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青春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1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在一个黄昏站在床边整理出差归来的凌乱衣物出旅行箱进衣柜的时候,感觉我的青春一下子从身体从心里被抽离的。
  青春是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啊,因为青春,我们的笑靥如花般绽放;因为青春,我们的腰肢如春柳般柔软;因为青春,我们的爱情那么纯粹而美好;因为青春,我们生命中那些温暖和美好一直绽放在我们生命中……
  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没了青春,虽然已近不惑之年,但在自己内心,一直执拗的认为自己还是那个可以爱可以恨,可以有大把的日子无所顾忌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的人。
  很久以来懒得去想青春界定的年龄是什么,其实不是懒得想,是不敢想。真的惧怕,如果非得有一个数字来作分水岭,数字这边是青春、是年轻、是五彩斑斓的世界,数字那边是非青春、是中老年、是沧桑衰老,说实话真的很怕,怕自己没有安然的心态去面对分水岭那边的沧桑衰老,那边越行越近的死亡。
  经常听到评价某个人:年老的年纪,年轻的心态。很是羡慕这样的人,在年华流逝后还能青春如故,还能以一种昂扬的姿态来把自己生命中的日子过的春意盎然、有滋有味。总觉得自己在逃避,一感到时光流逝,就像一只受了惊吓就缩作一团的刺猬,紧紧护住自己身体最柔软最薄弱的部分,竖起自以为坚硬的刺,以为这样的武装可以吓退时间,吓倒敌人,其实瑟瑟而抖的身体彰显的却是不自信,时间稍有沉淀,自己就知道自己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记得自己刚毕业参加工作时,十九岁,看单位三四十岁的女同事,觉得她们已经老的不行了,替她们感叹韶华已逝。但现在的自己照镜子时,干燥缺水的皮肤,细细的鱼尾纹,一切都在告诉自己的年龄已经到了不惑。自己在新来的年轻同事眼里,也是如我当年看别人般,老的不行了吧。
  去年5月20日,那天去看赵薇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以童话故事的唯美唯幻开场过后,是现实中青春行程蹒跚的步履。看一行一行的树头从头顶掠过,字幕开始,一直到“导演:赵薇”,大学生活开始,青春的故事开始揭起一个角。
  爱情应该是青春的主题,电影里不同的女生用自己的青春,阐述着各式各样的爱情。因为早已放映许久,对新影片的追捧已经淡去,电影院里的人寥寥无几。坐在后排看前面那几对凑在一起模糊的脑袋,或许也是为了“520”这个数字暗含的意义而来吧。他们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他们生活中的曲曲折折,或许不比电影里的情节差。
  或许有些人只是站在另一个人生活之外,没有任何理由的去爱;或许有些人以友情的名义,爱着一个人,又以友情的名义,拒绝一个人;或许有些人珍藏起另一个人的每一封信,压在箱底,不敢翻开;或许有些人午夜梦回的时刻,内心撕心裂肺地呐喊着某个人的名字;或许有些人约定要相濡以沫,最终却是相忘于江湖;或许有些人怕开始就是结束,爱着却不敢对另一个人说;或许有些人爱着,却是一直在分离;或许有些人分开了,却始终爱着;或许有些人见证了很多爱情,却没有见证他们的婚礼;或许有些人曾想与另一个人旅行,却在旅行中失去了旅伴;或许有些人来到彼此的生命,只是为彼此的人生上一节课而已;或许有些人以为自己对另一个人的記忆足够清晰,却是在某些时刻确认容颜时脑海中空白;或许有些人的青春,在无望的期待中,开出一朵朵滴血的玫瑰……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几句话了:人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这一场末路繁华,不倾城,不倾国,却倾我们所有。你要的是什么,一生相守,还是一晌贪欢。我要的,只是简单却安稳的生活而已。爱到绝路,覆水难收;最好的幸福,是你给的在乎。
