周末,我都会因为一些琐事发脾气,完了之后大哭一场,“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曾是我嘴边经常挂着的伤感句子。那段时间里,由于我缺乏自信,情绪飘忽不定,像极了那种精神分裂的患者。您
期刊
闷热的天气,烦躁的心情,没有朋友间的交游,只有书山中的跋涉,也许,这日子过得太无聊,太乏味,太苦了!  生活中苦味的食品本不多,再除去黄连等难以入口的,也只剩下了杏仁、莲心、苦瓜等不多的几样了。可奇怪的是,东方人爱品的茶,西方人爱喝的咖啡,其味道竟出人意料一致地都是苦。这也许是巧合,但也许是一种信息,传递和表达着一种普通的体味和感受。记得读过一篇关于酒坊的小说,文中的百年老店酿出百里闻名的美酒的秘
期刊
水龙吟·寄陆放翁rn⊙⊙刘?过rn??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菜花葵麦,刘去后,桃开处、春多少.郎一夜雪迷
期刊
[新题展示]rn《菜根谭》里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说的就是分享.其实,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分享才变得如此美丽.无论你与他人分享的是快乐或是痛苦
期刊
随着党政信息越来越多地进入各级领导决策,基层上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基层信息人员,在上报信息前,必须要做好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工作,至少要
【真题回放】  写作。  题目:真的不容易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命题解读】  2018年上海中考作文延续了历年大气、简洁、开放的命题趋势。题目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引导考生写真事、抒真情,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经历。  “真的不容易”中,“真的”可理解为“不容易”的程度很高,不是一般的“不容易”,也可理解为一开始不认为、不知道“不容易
期刊
清晨,萬物的轮廓都化在一场浓雾之中了,若隐若现,如水的车辆也都将身影藏于其中,一切仿佛都不复存在。路上的行人个个戴起了口罩,一丝一缕的白雾也轻轻地牵出了我的回忆。  也是这样一个雾天,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外婆带着年幼的我去买早点。外婆大步走在前面,我迈着小碎步紧跟其后,生怕走丢了。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加快了脚步,面前的外婆却忽然放慢了脚步,转过身来,握住了我的手,“哎呀,你的手怎么这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了具体的阐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就给语文实践活动中情境教学提出了语用情境真实化的要求。真实化的情境式教学就是在遵循认知过程维度的前提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神圣之地。  【关键词】情境教学;语文核心素养;认知维度;
感?怀rn⊙⊙李清照rn??rn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寒窗败几无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