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冗余问题及改善方法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转变了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机动车成为很多家庭的主要外出方式。参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国内车辆保有量在快速增长,这与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速度无法匹配,导致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在现有道路环境的条件下改善道路交通问题,提升人们的出行质量,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冗余问题;改善方式
  城市道路网络是城市快速运行的主要脉络,是确保交通合理运行的基本保障。而交通管理设施则是确保城市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减少障碍,并且提高流动能力的主要方式,其在提升交通道路运行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前期缺少合理的规划,导致一些交通管理设施无论是在设置,还是后期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需要进行合理地分析和规划,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
  1、冗余问题
  1.1冗余现象
  (1)交通管理设施在最初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道路交通的实际使用需求,导致设计与需求不相符,无法满足交通实际状况。甚至还会对日常的交通进行约束无法起到科学、合理的引导作用。
  (2)交通管理设施与道路交通的流量、方向以及道路空间利用需求不相符,无论是从设施设置的连续性还是衔接方面都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实际道路使用需求。甚至在道路上出现标识内容、安装位置以及设置类型与交通使用需求相悖的情况。
  (3)交通管理设施在设置过程中没有依照实际需求,出现设置重复、矛盾和内容多样的情况。设施之间的配置不合理,不仅没有起到设施应有的协调作用,反而因为设置过多给道路使用者造成混乱而且也会降低道路的应用效率和空间资源[1]。
  (4)道路在用于工程、赛事等设置的临时标识、标志牌没有进行及时的拆除,给道路使用者造成错误引导。
  (5)由于年久失修,导致一些交通信号设备、道路标志出现破损和损坏,没有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不断地扩充和改变,一些交通标识信息与现有道路信息不符。
  上述所有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交通道路设施冗余,而且因为相关部分缺少合理的管理和维护,导致设备设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1.2冗余影响
  城市是在不断地建设和发展的,所以原有的一些道路管理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城市交通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以及区域性的特点。导致一些地域一旦交通管理设备设施设置不合理或无法发挥作用,就会降低其对交通道路使用者的约束能力无法发挥其引导作用[2]。而且随着道路建设成本的增加,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费用以及成本投入资金也在不断地上升,导致一些地区和项目工程无法及时进行标识标牌的制作,造成应用延误。
  而改善交通设施冗余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建立健全道路交通设施结构的完整性,提升其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就是为了确保整个道路使用过程中的流畅性。结合目前道路交通设施的冗余情况,需要进一步地优化现有的交通管理设施,提升设备设施的利用率确保交通的畅行。而且通过有效地管理工作能够降低投入成本,减少出行中的安全隐患。
  2、冗余成因
  为了能够改善目前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冗余问题,需要从导致其出现冗余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
  2.1交通参与者
  城市道路的使用者依照其所采用的出行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每一种出行方式具有自身属性,对于道路的使用权限以及出行速度都有所规定。这些因素也决定了后期道路交通管制的设备设施的尺寸、设置点位、高度以及相关内容[3]。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并未从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角度考虑,也并未将其所对应的道路使用权利和出行速度考虑在内,导致设计内容和实际需求不符,出现设施冗余。
  2.2道路空间
  在进行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过程中,通常会占用道路的水平空间及垂直空间。然而在进行道路设施配置的过程中并未從道路有限的使用空间出发,没有对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导致设备设施出现冗余的情况。具体表现为:
  (1)在进行设计时,没有从全局观、发展观角度出发,导致现有设备设施很容易与城市道路发展需求不相符,出现布局不合理的情况。
  (2)在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和安排时,并没有从标识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出发,由于没有充分考虑设施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导致设备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2.3配置方式
  交通管理设施之间应该彼此相互关联、协调以提升其作用力。比如,为了满足夜间行驶需求,应当设置反光或是发光设备提醒道路使用者,但是由于光线或是遮挡的问题,导致设施不容易被发现。而在距离较长的交通交叉口,为了避免距离过大造成无法及时反馈信息,应当设施交通信号灯进行辅助。通过上述问题可以看出,任何一处的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要充分考虑实际的道路使用情况,以发挥交通标识牌、标线以及其它设施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进而提升其管理的有效性。
  2.4安全性
  任何一种管理设备、标识其目的在于用最简单有效的信息来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但现实情况中很多交通标识的设计都未经专业设计,而且其设计内容与道路的使用需求、交通的特性不相匹配,降低了其便于识别的特点[4]。所以管理者应当确保交通标识内容的专业性,并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的规划,加以长期的保养,提高标识标志的使用率,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3、改善方式
  道路中的交通管理设施是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引导交通参与人员科学、有序、安全、快速地出行,以保障每个人的出行安全,提升道路的使用能力。所以在进行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时必须要考虑其基本作用、应用规范和应用流程,确保设施、标识之间能够更有效地配合。
  3.1改善原则
  (1)降低设施冗余的最基本方式就是控制设施数量,对于不必要的设施和标识进行移除和清理,节省维护和设置的费用。
  (2)提高道路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3)对现有的交通管理方式进行分析,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使道路交通管理更加完善。
  (4)结合道路使用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地域位置对于道路的使用需求进行道路交通设施结构的优化。
  所有的改善方案的执行其最终目的都在提升交通的通行率,降低车辆拥堵占用的时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学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设置,提升交通组织方案的有效性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3.2改善思路
  (1)所有标识、标志、设施的安装和管理都必须要以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
  (2)在进行设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并且结合道路空间资源、相关配置内容以及道路使用安全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基准进行设计。
  (3)通过结合上述两点内容,对交通设施进行科学地、系统地、有序地设计和规划,能够使其在后期使用中更加有效,降低设施冗余的情况。
  结语:
  交通管理设施的冗余问题对于道路交通的合理利用来说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设计依据,结合实际道路使用需求,降低其冗余情况,提升道路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伍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优化评价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7.
