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29)

来源 :中等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hos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试(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1-(sin<sup>2</sup>)1997]<sup>1/2</sup>-[1-(cos<sup>2</sup>)1997]<sup>1/2</sup>等于( ).
其他文献
第一试(总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已知a-1/a=1/b-b=3,且a+b≠0。则,a/b<sup>3</sup>-b/a<sup>3</sup>的值是( )。 (A)21(5<sup>1/2</sup>) (B)21(12<sup>1/2</sup>) (C
当前我国实现技术跨越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1.新技术革命提供了直接利用最新技术的良好机遇。2.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我国相当部分的主导产业还处在初始发展阶段,不必重复产
对0≤k≤2+2(2<sup>1/2</sup>),在△ABC中成立不等式 ∑sinA≤3(3<sup>1/2</sup>)/2+k[∑sinA/2-3/2]。 (*) 证明 首先,4cos((A+B)/4)(1+cos((A-B)/4))≥4cos(π/4)(1+cos(π/4))=2(2<sup>1/2</s
9月20日下午,在银川虹桥宾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冯炯华与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区校全面合作协议。
在评阅199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第二试的第二题时,笔者发现有几种不同于标准答案的好解法,现归纳整理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科技产业,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教委将1999年定为“高
存在性问题是指这样几类问题: 第一类是肯定性问题:其模式是“已知A,证明存在对象B,使之具有某种性质。” 第二类是否定性问题:其模式是“已知A,证明具有某种性质的对象B不存
武汉高校出现大学生创业热潮。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创业是最热门的话题。
第一试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题6分) 1.把圆x~2+(y-1)~2=1与椭圆9x~2+(y+1)~2=9的公共点用线段连结起来,所得到的图形为
长期以来,化工业摩天厂房横七竖八、爆炸事故接连不断,再加上溶液飞溅和污染,使得化工业早已臭名昭著。 倘若天降福星,让现代的化工厂房小到不过一张桌子般大小,且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