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难道错了吗?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ao00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准上网,不准玩手机,不准吃零食,重要考试成绩排名必须进年级前5名……
  “来上海后,爸妈要求我重要考试成绩排名必须进年级前5名,否则就不配叫学霸。”
  初二女生小双今年13岁,一年前从老家重庆转学来上海。她的父母都是海归医学博士,通过多年努力才在上海落户。
  在重庆,小双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尽管经常想爸爸妈妈,但有爷爷奶奶的宠爱,她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许是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小双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小学期间是学校有名的学霸,本来可以保送重庆最好的中学,但为了和爸爸妈妈团聚,小双毫不犹豫地选择转学来上海。
  小双在上海过得并不开心,尽管还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但学习压力让她不堪重负。熬过了初一,初二开学前小双要求转学回重庆,还威胁父母,不转学就辍学。无奈,小双的妈妈孙女士向我求助。
  “小双明显是庸人自扰。”孙女士开门见山地给女儿做出了诊断,“上海的升学压力不比重庆的大,况且她在上海仍是尖子生,初一的两次期末考试都在年级前10名,有什么可抑郁的?”
  “高处不胜寒啊。”我提醒,“尖子生有尖子生的烦恼。还是让我先跟小双聊聊吧。”
  单独交流时,我问小双上海和重庆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对饮食、语言或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习惯,或是想念爷爷奶奶。小双干净利落地回答:“不,上海挺好的,是我对要求不习惯。”
  我问:“什么要求?是老师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吗?”
  “不,是爸妈的要求!”小双咬牙切齿,“在重庆,爷爷奶奶要求我用功学习,重要考试最好能留在年级前100名。我总能轻松完成,各种考试没有出过年级前10名。爷爷奶奶允许我上网、玩手机、吃零食,我很开心。可是,来上海后,这些爸爸妈妈都不允许,还要求我重要考试必须进年级前5名,否则就不配叫学霸。
  我说:“要求是高了点,不过爸爸妈妈可能是相信你的实力,在激励你。”
  “他们是相信自己的基因足够好!”小双冷笑,“每次我取得了好成绩,他们总是洋洋自得,说两个海归博士的后代不可能是学渣,否则就是基因变异。好像这成绩跟我没什么关系似的,他们特别自恋。”
  我问:“爷爷奶奶的要求低,让你放松学习了吗?”
  小双不满地瞥了我一眼:“进年级前100名的要求还算低?全年级800多名同学,而且是重庆数一数二的学校。”
  “那你能进前10名,算是百里挑一了。”为快速建立融洽关系,我赶紧恭维。
  小双叹了一口气,郑重地回答:“我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不过,我更喜欢环境宽松一点,要是要求太高,我感觉特别不爽。怎么说呢?感觉自己是被爸爸妈妈雇来考试的,他们在乎的只是我的成绩,而不是我。在重庆,爷爷奶奶可疼我了……”说着说着,小姑娘哭出了声。
  我凑近她,小声问:“那你说说,爸爸妈妈有什么问题?”
  “盲目自大、好面子、冷酷无情、只认成绩不认人、不常给爷爷奶奶打电话……”
  一番宣泄,小双压抑的心情舒缓了许多,嘴角有了报复得逞的笑意。看来,负面情绪在她心里积压得太久了。我欣喜地断定,她的心理没有问题,之所以要求转学,还发出辍学威胁,不过是跟父母怄气罢了。
  但是,小双父母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尽快介入,否则会影响家庭气氛,导致亲子矛盾。于是,我约孙女士好好谈一谈。
  完美主义不是以成功为导向,而是以避免失败为导向的,所以,完美主义实际上是害怕失败主义,或者激情缺乏主义
  “我对小双高标准严要求,难道错了吗?”孙女士引经据典为自己辩解:“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思不用我解释了吧?没有崇高的理想,怎么会有坚强的信念和冲天的干劲?我和小双的爸爸都在研究国际尖端医学课题,目标就是拿世界第一!如果小双从小没有追求完美的习惯,将来怎么会有出息!”
  我说:“追求完美自然是好的,但是,完美主义不值得提倡。”
  孙女士愣住了:“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我告诉她,追求完美与完美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完美主义是追求当下的完美,因为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完美主义者总是遭遇失败;追求完美是不断地追求进步,看重的是过程,而不是一味地追逐结果。
  我说:“不客气地讲,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在成年人世界,完美主义会让人因压力过大而焦虑、沮丧。更可怕的是,父母会向孩子施加压力,塑造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后代。这种性格让孩子思维僵化,丧失适应多变世界的灵活性,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焦虑。您不希望小双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吧?”
  孙女士是思维缜密,很快同意了我的分析:“请您详细说说,完美主义对小双的成长有哪些害处?”