  [2]刘凯峰,周妍.基于生存函数的闯红灯因素分析[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8(1):65-71.
  [3]丁汀.城市和谐交通的系统构成及生成机理——以北京和谐交通体系的分析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性电商物流园规划是大部分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次规划将盘锦公路港物流园定位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经济、环保、现代化的物流、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规划在布局上采用,形成了“一轴、一带、四片区”的空间结构。  【关键词】布局;功能定位;物流园区  1、规划背景  大型物流园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它的作用离不开物流本身的流动性,同时应该有成本及交通优势。综合协
期刊
【摘要】城镇化的推进造成农村宅基地长期闲置和浪费。本文认为闲置宅基地的收储和有效利用是引黄灌区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宜居乡村的现实选择,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宅基地;土地改革;高质量发展  宁夏平罗县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带,水灌溉条件便利,农业种植条件良好。在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平罗县也面临在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困境,
期刊
【摘要】在现代建筑中,暖通系统是一个重要系统,建筑暖通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设计水平。在建筑暖通设计中需考虑的问题较多,噪声与振动等通病的防治是其中一项关键性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实际对建筑暖通设计中噪声与振动等通病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几条建筑暖通设计中噪声与振动等通病的防治策略,希望能给相关工作带来一点参考。  【关键词】建筑;暖通设计;噪声;振动;噪音;通病  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根
期刊
【摘要】耗能支座是指在地震来临时,能够通过支座本身的减隔震性能隔离和耗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上部建筑结构的破坏,从而达到保护建筑和人员的安全。目前行业内有各种形式的橡胶减振支座、弹簧减振支座、摩擦摆减振支座等等,技术相对都比较成熟,下面以摩擦摆减振支座为例,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比了同种形式的耗能支座在不同结构中的减振效果,供各位建筑专业做减隔震耗能的参考。  【关键词】耗能支座;摩擦摆支座;建筑结构 
期刊
【摘要】在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建设过程中,较为注重施工技术要点。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防止多次出现返工情况,保障工程建设按时完工。同时还有助于施工企业科学把控运营成本费用,在提升施工水平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最终保障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总体质量。  【关键词】现代工业;厂房建筑;施工  随着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脚步不断加速,
期刊
【摘要】地下车站及明挖区间基坑工程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为使本工程的建设顺利进行 , 让基坑工程施工与监测符 合 “安全可靠 、技 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对济南地铁 R2线工程 车站基坑、 明挖车站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过程 、 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案 和监测成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同时借鉴了国内其它城市 地铁车站基坑监控量测的有关 经 验 和 数据 。 本技术可 适
期刊
【摘要】本文以北京地铁16号线08标肖西段L1竖井至L2竖井硬岩段隧道为工程案例,提出适宜于城市复杂硬岩条件下地铁隧道施工的新工艺——静态胀裂成巷掘进新技术;建立隧道掘进实体模型,ANSYS模拟反演静态胀裂裂缝的产生、扩展、贯通过程,分析其成缝规律,为静态胀裂成巷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静态胀裂;ANSYS模拟;成缝规律  1、引言  静态胀裂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破碎或切割成缝技术,与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建筑业也不例外。当前在建筑项目施工时,基本采取钢筋混凝土现浇的结构形式。这样的结构形式并不满足精细化生产的要求,且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如建筑垃圾堆积过多、施工现场安排杂乱、脏、差等问题普遍发生,施工管理质量较差;建筑材料使用较为粗放,缺乏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掘;现浇混凝土楼板及其他构件质量较差,存在着裂缝等问题;人员劳动力成
期刊
【摘要】随着如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各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其中涉及到的泵站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泵站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工程生产、风险预防以及工程运行管理三个角度,对泵站工程管理中应用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工程管理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泵站;工程管理  在我國水电工程建设数量、规模不断提
期刊
【摘要】目前,在建筑物密度高的城市,可供建造的土地越来越小。该项目周围的环境十分复杂,传统的基础坑维修技术不再能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需要。长螺旋压孔灌注桩具有小污染,小噪声的特点,一般适用于建造长度小于20米的桩,优化工艺和控制施工过程用长的螺旋钻孔将钢笼插入钢笼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关键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支护桩;施工技术  用长螺旋引进钢笼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建筑工艺包括用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