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gsdf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是进行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排列组合,可以促进交通管理设施发挥最大功效,本文主要阐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功能,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结合现有城市交管设施设置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但是城镇化带来的城市人口、机动车数量增多,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数量也逐年上涨,交通堵塞、出行不易已成为人们的出行的最大困扰,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想要城市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就需要大力改进和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
  1、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作用
  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及电子监控系统等基础的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主要作用是指挥行人车輛通行、保证交通通畅,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等。道路交通设施包含各种警告、指示、禁令、指路等意义,各种交通设施可独立发挥其功能,也可相互配合协作,达到维持交通秩序的目的,是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系的基础。不仅能疏导交通、维护交通安全,为人们便利出行提供服务,还能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城市交通管理设施时,应根据设置地点的实际道路特征、各个时段的人流量和车流量等,同时应结合多种交通设施,依据相关规范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施工规模及施工工艺。醒目、清晰的交通设施,有利于所有司乘人员观察,以辨识前方路况及各种道路信息,有利于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保障道路交通畅行有序。
  2、交通管理设施设置不足之处
  2.1设施设置问题
  设置道路交通设施是为了保证交通畅通有序,避免交通堵塞,引导行人和车辆按照交通设施的要求或者指示通行。这就要求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本身必须科学、合理,以免造成不便。但就目前城市交通设施设置情况而言,不难发现很多城市道路出现交通信号灯不一致、标志标线模糊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交通设施失去指示或引导的作用,甚至会误导交通参与者,极易导致因识别不清造成交通事故。
  2.2 规划设计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时应将道路的设计和规划综合考虑,道路交通设施应作为道路交通规划的重点设计内容,应与交通规划同时进行,达到相互配合的目的。但是,在多数交通事故中很容易发现,交通安全事故多发点的道路实际情况与规范中要求的道路交通规划安全设计相去甚远,导致该路段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人们的生命损失,对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交通设施设置技术
  3.1 交通标志和标线
  3.1.1 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
  交通标志采用文字、形状、色彩等元素组成有特定意义的标识,向行人和车辆驾驶人传递各种道路交通信息,以便交通参与者遵循标志安全行驶。为实现城市道路安全有序,城市每个规模道路都应该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1]
  3.1.2 道路交通标线的设置
  交通标线的设置,一般利用各种线条、指向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特有的标识在路面上标志,向行人、车辆驾驶人传递相应的交通信息[2]。交通标线可单独设置,发挥作用,或者和其他交通标识同同作用,疏导交通,保证交通参与者便利出行。
  3.2 交通信号灯
  城市交通信号灯有圆形、箭头和复合三种形式。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可根据城市不同道路的实际情况设置。机动车信号灯可在道路出口和入口的左侧、右侧、出口上方、出口中心端头等位置设置,如在道路的实际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只能安装一个信号灯组,则安装在出口处。信号灯的安装必须要保证需要指示的车道的车辆驾驶人员都能清晰的看到信号等。
  在非机动车设置交通信号灯时,可在道路入口和出口的左侧、右侧、中央隔离带端头等设置。在人行道横道设置交通信号灯时,在道路对向位置合理设置。在交错路口时须选择立柱式信号灯。
  3.3 电子监控系统
  电子监控有静态监控和动态监控之分,动态电子监控可实时搜集道路情况,如高峰期,道路拥堵情况,车辆违章信息拍摄等,为车辆安全通行、疏导交通提供服务,并为违反交通规章制度等行为提供重要依据。针对错综复杂的路口、学校及政府等单位门口、交通安全事故易发的路段、路况复杂车辆易违法的路段及车流量大且车速快的路段等地点必须设置电子监控[3]。设置电子监控的地点须在明显的地方进行标注,提醒车辆驾驶人规范驾车,文明行驶。
  3.4 交通安全智能管理系统
  交通安全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实时对路网、事故应急处理、道路信息等进行实时的监测、统计和发布。在该系统中主要包含了四个基本层面:一是安全管理层,这是该系统的核心所在,包含了对交通安全情况的监控、诊断、预测、控制以及应急处理方案生成多项内容。二是基础层,这是系统运行的主要条件和基础,包括了车辆定位、信息传输网络、城市交通地理信息平台。三是共用信息层,主要是为了促进交通安全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充分融合与共享。四是增值服务层,即给社会、政府等提供交通安全方面的各项信息。
  通过在道路和车辆上安装监控设备、在交通主干道设置巡逻车等对城市道路及车辆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在信息传输网络下把检测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和监控中心,给后续的安全分析和预测提供信息支持。监控中心则通过电子地图对道路上突发的事故、实时路况实行全方位监控,若突发事故,能及时反馈,生成应急方案,合理安排救援路径,给事故地点道路交通进行最佳疏导和管理。同时通过信息发布模块向行人发布交通情况,做出提示和预警,并使用相关控制设备对交通流速和密度这类动态分布特点进行调整,避免事故发生,方便行人出行。统计分析模块则实时对各种交通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促进城市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4、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优化分析
  4.1做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科学有效的设置有助于城市的和谐发展。为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应在做城市整体规划时,将城市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同时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让道路服务于城市,服务于人们的安全出行。
  4.2加强管理和监督
  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提高对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考评和考核的重视程度。应根据交通设施制作标准、设置标准进行综合考核,通过对交通标志信息正确率和由于交通标志错误或标识不清导致的事故率进行考察,并对现实中同样事件多次反复发生,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如光线不佳条件下交通标志、标线识别不清等,可在标志、标线施工过程中采用黑暗条件下反光性较强的材料,以增强夜间驾驶的安全性[4]。
  结语:
  总之,城市交通设施的设置涉及多方面因素,应综合考虑城市道路规划特点、道路构型、道路宽度、人流量车流量和人们的出行方式特点,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计规划交通管理设施,并通过科学严谨的设置技术,让城市道路交通更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山.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
  [2]李文勇,杨岸磊,伍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及优化方法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03):1200-1210
  [3]毛瑞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净月学刊,2013(01):85-89.
