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扭转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本文提出了隐性分层递进教学管理模式,并就大学英语隐性分层递进管理的理论依据,隐性分层递进管理的意义以及在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施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隐性分层 递进管理 自主学习能力 个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84-02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层次多样化、学习基础和整体差异加大,教学矛盾日益突出,教学效果费时低效。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经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真难管”。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听课不认真现象,课堂气氛沉闷,由于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不强,致使教学互动难以开展,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实际上,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主要原因在于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管理,同样的教学方法导致的。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每个学生(差、中、优各类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开发,实现“让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增强”的教学目标,实施隐性分层递进管理势在必行。隐性分层递进管理主要是指教师采用内在尺度法,在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生入学基础、智力水平、兴趣取向、学习潜能等情况,私下将他们分成差、中、优三个等级,采取异质分组法,把同一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组内。层次结果只有教师掌握,不向班级公布,本着异质合作原则,有区别地制定出三个层次(A(低级)、B(中级)、C(高级))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管理,使差等学生得到转化,中等学生得到提高,优秀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一、隐性分层递进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到达其很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余教授在什么叫最近发展区一文中写道,“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的确如此,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如奥苏伯尔说的,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要对学生的知识“有底”,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
(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本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其关键是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管理方法,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的B级或是c级。隐性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三)自主学习理论的内涵
国内学者许锦芬(2004)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提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二是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三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四是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五是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具体地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发展自己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语言技能,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隐性分层递进管理的意义
(一)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有助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
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的一线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管理的意识。教师必须得承认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不能千篇一律地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学会最基本的知识,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全力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再次,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只要稍稍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鼓励他向较高层次的目标迈进,并帮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析,即哪些内容属于“已有发展区”要学生自学,哪些内容属于“最近发展区”需要讲解,让学生明确要掌握的内容,即了解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了解每课堂的学习目标,同时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近期的、具体的、高水平的但又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且将一些复杂的目标具体化,并跟踪检查评估学习过程,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愿望。
(三)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正是体现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差异,并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特征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是把学生的差异看成是一种资源,分层评价本身涉及到课堂中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其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对学生所做出的努力进行肯定、正确的评价,这样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可以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四、隐性分层递进管理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
首先通过结合新生高考成绩、入学测试、问卷调查及教师课堂跟踪观察四个方面,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将学生合理隐性递进分成三个层次:A(低级),B(中级),c(高级)。其次,每个小组按低中高三个层次2:2:2组成六人合作小组。最后,学生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动态地进行调整,从而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
(二)目标分层
针对“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区域),确定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差异目标体系,合理制定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初级教学目标指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般要求,即学生熟读课文,掌握课文重要词汇和语法。中级目标要求学生注重基 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毕业时力争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高级目标则要求学生注重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同时要求部分学生达到六级水平。
(三)教学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隐性同步分层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形式上的同步学习、实质上的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教师并不明显表现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态度,在操作上隐性地分层要求、分层施教、分层指导、分层评估,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各得其所”。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优等生,激发中等生,带动差等生;课堂提问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同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并适当地关注差等生。
(四)作业分层
在布置作业上,给不同层次学生布置数量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的作业,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面向中等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把作业分为一般级作业、中级作业和高级作业三个层次,逐步地完成教学目标。
(五)辅导分层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为了使全体学生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在分层教学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分层辅导。辅导分层主要是通过各种针对性的课外辅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地说,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办法,针对差等生,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的辅导主要是拓宽和加深,同时给予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主要通过成立英语学习小组,组织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评价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过程评价,只做纵向评价,不做横向评价,强调的是和自己比较,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好记录。对自主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多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学生谦虚进取;对自主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采取激励评价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对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进行纵向比较,更多给予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评价分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既能体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能满足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最优化发展,同时还实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建辉.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4,25(3).
[2]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教学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3]谭柳芳.利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2005.10.
[4]王世庆.从学习者个体差异到动态教学策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2).
