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适合寒性“咳喘”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k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病夏治 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因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该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一棵奇葩,它起源于“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早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圣人春夏养阳……以从其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著名论断。唐代药王中医养生学先驱孙思邈也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那些现在虽未发病,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间容易发作的疾病。聪明的医生要在疾病未发之时,能够祛除其必发的条件。所谓必发的条件就是要改变体质、祛除诱因,所以说“冬病夏治”的实质,应该是针对冬天容易因寒发作或加重的人群,在当下时令要想方设法增强体质、提高抵御因寒发病的能力。
  从这种意义上说“冬病夏治”不仅仅就是贴膏药,该法还应该包括运用具有补益调养作用的中药内服(汤剂、中成药、膏方等)、食疗药膳、艾灸药浴等。而且,由于体质的差异、病情的不同,在选择上述疗法时,还应该进行个体化的辨证选用,只有这样据情依证、对证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冬病 为了避免“冬病夏治”的盲目性,就要了解到底哪些属于“冬病”。所谓“冬病”,就是那些“阳气不足”(火力不足、动力不足)之人在冬天易于受寒发作或加重的病症,最多见的当属呼吸系统病症,由于呼吸道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且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肺主一身之表”,因此,鼻—支气管—肺极易感受寒冷刺激而引起原有病症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鼻炎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易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病症、关节痛症也是冬季的高发病症。另外,怕冷症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因此,以上这些人群无疑是最佳的“冬病夏治”的适宜人群。但是,如果皮肤溃疡、全身皮疹、感冒发热、严重感染、支扩咯血、活动性肺结核、燥热性糖尿病、阳亢性高血压、孕妇等人群就不适宜“冬病夏治”,尤其不宜贴膏药、艾灸。
  夏养夏治 到底怎么进行“夏治”、“夏养”呢?应该选择夏令“三伏”天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机體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祛除寒气的有利时机。此时予以积极调养,培本以扶助正气,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根治不发了。
  夏治调养的主要方法由中药外治调养(包括穴位敷贴、艾灸按摩等)、中药内服调养(包括食疗药膳、调补中药内服、中药膏方调养等)。比如针对冬季易发的哮喘、老慢支、鼻炎等可以选用温散风寒药粉(比如细辛、桂枝、白芥子等)敷贴、药浴足浴(巴戟天、制附子、艾叶等煎汤),同时选服温补阳气的食物如羊肉、鹌鹑、海参、牛尾汤等,温补肺肾类中药汤剂、或制作成膏剂、或服用成品如金匮肾气丸、虫草菌丝、河车打造丸、玉屏风胶囊等,调养一个夏季,就会增进肺肾功能、提高免疫防寒能力,预防冬季发作。当然,诸如冬季多见的冻疮、怕冷症、腰腿疼等证,应该在夏季采取补养温通的调养方法,就能达到寒冷的冬天不致发生上述病变了。而对于寒性胃病、寒性腹泻、因寒心痛等证,则应选择温阳祛寒、健脾温胃、养心温通的调养方法,就可能达到预防冬天发作的效果。
  治未病 “冬病夏治”属于预防性的治本之法。这是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在临床治疗学中的充分体现和运用,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种特色疗法,它与中医治疗学一起产生、相互渗透。这种疗法并非立竿见影能够取效,而是要坚持调养2~3年,到冬天易发的季节才能显现出疗效,说是“夏治”不如“夏养”更为贴切科学,因此该法较之“发时治标”之法,更具意义,且更有价值,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属上上之策,很值得推广。
  当然,“冬病夏治”需与其他常规性治法相配合,比如,这些病症在易发季节应该根据各自病情,积极采取对因治疗等治标措施,及时将病情发作加以控制,为预防性的“冬病夏治”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其他文献
在常见而危害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高血压是一个相对较易诊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要得到早期诊治,便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及致死率,从而减少家庭和国家的负担。在确诊高血压病时,要排除由某些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如甲状腺病、肾脏病等。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测量血压,因此,测量血压要规范准确。测量的方法有诊室血压测量及诊室外血压测量(后者更接近患者的实际血压)。诊室外血
“临终关怀”作为一个名词,源于中世纪,是指为患病的朝圣者或者旅客修建的庇护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则将它引申为对垂死病人的一种照护,使病人有尊严地离去。在医学上,临终有着严格的定义:“指人在医学上已经被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一段生命旅程。”  创建于1987年的松堂医院,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在医院中式的三层小楼里,几乎每间病房都住满了老人。每间病房外都有一张提示,记录着老人是否可以
入伏后,天氣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五行学说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克伐肺金,燥热伤肺,因此,此时养生应以养肺护肺为根本。  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恶燥怕寒。外邪进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易伤肺致病。  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赖以维持呼吸的重要器官。所谓“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皆为肺所主,由于体内上下表里之气为肺所主,所以《黄帝内经·素问》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每年夏天,药店、超市消暑药茶都出现热卖。不少药店和超市提前配好消暑药茶,几元钱一剂,消费者回家开水冲泡后就能喝,不少家庭一家人夏天就喝这些药茶当饮料。特别是一些老店,每天这种药茶销量达到数百剂,还有单位来团购。然而,药师提醒,药茶既然主要由中药组成,服用者各自的体质不同,自然不能“百人一方”,最好由医生根据服用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药茶”中医称为“茶剂”,是将天然中草药与茶叶(也可以不含
夏季是从立夏开始,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止于立秋前1天。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自然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养心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怡神养心 夏季自然界一派繁荣景象,人们喜爱的景色在户外,应该多到户外活动,享受大自然美景。借助夏天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超声导入法配合西药治疗颞颌关节紊乱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午时  ——睡好午觉养阳气  午时即11~13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因为按照太极阴阳变化,这个时候阳气最旺。阳虚的人这个时候就要静静地睡,才能养阳气。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1小时,养养我们的心经。  睡午觉要平躺,这样可以让大脑和肝脏得到血液,有利于大脑养护。《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作:“卧,则血归于肝。”午睡躺下,颈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
【养生秘诀】  梳理按摩: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诸病源候论》说:“千过梳头,头不白”,《圣济总录·神仙导引》说:“梳欲得多,多则去风,多过一千,少不下数百”,《清异录》言:“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大要,梳头、洗腳是也”。梳头能疏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促进睡眠,对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梳头的正确做法应是: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梳头数十次或数百次,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