  赵薇说: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赵薇一直是我喜欢的演员,现在也成了我喜欢的导演,这个与我同岁的女子,从最初疯疯癫癫的“小燕子”,到无知无识的“日本旗”,再到如今的成功执导,到最近法国巴黎的秀场。她的光芒,已经不是单纯的娱乐圈里的几个头条就能掩盖的了的。
  青春在她那里,是一场华丽的蜕变。
  青春是有伙伴的,那些和我们一起朝气蓬勃的面孔,青春美丽的容颜,还有信誓旦旦却终会离别的爱情,是每一个经历青春的生命所必经的吧。
  去学习,去解惑,去遇见自己生命中的朋友,去寻找自己想得到的答案。以热烈的拥抱温暖室友;以虔诚的态度聆听师长教诲;以凌厉的眼神审视生活中的不友好;以旁观的神色辨别真伪;以安静的脚步经过大学的校园……或许这些热烈、凌厉、教诲、审视、旁观和安静,会凝结成青春经历中的一个结,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再慢慢打开,纾解回味。
  凌乱的衣物摊了一床,内衣、外套,穿过的、没穿过的,洗过的、没洗过的,干净的、不干净的……按照这样那样的要求和规则把衣物收拾好,分别放进衣柜、脏衣篮、洗衣机,让它们到它们该去的地方。轻抚胸口,真切的感受到凝结在心口的那种莫名的失落,那种被抽离的不甘在心中回荡,而我却实实在在意识到,青春离开我了,那感觉就如青春原本是个实实在在的物品,是存折上的一笔存款,是自己从小就喜欢依赖的最心爱的玩具,存款被别人强行划掉了,玩具在翻遍房间每一个角落却依然没有着落。
  心口痛,很剧烈的痛,清晰,尖锐。
  坐在床边,窗外的暮色已经淹没。
  合上旅行箱盖的刹那,一块牛奶糖从箱盖的小包里溜出来,那是女儿在我出发前放在里面的,放了一包,她告诉我,要很想她的时候吃,已经所剩无几。把糖纸剥开,甘甜瞬间从舌尖漫延,心口竟不那么痛了。
  师长教导我们:慢慢走,欣赏吧!
  给孩子洗澡,收拾因为我离开的时日她换下的脏衣服。搂在怀里哄她睡觉,毛茸茸的小脑袋拱在我胸前,呼吸均匀而顺畅,黑夜中抚摸着她光滑柔软的脸,心中慢慢释然:爱情、甜蜜、彷徨、忧伤。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青春没有了,我们还拥有很多别的。如果青春的离去是让我们能以更安宁的姿态来面对自己生命中的种种,我们又为什么非要以一种决绝的姿势来拒绝呢?
  一觉醒来,春雨迷蒙,坐在办公室里敲下这些字,纪念从此失去青春的日子。青春没有了,生命还在继续,青春在此刻不是某个数字的界定,而是在某时某刻的顿悟,就如于我昨夜的暮色四合。一直以为青春的作别应该有个很隆重的仪式,真没想到我胸中翻江倒海、百感交集祭奠青春的仪式,仅仅是——昨晚抚抚胸口,洗洗睡了。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莱芜市杨庄镇凤凰村,在以前说她是穷乡僻壤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她不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也不在位置优越的郊区;既没有沸沸扬扬的集市,也没有通达四方的宽阔公路。  隐约记得儿时的村庄家家都是茅草房、土坯墙,篱笆大门做遮挡;吃野菜,难连上,挨家挨户去逃荒。真乃是马勺当锣敲——穷得叮当响。究其原因——缺水,所以周围很多村里的人都管我们凤凰村叫凤凰岭子。  忽然有一年我们村修起了大水渠,水渠就在村跟前
期刊
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说7号有雪,虽然有关部门接受上次预报不准的教训这次没有大张旗鼓地造势,可是心里总觉得它真的会来。果不其然,早晨醒来,向窗外一看,雪花真的在飞舞,地上已经铺了薄薄的一层了。  这个世界真是奇怪,前几天政府机构预报已久和民众们期盼已久的大雪,即使在大炮的轰隆下,县城里也没见几片雪花,酝酿已久的2018年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流产了。谁曾想,时隔三天之后的周日,雪,真的来了。现在越来越相信自
