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伦克古城之谜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49年,墨西哥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卢兹受政府委托来到东南沿海平原的小镇帕伦克,着手调查古城的遗址。帕伦克掩映在低矮、丛林密布的小山之间,城里建有宫殿、各种各样的神庙金字塔和形形色色的其他建筑。清晨,白色的石灰石宫殿和高耸的金字塔都笼罩在晨曦的薄雾和雨林的绿色之中,错落有致的绿色成为下面规划整齐的建筑物背后的一道绝妙布景。色泽鲜艳的巨嘴鸟和蜂鸟在附近的绿叶中穿梭,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
  卢兹和考古队员们登上最高的一座名为“碑铭神庙”的金字塔庙。他注意到地板上有一块石板,上面的孔里都塞着塞子。把塞子拔出后,可以利用这些孔将石板抬起来。下面是一道很狭窄的台阶,直通向塔的深处。他们沿着台阶走进又湿又冷、光线微弱的金字塔内部,里面的台阶上塞满了碎石。继续往下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台阶改变了方向,但仍然通向塔的底部。在接下去的一段台阶里,他们看到了六具年轻男子的骨架,然后在一条很短的甬道的尽头,有一块看起来像人口一样的巨大石门。这时,他们已经走下了几百个台阶,来到了金字塔底基下面的地方,距离上面的神庙已经很远了。由于是在密林中作业,没有像样的工具,只得借助人力撬开石门。石门被打开后,卢兹被眼前的发现惊呆了。
  这是一个长9米,高7米的小房间,四周墙壁被涂成了深红色,上面装饰着身穿古代服饰的男人的灰泥雕像,代表着玛雅神话中的九位夜神。这个小屋实际上是一个未受惊扰的皇家坟墓,屋子中央停放着一个巨大的石棺,里面躺着一位玛雅国王的遗骨。后来,考古学家破译了铭文上的象形文字,从而知道这是一位极受尊敬的国王,名字叫做太阳陛下的帕卡尔,12岁便继承了王位,死于683年,享年80岁。
  与古埃及金字塔的设计类似的还有一个被称为“灵魂通道”的管子,它从墓室向上,经过楼道,然后在上面神庙的地板处露出地面。在古玛雅人眼中,这个通道能够让已故国王的灵魂回到天国去。
  打开长3米的石棺盖子,里面有许多精美的陪葬品,其中的一个翡翠面罩可于古埃及图坦卡蒙王的黄金面罩相比美。用翡翠拼成马赛克状的面罩上,眼睛是用白色的贝壳做成的,上面嵌着深黑的黑曜岩瞳孔。这个墓室里的陪葬品数量多且完整,显然完全未被盗掘,跟下葬时一模一样。
  帕卡尔国王陵墓的发现,被称为中美洲的图坦卡蒙,考古学上也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发现之一。
  精美的石砌建筑
  1733年便有几名印第安人报告说,在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密林中发现了壮丽的“石砌的房子”,但直到1773年,帕伦克这座城市才最终被住在休台特雷尔附近大教堂的奥德恩兹神父发现。1786年,他命令安东尼奥·德·瑞奥上尉率200人的探险队进入密林调查,据说也完成了调查报告,但因不知丢失在哪里,后人至今也不知其内容。
  在玛雅文明古典时期,帕伦克是玛雅西部地区的一个大邦,繁荣于公元5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9世纪被遗弃,是典型的印第安古城。现在我们知道,帕伦克古城总共留下500座石砌的建筑,而此等规模的遗址在这一带几乎没有,特别是宫殿、金字塔等神庙的精美结构,即便在中美洲也是屈指可数的。
  帕伦克古城中心建有宫殿,它长80米、宽100米,中间四层楼房高15米,房顶做成平台。或许这里也可以作为祭坛,进行种种祭祀活动。今天,人们在用灰泥抹成的宫殿的墙壁上,仍然可以看到一个坐在美洲豹宝座上的国王,头顶上插着长尾鸟的羽毛。在有些地方,壁画的颜色仍然清晰可见。这里有走廊、庭院,还有一座高大、极其方正的天文台从宫殿楼顶的平台上耸起,玛雅人常常在那里观测星系。
  宫殿的东侧是碑铭神庙,它保存状态良好,至今还有遗迹建设初期的威容。如前所述,在碑铭神庙的地下还发现了帕卡尔王的陵墓和翡翠面罩。另外,在这个神庙正面台阶前的小屋里,还刻着600余个玛雅文字的碑文,神庙由此而得名。这些玛雅文字在为数不多的玛雅文献中尤为珍贵,它为破解玛雅文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者,宫殿的南侧是十字架神庙,再往南是叶子十字架神庙。在宫殿与十字架神庙之间,是有名的太阳神庙。它们散落在穿过遗迹的奥图鲁姆河周围,分别用带拱顶的通道或地道连接。
