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card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终关怀”作为一个名词,源于中世纪,是指为患病的朝圣者或者旅客修建的庇护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则将它引申为对垂死病人的一种照护,使病人有尊严地离去。在医学上,临终有着严格的定义:“指人在医学上已经被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一段生命旅程。”
  创建于1987年的松堂医院,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在医院中式的三层小楼里,几乎每间病房都住满了老人。每间病房外都有一张提示,记录着老人是否可以交谈,是否需要安静等信息。老人大多在安然入睡,或者静静地望着窗外人来人往。
  上午9点,在医院庭院一角的绿荫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吃了几口饭就闹小脾气不吃了。站在身旁的护士边喂边哄:“张爸,再吃两口,咱就不吃了好不好?”老人乖乖地张开了嘴。院子的其他地方,还有许多老人坐着轮椅在看护人员的陪同下活动。
  和这座永远向前奔跑的城市不同的是,这个院子里的人们早已甩开了快节奏的生活,安静地等待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正是这家不起眼的医院,已经为两万多位老人带去了诚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临终前依然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安详。
  然而,即便是将老人或者绝症患者送到临终关怀医院,很多病人家属也不能马上理解什么是临终关怀。47岁的张大诺从2003年起就在松堂医院担任志愿者,每周他都会去医院2~4次,坐在床边与病人聊天,进行心理护理。对他来说,病人家属的不理解是他志愿工作的最大难题。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过程中,心理护理是最重要的环节。心理护理,一方面是对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向患者解释病情、认识病情、进一步理解治疗是有意义的,以减轻患者的疑虑;另一方面,是对家属,对其进行死亡教育,先让家属正视死亡,再让其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
  “在我关怀过的一百多位临终病人中,只有两三例是家属主动找上我的,其中7例还是再三观察了我与其他病人交流后才对我说:‘要不,你和我妈妈也聊一聊。’”
  事实上,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并不算太晚。早在1988年,天津医学院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随即筹建了第一个临终关怀病房。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临终关怀在中国的境遇却仍显得十分坎坷。
  “中国人对死亡特别的恐惧和忌讳,不愿意谈死这个字,当然也不会愿意看老人临终的样子。”张雪梅是一家推广日式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她清楚地记得,曾有一位老人在自己开办的社区养老机构里去世,结果2个年轻护士吓得几夜没敢回宿舍睡觉。
  这与她在日本的感受完全不同。这个曾经在日本生活过二十多年的中国人记得,在日本,一些养老机构会设有少量的临终关怀床位,而这些机构大多都建在住宅区附近,“这样更能方便家人探望”,有的日托所性质的养老机构更是直接建在居民楼里面。
  “日本人把死亡看作人生中的一个阶段,一个每个人都要走过的阶段,他们可以很淡定很平静地谈论死亡。”在張雪梅的印象里,在日本的养老或者临终关怀机构中,一位老人去世了,其他老人会一起为逝者举行送别仪式,每个老人手中都拿着一支鲜花,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献给离世的老人。“当然,运走老人的遗体时,会尽量避开他人的视线,选择特别通道走,但这主要是从不打扰别人的角度考虑的。”张雪梅说。
  像一个翻转的硬币,临终关怀在国内面临的困境还有另一面。最近,因为被小区居民怀疑“要做临终关怀”,北京万福年华社区养老院的负责人李梅已经当了几个月的“人民公敌”。他们的展架被踩碎、宣传资料被撕毁。只要她和同事一踏入小区,就会遭遇几十个居民组织有序的合围。今年2月,在上海的杨浦区和浦东新区,得知小区里要建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机构,居民拉起“反对在小区里设太平间”的横幅;4月,在浙江杭州,二百多位居民签署“抗议书”,反对在小区里建设承担临终关怀功能的护理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成文武教授被称为“上海送走病人最多的医生”。在他看来,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在各地遭遇观念上的阻力,本质上的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死亡的尊重。
  “人家都是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接受系统性的死亡教育。”成文武曾看过一本外国童书,叫作《当爷爷变成了幽灵》,讲的正是大人如何教育小孩子正确面对老人的去世。
  资料显示,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死亡教育的课程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小学。即使在同样忌讳谈论死亡的我国香港,有关死亡的选修课也已进入高等院校。而在大陆,类似的课程还停留在医学院的选修课中。在北大医学部教授王一方看来,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教育,死亡才无法“脱敏”,“我们对于那些临终者浑浊的眼神过分地消极,这其实是对死亡特别地歧视。”
  “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这样的情况,而谁都不想被遗弃。”在这位经常在课堂上谈论“死亡”的哲学教授看来,让每一位将死的人获得善终,这其实应该是整个社会做出的承诺,也是那些健康者对于同伴的一种责任。
  我们不断地强调优生,却不谈优死,始终避讳死亡,缺乏对死亡的尊重,这是多么无奈的一件事!
