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思考与教学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育以及培养语文素养就有了更明确的价值意义。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全过程都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教育理念的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72-02
  一、语文素养客观意义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将这个名词拆分来看,我们先理解什么是素养,在中国人的眼中素养就是平日的修养,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具有长期性、明确性的特点,一般来说是好的方面,它也包括学识、造诣、才能、品格等特质。而语文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将之称为一种能力,一种语文学习和理解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家长和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培养学识的语文素养除了能提高成绩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素质体现,从浅显的角度来说,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语文成绩,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这种基础素养能帮助受教育者更客观的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二、现阶段教师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机制不完善。
  高中语文《新课标》由“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部分组成。其“实施建议”又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四部分构成。而“评价建议”却由“评价的基本原则”、“必修课程的评价”、“选修课程的评价”三部分内容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作为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课标》,按理应该采用一种严谨的科学陈述方式来表述,但它采用了一种感性色彩很强的描述方式,由此导致人们对《新课标》之“评价建议”内容难以把握其要领,更无法获得一种体系性的理解。这种状况的出现,使一线老师既无法正确领会“评价建议”在《新课标》中的独特地位,更无从在教学中自觉地发挥“评价建议”的规范、引导功能。
  2.教学模式单一。
  语文是一门在文字中看世界的科学,语文将这世界的千山万水,全部转变成文字形式,让学生在静态的知识中去理解世界看遍万水千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语文在学科教育划分中,无论是阅读部分还是其他教学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往往都是静态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没有办法带学生亲身体会,也无法将观念和思想直接传授给学生,语文没有数学的模型、化学的实验来的直观,教师只能通过合理的讲解,将静态知识通过合理的渠道传授给学生,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3.与学生沟通不足。
  教师在拿到教材的时候,往往以成人的眼光对待教材,以成人的思维来理解和解读教材,容易造成过度解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都是将文中的重要段落提炼出来让学生去分析和理解,这就给了学生明确的已知信息,让学生在已知中去寻找明确的答案,这样会扼制学生的创造力,并导致学生形成机械记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对高中学生来说,试卷成绩是在家长和教师眼中最直观体现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的表现。所以學生更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做题、训练,使用答题的技巧来提升成绩。加上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多数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意识,教师利用成年人的思维与学生进行沟通往往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推进素养教育教学策略
  1.合理安排教材教学进度。
  针对上文提到的评级体系,来自于教材的准备不足,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务必保证语文教育处在一个连贯的、稳定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根据所带班级的整体特点进行具有特点的评价体系创设,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等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为科学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也为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发展活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具有动态意义的途径。比如在进行阅读教育阶段中,教师可以选择在网络中选择名家的朗诵添加至自己的教学课件中,利用课堂或是课间时间,让学生聆听,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思考提供理论依据。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3.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发生巨大变化,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阅读对于学生不仅是一种学习任务,更是学生在学习阶段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重要理论来源,阅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中语文教育,阅读占有很大比重,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认知教学,还可以结合情感教学,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4.创设情感联系。
  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阶段,教师都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只有教师在和学生创设情感联系之后,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安排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合理的安排学习要求,学生也会更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四、结语
  语文素养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素养,在高中阶段,学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教师更要从立德树人出发,重视培育学生的基础素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促进学生更客观的认识世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情感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及把握,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保护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曙霞.创新教学方式 培养核心素养——高中语文“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48-49.
  [2]丁昌亮.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54-55.
  [3]王超.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除了平时在生活中,从新闻中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知识,初中政治是学生最早的也是最正式接触的一门政治性的学科。初中政治是一门偏文科性的学科,它不仅包括了国内的政治和重大性的政策和一些法律法规,它还包括国外的简单的政治体系。对以后我们在国际间的交流或者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或者帮助。所以,初中政治是学生接触时政的开始,也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飞跃的提升,它是学生以后深究法律或者政治的基础。因此,对初中政治
本文采用无线射频通信技术、MEMS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了一套用于无线射频可视对讲系统的软件。整套软件包括呼叫控制程序模块、语音存储程序模块、信息显示程序模块、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财务数据的急剧增加,财务报表舞弊手段愈发高明和隐蔽,已有基于统计的检测方法已不能对财务报表舞弊进行有效检测,本文讨论在财务指标区间离散化的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将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往往不能夠明辨是非,他们对周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并且经常去学习与模仿周围人群的行为。因此,学校负责人需要在这一阶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到一些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传统文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历史学科教学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历史学科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被人们广泛关注。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一线历史教师,面对着一群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成型的高中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力求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大程度上地为社会培养全面
【摘 要】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农民工社会流动而出现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缺少父母关心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研究分析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措施,是教育界也是全社会亟须引起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55-02  
【摘 要】幼小衔接的字面意思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联接,也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核心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如何有效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交技能等适应小学生活,但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普遍关注的,然而,它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本文分析了当下的现状。  【关键词】多元整合式;幼小衔接;策略;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摘 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个人品质,树立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肩负着重任。幼儿教学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展开教学,游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对幼儿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幼儿游戏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希望为幼儿教师的游戏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幼儿游戏;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
摘要:在新时期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也应当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笔者以北师大版本的数学课文为例,重点探究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消极影响下,众多教育者一直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忽略了对学生人
一、形势危急我国草原究竟有多大?见诸报端和专题报告的,有60亿亩、50亿亩、40亿亩和33.65亿亩等说。区别在于总面积和目前可利用面积以及是否包括南方草山和沿海、内陆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