  帕伦克古城最大的特征是每处遗迹都有详细的玛雅文字雕刻,这对了解整个古城非常重要。通过对玛雅文字的破译,人们获知这个遗址建于公元7世纪左右,统治者是帕卡尔及其家族。在拱形通道的浮雕上,描绘了在帕卡尔王的加冕典礼上,其母萨克·库克给他授以王冠的情景。再者,宫殿的墙上雕刻着帕卡尔王在位68年间的各个场景。
  棺盖上的神秘构图
  如前所述,碑铭神庙的地下埋着帕卡尔国王的石棺,但令众多考古学家感兴趣的却是帕卡尔石棺上那个精心雕琢的盖子。许多人认为,在这个盖子上隐含着古代玛雅文化起源的重要线索。
  这个盖子是用一块巨大的木兰花色石灰石做成的,长3,5米,宽2米,重约5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整个墓地和这个石棺盖都是帕卡尔国王在他统治的最后几年里设计的,于公元675年开始修建。考古学家说,很显然,石棺是第一个被制造成的,接着是墓地的其他部分、金字塔以及它上面的神庙。这是因为这个石棺盖如此巨大,它不可能通过墓室里的那道小石门。即使是在今天,如果不想把整个金字塔拆毁就把棺盖移出,并抬上狭窄的石阶通道,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石棺盖上的雕刻很是复杂,上面刻画的是一个蜷曲的、几乎处于胎儿形态的玛雅人形,周围环绕着一些奇怪的图案。这个人物以及周围复杂的雕刻,都有其具体的象征意义。图案的颜色很是鲜亮,使位于中心的人物看起来像是浮在那里一样。而围绕四周的众多错综复杂的象征物,则更是令人难解。难怪从发现它的那一天起,棺盖的构图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辩。那上面的人物是谁?他到底在做什么呢?那些众多的象征物又意味着什么呢?卢兹的发现不但没能解答古玛雅人的文化起源问题,反而引发出更多的假说来。
  最有争议的假说莫过于瑞士作家冯·丹尼肯提出的外星人说。他认为,在棺盖中心处蜷着身子的那个人实际上是一个宇航员,他正在控制自己那处于起飞状态的飞船。无独有偶,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火箭研究员看到棺盖的拓片时,马上说道:“啊,这是‘阿波罗’发射时的情景。”在他看来,拓片中那个蜷着身子、浮在空中的人,像极了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躺着的样子。   显然,棺盖构图中央躺着的人,从其姿势以及几根管子包围着的情景,还有口中叼着什么的样子,一切全都是谜。如果要显示国王的权势,按平常的想法,完全可以画成戴着王冠,手执笏,威风凛凛地站着或者端坐在王座上的样子。但是图上的人却不是这样。于是,有人认为帕伦克王国的帕卡尔家族是外星人后裔,而帕卡尔墓中留下的骨架实际上是没来得及赶回去的外星人的遗骨。无论丹尼肯的假想如何不可思议,但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在墓中发现的骨架比迄今发现的任何玛雅人的骨架都要高得多。
  对此,许多考古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也不承认玛雅文化曾受到任何外部文化的影响。他们认为,玛雅人有足够的能力来创造一个很发达的文明。作为这方面代表的琳达·斯凯丽博士,以自己破译玛雅人象形文字的最新进展为依据,认为玛雅人信仰一种平行存在的世界或宇宙:阴间,是逝者的地方;上界或天国,是天神和祖先们的地方;中间世界,是我们所熟知的物质世界。据此,帕伦克棺盖实际上表现的是帕卡尔国王的弥留之际,同时也告诉我们有关玛雅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另外世界的信仰。
  斯凯丽博士指出,在棺盖的右上角是一处黑暗与夜的标志,贯穿于雕刻中间的吉贝树象征着生命之树,用一个十字架表现出来。树顶有一只神鸟,它是天国的象征。两条长有方形鼻子的蛇作为树枝,从祭祀用的碗里长出来。与这两条蛇对应的还有两副蛇的骨架,它们从阴间探出身子来,张开大嘴,等待着国王下到阴间去。在那里,死神在迎候他的到来。
  她接着说,棺盖上表现的是太阳落山之际,它将落到地平线以下,进入阴间,并把死去的国王带到那里去。原来,玛雅人相信,只有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后,死去的国王才能在地平线下面进入阴间,然后在那里开始他死后的生命。而那个胎儿形态的表现,正代表着他在阴间会得到再生。