  现实中,除了观念上的障碍,中国的临终关怀还缺少一个完整的体系和规范。我国目前开设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有一百多家,几千张床位,但是每年需要临终关怀的人却多达几十万,供需极不平衡。
  在美国,临终关怀已形成产业,主要以入户服务为主。临终关怀机构首先会帮助患者家庭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以确保病人所处环境的卫生、安全、方便。接近生命终结期,随着病人对死亡恐惧的增加,专业人员会敦促家属持续陪伴在病人身边,进行精神安慰。当病人最终离开后,死者家属通常难以承受丧亲之痛,临终关怀服务会继续提供为期1年的情感支持,有的还定期举办活动,缅怀死者。
  有关专家指出:“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临终关怀概念或者定义并不清晰,所提供的方式和系统比较混乱。中国现阶段的临终关怀大多是一般的医疗护理服务,所以中国的临终关怀并不完全符合国际上对临终关怀的定义,如果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来衡量,存在有许多缺陷。”
  对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成文武教授认为,现阶段中国纯粹的临终关怀机构还太少,而且临终关怀的观念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大多临终关怀机构没有规范化,临终关怀也没有成为国家医疗体系的一部分,更没有相关的政策来扶持,所以中国的临终关怀至今还是举步维艰。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点一盏心灯,让生命泊于安宁。”为什么我们不能让更多的生命笑着离开人间?
其他文献
※威胁生命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向西部大平原开发的过程中,大量伐林毁草,致使大片草地沦为荒漠,酿成三次著名的“黑风暴”事件的发生。其中1934年席卷北美大陆的那次“黑风暴”,当时约有3亿吨沃土被吹走,其中芝加哥一天的降尘量达1242万吨,人员伤亡自然在所难免。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4省,曾发生一次特大沙尘暴,死亡85人,失踪31人,直接损失高达5.4亿元。  ※诱发呼吸道疾病  肺炎
声音是如何发出的?  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足以证明人类声音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发音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达到了高度整合的结果。直接参与发声活动的器官由呼吸器官、发声振动器官、共鸣器官、语言器官与听觉感受器官等五部分组成。呼吸器官由口、鼻、喉头、气管、支气管、胸肋、肺脏、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歌唱时完全依赖这些器官进行吸入与呼出空气的循环交替,来完成歌唱活动的全过程。肺脏与腹腔交会处,有一
期刊
“大病去医院,小病去社区”。10年前,赵权英老人如果要测血压、咨询一些保健知识等,自己要到医院排队、挂号,然后进行漫长的等待。而今,要做这些健康保健,她只需一个电话,“片医”小马即可上门服务。10年之间,“片医”的出现,让众多郑州老年人有了“家庭医生”,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医疗的变化。目前,郑州“片医”已有860组,覆盖409.8万人。  “片医”上门服务,既缓解了大医院的门诊负担,为疑难杂症的研究诊
在常见而危害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高血压是一个相对较易诊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要得到早期诊治,便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及致死率,从而减少家庭和国家的负担。在确诊高血压病时,要排除由某些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如甲状腺病、肾脏病等。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测量血压,因此,测量血压要规范准确。测量的方法有诊室血压测量及诊室外血压测量(后者更接近患者的实际血压)。诊室外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