[5]王先荣.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1.
[6]徐锦芬.彭仁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关键词]隐性分层 递进管理 自主学习能力 个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84-02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层次多样化、学习基础和整体差异加大,教学矛盾日益突出,教学效果费时低效。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经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真难管”。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听课不认真现象,课堂气氛沉闷,由于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不强,致使教学互动难以开展,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实际上,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主要原因在于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管理,同样的教学方法导致的。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每个学生(差、中、优各类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开发,实现“让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增强”的教学目标,实施隐性分层递进管理势在必行。隐性分层递进管理主要是指教师采用内在尺度法,在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生入学基础、智力水平、兴趣取向、学习潜能等情况,私下将他们分成差、中、优三个等级,采取异质分组法,把同一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组内。层次结果只有教师掌握,不向班级公布,本着异质合作原则,有区别地制定出三个层次(A(低级)、B(中级)、C(高级))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管理,使差等学生得到转化,中等学生得到提高,优秀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一、隐性分层递进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到达其很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余教授在什么叫最近发展区一文中写道,“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的确如此,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如奥苏伯尔说的,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要对学生的知识“有底”,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
(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本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其关键是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管理方法,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的B级或是c级。隐性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三)自主学习理论的内涵
国内学者许锦芬(2004)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提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二是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三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四是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五是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具体地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发展自己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语言技能,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隐性分层递进管理的意义
(一)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有助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
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的一线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管理的意识。教师必须得承认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不能千篇一律地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学会最基本的知识,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全力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再次,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只要稍稍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鼓励他向较高层次的目标迈进,并帮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析,即哪些内容属于“已有发展区”要学生自学,哪些内容属于“最近发展区”需要讲解,让学生明确要掌握的内容,即了解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了解每课堂的学习目标,同时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近期的、具体的、高水平的但又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且将一些复杂的目标具体化,并跟踪检查评估学习过程,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愿望。
(三)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正是体现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差异,并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特征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是把学生的差异看成是一种资源,分层评价本身涉及到课堂中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其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对学生所做出的努力进行肯定、正确的评价,这样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可以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四、隐性分层递进管理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
首先通过结合新生高考成绩、入学测试、问卷调查及教师课堂跟踪观察四个方面,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将学生合理隐性递进分成三个层次:A(低级),B(中级),c(高级)。其次,每个小组按低中高三个层次2:2:2组成六人合作小组。最后,学生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动态地进行调整,从而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
(二)目标分层
针对“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区域),确定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差异目标体系,合理制定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初级教学目标指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般要求,即学生熟读课文,掌握课文重要词汇和语法。中级目标要求学生注重基 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毕业时力争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高级目标则要求学生注重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同时要求部分学生达到六级水平。
(三)教学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隐性同步分层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形式上的同步学习、实质上的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教师并不明显表现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态度,在操作上隐性地分层要求、分层施教、分层指导、分层评估,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各得其所”。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优等生,激发中等生,带动差等生;课堂提问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同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并适当地关注差等生。
(四)作业分层
在布置作业上,给不同层次学生布置数量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的作业,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面向中等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把作业分为一般级作业、中级作业和高级作业三个层次,逐步地完成教学目标。
(五)辅导分层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为了使全体学生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在分层教学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分层辅导。辅导分层主要是通过各种针对性的课外辅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地说,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办法,针对差等生,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的辅导主要是拓宽和加深,同时给予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主要通过成立英语学习小组,组织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评价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过程评价,只做纵向评价,不做横向评价,强调的是和自己比较,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好记录。对自主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多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学生谦虚进取;对自主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采取激励评价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对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进行纵向比较,更多给予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评价分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隐性分层递进管理,既能体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能满足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最优化发展,同时还实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建辉.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4,25(3).
[2]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教学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3]谭柳芳.利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2005.10.
[4]王世庆.从学习者个体差异到动态教学策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2).
[5]王先荣.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1.
[6]徐锦芬.彭仁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