  “首先,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制订的目标往往高于自己的能力,因而注定会遭遇更多挫折。”我告诉孙女士,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心理脆弱,容易走极端,过多的挫折会让孩子沉浸在沮丧、焦虑、恐惧、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之中。
  其次,完美主义者特别担心出错,认为生活中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形象和能力的全部體现,因而有“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能不化妆就跑出去”的极端念头。他们想方设法回避出错,出了错就拼命掩盖,因此很难从错误和失败中获得成长的教训。
  再次,完美主义性格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因为总是担心出错,完美主义者会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能力,对生活和学习的不确定感越来越重,从而出现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等行为,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明显症状,必须予以重视,不可任其发展。
  最后,完美主义性格会伤害人际关系。完美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能干,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仇视甚至攻击。古代诗人屈原的一生就颇具完美主义的悲情色彩,他“怀瑾握瑜”,不屑与市井商贾为伍,“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对世界绝望,只得投江自尽。   孙女士问:“完美主义者是在追求卓越,难道不是离成功更近吗?”
  我说:“看起来是这样,但事实恰恰相反,完美主义者在评价自己的时候,潜意识里不是以成功为导向,而是以避免失败为导向的。他们不是充满激情地扑向热爱的事物,而是小心翼翼地避免失败。所以,完美主义实际上是害怕失败主义,或者激情缺乏主义。”
  孙女士问:“可是,如果降低要求,小双会不会成为脱缰的野马,不再追求完美了呢?”
  我笑了:“其实您多虑了。在爷爷奶奶的科学培养下,她拥有良好的性格,学习动机适当,且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因而学习成绩突出。”
  孙女士瞪大了眼睛:“这么说,是我在扯她的后腿?这太荒谬了!”
  我很不给面子地点了点头:“我们都是医生,没必要绕弯子:您需要接受训练,矫正自己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倾向。这样的训练对您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好处,也能间接影响小双。”
  生活就是这样,不是所有事物都由我们选择,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并从中发现惊喜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孙女士终于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完美主义倾向是她工作和生活中大多数烦恼的根源。
  她说:“从小到大,我一直认为‘完美主义’是一个褒义词,是积极向上的代名词,现在才知道它居然是消极的力量。我愿意接受您的训练。”
  我对孙女士的训练,第一步是帮她建立对挫败感的免疫力。
  虽然“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励志警句,但能做到坦然面对挫折的人少之又少,必须加以训练才能获得这种免疫力。
  我的训练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的。
  这天,我和孙女士来到楼下的超市。在零食柜前,我用一块事先准备好的黑布蒙上她的眼睛,让她从货架上摸索10包零食,不管口味是否中意,也不管价格高低,必须吃掉。对孙女士来说,这是挫败概率极大的事。孙女士对此十分抗拒,但在我的坚持下,她不情愿地照做了。
  我对她说:“生活就是这样,不是所有事物都由我们选择,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并从中发现惊喜。”
  果然,第二天孙女士告诉我,盲选的一款芝士薯片味道还不错,準备再买两包。另外两款夹心饼干很难吃,但她舍不得扔掉,配上果酱做了早餐,没想到小双很喜欢。
  我及时开导:“看,小小的挫败并不要命,而且很可能是拓宽视野的机会。坚持这样的练习,你会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挫败并不可怕,而生活的趣味越来越多。”
  训练的第二步,是引导孙女士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做真实的自我。
  我要求孙女士放弃完美主义执念,凡事尽力就行,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心的过错是很正常的,更何况我们已经尽了全力,通过努力,最后即便犯了错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避免就是进步。
  训练的第三步,是帮助孙女士接纳别人。
  我告诉孙女士,宽容对待他人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智慧,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同事,无论他们是优秀还是平庸,都是值得尊重的人。毕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想法和能力有差异,不可能都讨你喜欢。
  我强调:“其中,你尤其要接纳小双,因为她刚进入青春期,正是渴望被接纳的年龄,如果你总是找茬儿,你们的母女关系早晚会出问题。”
  训练的第四步,培养孙女士的冒险精神。
  我告诉孙女士,正如完美主义不是褒义词一样,冒险精神也不是贬义词。冒险精神其实是一种以成功为导向的自我评价方式,值得提倡。
  我用扑克游戏训练孙女士,让她体会到出奇制胜的魅力、不动声色的镇定,以及把一把烂牌打好的从容。
  两个多月的训练让孙女士收获多多,她说克服完美主义对她来说至少是有效的减压方式,让她在研究中不那么焦虑,同事关系也改善了不少。
  “小双呢?”我问,“她还要求转学吗?”