期刊
一  她,现应在学校参加每周数次的培训学习,刚才,我还在刀郎公园遇见过她。  刀郎公园在麦盖提县城人民路上,对过是快递中心。午餐小睡之后,我顶着大太阳来到中心的韵达快递,将已答应朋友许久的书法作品寄走,如同送走一位位前往远方的使者。寄讫,走出快递中心,见对面一路之隔的刀郎公园绿树阴浓,幽静宜人,遂走了过去。  进入公园,迎面环形石壁上浮雕着歌舞弹唱的维吾尔族青年,男子或打起手鼓,或弹起都塔尔(琴箱
期刊
我生长于青岛,时常面对浩瀚的大海,由不得我不倾心相恋!  只要心底常有海,便会修炼得一派宽容。看海天一线,空暝无际,偌大一片,使人胸怀延展如斯。点点海鸟,追逐嬉戏,一鸣群和,享受自由祥和。人,此时怎还会有杂念呢?平日的气闷、不顺、挫折感,都一扫而空;对人及物,距离无几;呼吸顺畅,心胸开阔;目极处,遥远的未知,使憧憬愈加迫切。  大海,没有摩擦,只有契合;没有误会,只有交融;没有怨怼,只有亲和;也没
期刊
2013年我去北京,差不多20多天的时间里我寻访了好多名人故居,包括曹雪芹、杨昌济、宋庆龄、鲁迅、郭沫若、茅盾、徐悲鸿、老舍、冰心、欧阳予倩、艾青、梅兰芳、刘绍棠等等。只是时间紧张,来去匆匆,并没有记下一些文字,遗憾至极。也是那一次在北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参观了老舍后人捐献的老舍、胡潔清珍藏名画捐赠拍卖预展,回来后从网上得知那16幅藏画无一流拍,共拍得1亿6千7百60万人民币。媒体报道说这拍卖所
期刊
22年前,懵懂的我走出卫校大门,踏上了实习路程。在那段迷茫的日子里,有幸结识了善良的路家人,并认识了路家奶奶。  路奶奶有两个儿子,当时大儿子跟媳妇生活在济宁老家的一座小村庄里,二儿子在县城林业局上班,媳妇是妇科医生。我与路家结缘,纯粹与路奶奶的二儿媳妇“来姨”有关。实习期间,一直跟随来姨临床实践,她总是耐心指教我,待我宛如自己的女儿。每次下班,来姨就会热情地喊我去她家里吃饭。从小在乡下生活的我,
期刊
酒可谓是大小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东西,中国人无菜不成宴,无酒不成席。无论亲友聚会,婚宴嫁娶,生日庆寿,还是逢年过节,都离不开酒。当男士在酒桌上对白酒大加青睐的时候,女人往往对葡萄酒情有独钟。  一直认为葡萄酒是酒类中的小资。当各种白酒扑天盖地席卷大江南北世界各地,葡萄酒俨如一位款款而至风姿绰约的女人,优雅地绽放芳姿。  倘若说白酒是男人,那么葡萄酒就是女人。这个世界无双不成对。  白酒烈性,金戈铁马,
期刊
人在世上行徙,记忆是唯一的行李。逝者如斯,感慨的人并非只有孔子,这世上还有很多时间的雕刻者。时间是最专制的独裁者,匆匆地带走你的一切却不允许你做任何缅怀。不必惊讶,人生来都是被时间奴役的。我们喜欢苟且在时间的背影里,甚至无法自拔。或是在黑暗里踽踽独行,或是在暗冬里瑟瑟发抖,或是在玉兰树下亲吻相拥。  我不擅长伤感,更深痛故作雕饰。我只是习惯缅怀、留恋。缅怀那些细碎的从我指尖逃走的逝水年華,留恋那些
期刊
很久没有听到鸟的叫声了。或许是因为平时太忙忽略了各种声音。或许是根本没有在意过窗外的世界。今天早上睡梦中的我突然被几声鸟鸣唤醒,一咕噜爬起来,走向阳台。楼下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广场上有一些健身器械供小区的居民健身娱乐。还有几个乒乓球台,每天早早的就有人开打,有节奏的拍球声总是让清晨充满活力。广场的周围有几棵高大的树,它们在广场边角为健身的人们撑起一片晴朗。鸟鸣就是从那几棵树上传出来的。立在玻璃窗
期刊
焦裕禄,我一山之隔的老乡,无限敬仰倍感自豪的老乡,今天我来看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2017年11月16日,笔者随市统战部一行赶赴兰考,瞻仰焦裕禄烈士墓及纪念馆。初冬逢雨,北风习习,寒凉入体,烈士墓前,天地同泣……  我用眼仰视您深沉忧郁的目光,凝视您皲裂斑斑的脸庞和布满老茧的手掌……是百姓的疾苦和即来的天灾让您忧郁,是无尽的劳累悄悄偷走您脸上的华光,是肆虐的风沙吹皱了您的肌肤,是频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