  但是故事并没有在此结束,国王再生后的一切也被表现了出来。原来,碑铭金字塔的位置是经过天文学上的观测确立的,当太阳落入太阳年最南点,即冬至点的地平线时,恰好与帕卡尔国王墓穴的中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换言之,太阳陷入黑暗之后,帕卡尔也会随着陷入阴间的黑暗;当太阳重新升起来向北移动时,帕卡尔也会从阴间升起,然后向北移动,最终停留在北方天空最接近北极星的地方。这样,关于一位国王死去与再生的故事,不仅仅限于他的墓穴,而是延伸到整个帕伦克古城。
  帕伦克古城在公元830年左右突然消失了,其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由于帕伦克古城坐落在丛林当中,这就使得许多高大建筑免遭破坏,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它的旖旎风光。
其他文献
如果排除了非洲高原是人类发祥的祖源地,那么,现有的符合前述标准的低海拔高原便没有了。这就基本上堵死了我们在高原上寻找人类先祖的路。几十年前,曾有中国学者试探性地提出了
在竞争激烈的网上零售活动中,为了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培养顾客忠诚度,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关注如何从点击流中发现用户的兴趣偏好,进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个性化推荐。本
会会点30:  欢迎扁盘动物!  时间:  大约是7.8亿年前。  地点:  海洋中。  加入者:  仅含有一个物种的扁盘动物门。  形貌:  在很久之前我们就已经丧失了肛门,而现在我们又将失去嘴和全部的消化道,只能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这时的我们看起来像大个的(3毫米)变形虫,没有前后之分,靠体表临时形成的细胞质突起进行运动。如果说我们的共同祖先与现生的扁盘动物还有任何相似之处的话,那就是我们不再像
本文通过对克拉玛依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探索当前信息化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信息产业发达地区经验,对促进本地区乃至新疆新产业动能形成提
什么是“一拍个”?就是“一兆个”乘以1000倍啦。  2012年3月,今日宇宙网站第一次报道了银河系里有着“如天文数字”般数量庞大的流浪行星。这些孤单的星球,“不见天日”地漫游在星际空间中,且没日没夜地唱着“浪人之歌”……此情此景在视觉上令人匪夷所思,而在星际间竟流浪着这么多孤独的星球,实在也太令人跌破眼镜。  如果估计结果和数字皆正确无误,意味着银河系里的行星数量,不只是比恒星“多”而已,是多很
在安徒生童话《夜莺》里,有只小鸟一唱歌就能融化皇帝的心,但是当皇上逼它跟一只镶着珠宝、只会唱华尔兹的机械鸟比赛唱歌时,它却飞走了。然而,新的研究指出,虽然人们经常说小鸟有
按进化论观点,如果人类由猿进化成人,其时至少要经历200万年~300万年。有学者认为,猿分野时代出现在250万年前。也有认为在600万年。500万年前。也就是说,猿们的生存时代及向人类
复活节岛面积约163平方千米,矗立着近1000座巨石像,它们的起源以及由谁建造仍旧是一个谜。不过,根据一项引发争议的新理论,复活节岛上的古拉帕努伊人可能借助绳索拉动巨石像,利用巨石像的摇摆一点点向前挪动。形象地说,巨石像是“走到”目的地的。  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也被称为“摩艾石像”,最重的达到74吨,高度接近10米,一直被这样或者那样的谜云环绕。相比之下,人们最希望解开的谜团是:当时的古人如何将巨
因地震引发的日本核电厂灾变,真实情况众说纷纭,负责监测核子试爆的国际机构公布的一些资料,可说稍释群疑。  《自然》杂志于2011年3月中率先报道,负责监控秘密核子试爆的国际性机构——全面禁止核试验公约组织(CTBTO),会将他们在日本上空及四周与亚太地区测量到的放射性核种及其剂量的详细数据,每日传送给其会员国。但由于CTBTO未获授权,无法将该等数据对大众公开。  鉴于现实需求,现在至少有一个CT
气候变化对臭氧层的区域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