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干部气质的培养不容忽视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的建设与管理中,班干部的作用并不在于把班级管理到什么程度,他们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旗帜的作用。而班干部的旗帜作用要靠他们的气质来体现,因此,对班干部气质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培养班干部的气质呢?
  
  一、培养班干部的正气
  
  第一,推荐一些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比如《毛泽东传》、《周恩来传》、《水浒传》等,让班干部在熟悉这些伟大人物和农民领袖的事迹的过程中,去感悟其身上所具有的凛然正气。
  第二,介绍一些文学作品和作家,诸如文天祥及其诗歌《过零丁洋》、《正气歌》,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及其《离骚》,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等,让班干部既欣赏了这些优秀作品,又领略了这些作家所具有的气节。
  第三,对班干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结合学校创造的儒家思想文化氛围,在班内要求学生诵习《三字经》、《论语》等,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二、培养班干部的自信心
  
  第一,进行舆论宣传。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班团会在公开场合为班干部树立形象,树立他们的“干部”权威,经常发动班里的同学为班干部找优点,让班干部觉得“我能行”。
  第二,尽量给班干部以最大的信任,让班干部在心理上觉得自己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是个真正的干部,这样他们的工作才会更加主动和积极。
  第三,给班干部以最大的活动空间,放手让班干部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甚至是尝试性的工作,做得好时,适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做得不好或不对时,也应当以鼓励和指导为主。
  
  三、培养班干部的各种习惯
  
  第一,培养班干部“慎言”的习惯,要求他们说话时注意时间、场合、对象,力求不要“妄言”、“戏言”。
  第二,培养班干部“慎事”的习惯,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盲干”,更不可“蛮干”和“忙干”,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第三,培养班干部“慎独”的习惯,一个人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言行举止的文雅和修养不是难事,要让他们独处时也做到行如止水就很难了,尤其是年龄尚幼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从带好班级、实现培养目标的长远目标看,班干部不应当仅仅是当好班主任的助手,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是一个班级的形象和旗帜。他们具有特殊的带头作用,因为他们是同龄人,生活在同一集体中,其带头作用不仅形象、生动、具体、有效,而且自然形成一种压力,成为其他学生不可违抗的力量,成为其他同学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本人认为,课程改革后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完善评价内容    依据《标准》的要求,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可以分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学习过程;数学
期刊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长足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强大动力。但随着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不断深入,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渐渐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  问题1: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过程中搞“一刀切”。  目前,各校仿佛已普遍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只要上课,教师就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不使用,即便教师的课上的再好,也会被一票否决。更有甚者对每堂课使用多
期刊
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逐步向多语种、复合型、宽口径的方向转变。基于此,我国高校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至少一门本专业语种以外的其他语种,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开设不同语种的二外课程。俄语二外的学习相对其他语种而言,存在入门较难、语法复杂等内在因素,加之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际地位的下滑等外在因素,使俄语的教学面临更大的困难。如何提高俄语的教学质量,改善学生
期刊
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生活条件逐渐富裕,使广大学生的优越感日益增强,父母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所忽略,导致学生出现过于依赖的心理,学习没有激情,意志薄弱,缺少拼搏的精神。作为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这个重任,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方法主要有:  (一)教育引导法  正确的竞争意识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教师要端正思想,清楚竞争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竞
期刊
教学当中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其根本问题都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中学历史课的问题教学法同样也要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目的。所以,教师在对历史课的问题进行设计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考虑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问题设计教学法的指导应包括下面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一是指导学生启动思维,独立自主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一环节是一个设疑—思辨—释疑的过程。二是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环节,
期刊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全社会都在提倡“赏识教育”,认为教育中只有表扬和鼓励才是正道,而批评和惩罚与新的教育思想相悖,因此,惩罚学生已被公认为现代社会中最不文明、最不科学、最不人道的教育手段。然而,教育理论可以是彩色的,但教育实践却经常是灰色的。时下,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激励和赏识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惩罚和批评?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该如何处置?教育究竟是否有惩戒权?惩戒的范围有多大?怎样使用惩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大多数语文教学以满堂灌为主,教师生怕学生学不会,生怕自己没有讲到位,生怕学生记不住。于是课堂上便形成了教师无休止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然而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教师常常很是苦恼地说:“我都讲到了,而且再细致不过了,为什么教学效果却不好呢?”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两个教师的苦恼,这也代表了大多数教师的苦恼。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给学
期刊
学生是教育的大环境,教师是这一大环境中的生命体。一个生命体要对这个环境作出贡献,第一步就是要发挥生命体的主观能动性去适应这个环境并服务于这个环境,使自己与大环境共同且友好地存在。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升学压力也随之增大,任课教师在课堂创设的氛围一般只适应于好学生,授课多数只为好学生服务,即教师去适应尖子生的环境,而不顾困难生的环境,结果呢?困难生数量增加,师生关系紧张,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大面积
期刊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培养高素质、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摆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最为核心的价值目标也正是教育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对创新潜能的挖掘,而中学的创新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和创新思想诞生的不竭之源。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
期刊
一、建立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    交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它既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简单地说,交往是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活动。交往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同时又都是相互认识与交流的对象。所以说,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