  [4]宋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6):63-64.
其他文献
【摘要】耗能支座是指在地震来临时,能够通过支座本身的减隔震性能隔离和耗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上部建筑结构的破坏,从而达到保护建筑和人员的安全。目前行业内有各种形式的橡胶减振支座、弹簧减振支座、摩擦摆减振支座等等,技术相对都比较成熟,下面以摩擦摆减振支座为例,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比了同种形式的耗能支座在不同结构中的减振效果,供各位建筑专业做减隔震耗能的参考。  【关键词】耗能支座;摩擦摆支座;建筑结构 
期刊
【摘要】在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建设过程中,较为注重施工技术要点。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防止多次出现返工情况,保障工程建设按时完工。同时还有助于施工企业科学把控运营成本费用,在提升施工水平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最终保障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总体质量。  【关键词】现代工业;厂房建筑;施工  随着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脚步不断加速,
期刊
【摘要】地下车站及明挖区间基坑工程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为使本工程的建设顺利进行 , 让基坑工程施工与监测符 合 “安全可靠 、技 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对济南地铁 R2线工程 车站基坑、 明挖车站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过程 、 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案 和监测成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同时借鉴了国内其它城市 地铁车站基坑监控量测的有关 经 验 和 数据 。 本技术可 适
期刊
【摘要】本文以北京地铁16号线08标肖西段L1竖井至L2竖井硬岩段隧道为工程案例,提出适宜于城市复杂硬岩条件下地铁隧道施工的新工艺——静态胀裂成巷掘进新技术;建立隧道掘进实体模型,ANSYS模拟反演静态胀裂裂缝的产生、扩展、贯通过程,分析其成缝规律,为静态胀裂成巷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静态胀裂;ANSYS模拟;成缝规律  1、引言  静态胀裂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破碎或切割成缝技术,与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建筑业也不例外。当前在建筑项目施工时,基本采取钢筋混凝土现浇的结构形式。这样的结构形式并不满足精细化生产的要求,且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如建筑垃圾堆积过多、施工现场安排杂乱、脏、差等问题普遍发生,施工管理质量较差;建筑材料使用较为粗放,缺乏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掘;现浇混凝土楼板及其他构件质量较差,存在着裂缝等问题;人员劳动力成
期刊
【摘要】随着如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各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其中涉及到的泵站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泵站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工程生产、风险预防以及工程运行管理三个角度,对泵站工程管理中应用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工程管理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泵站;工程管理  在我國水电工程建设数量、规模不断提
期刊
【摘要】目前,在建筑物密度高的城市,可供建造的土地越来越小。该项目周围的环境十分复杂,传统的基础坑维修技术不再能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需要。长螺旋压孔灌注桩具有小污染,小噪声的特点,一般适用于建造长度小于20米的桩,优化工艺和控制施工过程用长的螺旋钻孔将钢笼插入钢笼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关键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支护桩;施工技术  用长螺旋引进钢笼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建筑工艺包括用长
期刊
【摘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转变了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机动车成为很多家庭的主要外出方式。参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国内车辆保有量在快速增长,这与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速度无法匹配,导致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在现有道路环境的条件下改善道路交通问题,提升人们的出行质量,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冗余问题;改善方式  城市道路网络是城市快速运行的主要脉络,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的国家,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实现节水与水资源回收是目前工作的重点。通过对污水进行点状处理,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使中国的污水转化为工业和生活用水。  【关键词】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环境污染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污染日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因而房屋建筑的工程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基础工程的建设中离不开工程监理的现场管理,以此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且如期地开展。本文从工程现场监理的定义、作用、存在问题及提高措施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提供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监理  工程的现场监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进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工程监理的主要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