  孙女士哈哈大笑:“她刚刚入选了学校的篮球啦啦队,正痴迷健美操呢,早忘了转学的事。”
  我揶揄道:“你让她做篮球宝贝够大胆的,年级前5名的目标恐怕难以实现了。”
  “那是老皇历了。”孙女士笑得很轻松,“现在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年级前100名,我觉得这个目标挺合适的。而且,跳健美操好像没有影响她的学习成绩。”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我被纏人的儿子折磨得精疲力尽时,朋友的一个建议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用契约式的管理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尝试着让他学会独立。儿子果然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缠人的儿子让我很崩溃,我决定用协议约束他  儿子冬冬8岁,上二年级。我在一家传媒公司做文案策划,我老公是建筑工程师,经常出差,儿子几乎是我一人带大的。  暑假那段时间,我在家写文案,每天早上儿子一起床就开始叫妈妈,我的思路经常被他打断。即便他
期刊
问: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经常回家说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零花钱,高年级学生还威胁他不准告诉老师和家长。请问,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作为家长,最佳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李先生(河南洛阳)   律师意见:您应该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要求老师对欺负您儿子的学生进行处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
期刊
今年中考“有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相信这个消息很多家长都听说了。  我女儿今年参加中考,我陪她亲历了整个过程,感慨万千——既看到了日渐开明的教育理念,也深感未雨绸缪的重要。  下面,我作为过来人,说说女儿的中考。  想到唯一的女儿这辈子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我寝食难安,当即决定回老家陪读  我和爱人都是河北人,大学毕业后,我们通过努力留在了北京工作。女儿幼儿园、小学是在北京上的,但因为户口没落到北京
期刊
原来孩子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我下午去接女儿放学,女儿看到人群中的我,只跟我的目光对视了两秒就转过脸去,不像平时高兴得冲我又是挥手,又是飞吻。  接到女儿后,我想跟她聊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没想到,我连问她两遍“今天语文学新课了吗”,女儿都心不在焉地没有回答我。开始我以为是路上吵,她没听清,当我俯下身对着她又问了一遍,女儿才回了句:“不知道。”  “这什么话呀。学没学新课你都不知道?”  女儿好像
期刊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心理学系长聘副教授斯特拉·克丽丝蒂,是类比推理领域享誉世界的专家,长期致力于研究人类智能的起源。她的研究指出,和不断督促孩子学习具体解题技巧相比,培养类比思维更值得家长关注。而自由玩耍,正是习得类比思维的重要渠道。  大量证据表明,游戏对于儿童社交、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发展非常必要。拥有更多玩耍时间的孩子会在语言发展、数学知识、社交技巧和情绪控制方面表现更好。  作为
期刊
每次从幼儿园接回儿子,我都带他去小区的游乐区里玩一会儿再回家。  一天,儿子照旧去游乐区玩,我照旧在一旁看风景。不经意间,我发现儿子正和一个小男孩纠缠在一起,他高举玩具,而小男孩在哭。我赶紧过去,原来儿子借小男孩的玩具玩,现在小男孩要回家,儿子却不愿意还玩具。小男孩的家长也在旁边,没生气,还好言好语地劝我儿子:“这是弟弟的玩具,你看弟弟都哭了……”  我很尴尬,叫儿子赶紧还玩具。可小男孩越哭,儿子
期刊
那它是什么?儿科医生告诉你  孩子一旦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家长就会觉得“糟了,孩子感冒了”。但从现代医学角度说,“感冒”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那么,感冒是什么?孩子为什么会感冒?下面,我就为家长揭开“感冒”的神秘面纱。  1. 感冒是一种病吗?不是。  鼻塞、流涕、咳嗽、发热……这些都是疾病的症状,或者是一类症状的综合征,而不是单独的哪一种疾病。比如打喷嚏、流鼻涕,是常见的感冒症状,但有些
期刊
前几天我和儿子一起翻看了这两年他写的作文,笑成一对儿傻子。他作文里一个最明显的问题是,语言十分匮乏,与他灵动的脑瓜子完全不匹配。这种匮乏的体现并不限于他在复杂词句的运用上总是显得比较吃力,更体现在所使用的语言简单直接,枯燥单一,缺乏趣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当下大量粗糙的、口号式的、同质化严重的网络流行语对中文的冲击,这些语言甚至不是中文字。比如yyds(“永远的神”拼音首字母缩写),
期刊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相信这两句话是很多父母的养儿信条。然而科学家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是免费的,它就存在于父母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次交谈和互动中。  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在塑造孩子未来的模样  美国芝加哥大学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博士是儿童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她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指出,孩子的智商和家长使用的词汇量有着密切关系。  人工耳蜗可记录患儿每天
期刊
这是铁律,就像“喝酒不开车”一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家长带孩子出行的時候也越来越多。出门在外,家长要想保证孩子的安全,以下守则要牢记。  一、带娃出行不看手机  2017年1月3日,西安肖女士带不满4岁的儿子到温泉世界玩,结果儿子溺亡。监控录像显示,儿子在水里拼命挣扎时,妈妈就在两米外埋头看手机……  5岁前是孩子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这段时间,尽量别让孩子独处,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