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在古典家居中找到归属感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坤最初接触古典家居环境,源于对童年时一只杌凳的念念不忘。那时她还在上小学,每天在家写作业都是趴在一只学名叫做“杌凳”的小凳子上完成的。成年后,她便满大街寻找自己记忆中的杌凳。如今,在吴坤占地近千平方米的私人四合院中,大到建筑构件,小到烟灰缸,均是明清时期的古老家具。她在这座古典的四合院中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这些记录着老祖宗生活与审美的艺术品融入到自己现代化的生活中,也将一种中国特有的古典精神带入到了自己和家人的思想中。
  家居是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其中的环境,融入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坐卧起居之中。每一件古代艺术品都是先人用手和心设计和创造出来的,它充满了时间与文化的气息。人们居住其中,得以滋养和抚慰。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让现代人心情沉静、不浮躁,还是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素质和艺术品位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古典家居生活方式的热爱,吴坤多了一份乐趣,进而通过与同道中人的交流,对这些古老的宝贝背后的文化和历史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吴坤看来,这就是她的幸福,古典家居环境让她的生活和心灵都变得更美好。
  当吴坤谈到古典家居环境带给她生活的影响,她说道:“通过与古典家居环境中的古代艺术品、收藏品不断接触,我似乎慢慢感受到古人的智慧、美感和对生活的独特品位,那是一份疏朗而大气的精神追求。”
  此外,吴坤与其先生对于收藏古典家居的共同爱好,更是时时刻刻滋养着他们的婚姻生活。“爱好古代艺术品的人,他心里的关注点与普通人是不同的。古代艺术品、古代家具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美好。它会净化你的心灵,在无形中帮你去掉许多红尘俗世中的私心杂念。”在与先生的相互切磋、共同鉴赏古代家具的过程中,吴坤与其先生的感情也在不断加固,不断获得新的生命活力。
  如今,向往这种古典家居生活环境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生活情趣早已是许多现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在中国,许多人都以居室中能有中国传统古典装饰为荣。当代著名服装设计师薄涛的家,也有着与他谦和沉稳的气质所相称的居家装饰,静静彰显着它的主人所追求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发起人施珏对古典生活方式的喜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甚至亲力亲为,在上海市郊建起了一个占地三亩的典型江南风格园林作为自己的宅邸。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欧美国家出现了许多以中国古代艺术品为原型的设计和制作,中国元素已经成为欧洲、北美市场一个重要卖点。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而这种雅士情怀,正是我们自己的底蕴,为什么不去彰显和珍惜?
  
  现代家居生活环境中可以融入哪些古典元素?
  1.古代绘画艺术品。作为古代艺术品的一种,收藏在家中的唐卡不仅能够为家居环境增加浓烈的异族情调,还具有祝福和平安的美好寓意。
  唐卡也叫“唐嘎”,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2.古代雕塑作品。古代石刻、石雕、木刻、建筑构件等艺术作品也能为你的家庭增加无穷文化内涵。
   图2为吴坤收藏的宋代木刻韦陀神造像,护佑着整个家庭的平安与祥和。
  坐在欧洲古董座椅上的吴坤翻阅着《陶瓷拍卖图鉴》,背后的欧洲古典装饰柜中陈列着的美酒依稀可见。生活在这般家居环境中,岂能不乐?
其他文献
法国作家妙莉叶·芭贝里说:“强者,在人间什么都不做,他们说话,不断地说话。”这话似乎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生活在一个由语言而不是由行动掌握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上,顶级的才能就是语言的掌控力,而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用来表达自己。  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经常训练我们在读了一篇文章之后,要口齿清楚地、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曾经有个说话像蚊子的女生,老师用《红楼梦》中王熙凤训斥丫鬟的话来指正她:“你以为说话哼哼
期刊
“设计师设计了一套好房子,是为了人们能够在其中住得愉快,享受到生活的美好。设计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教会人们玩味空间,教会人们享受一所好房子带给生活的乐趣。”——戴昆  戴昆平时说话总爱叼着烟斗徐徐道来,不见急迫。对待长幼谦虚有礼的态度更让人赞赏他儒雅稳重的性格。但这些只是他个性中的一部分。时尚的造型和极具现代感的颈饰、腕饰和戒指同样是戴昆形象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彰显着一位时尚男士的品位与个性。  采
期刊
走进三摩地素食茶艺空间,你会被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所吸引:招牌旁边倚坐着安详低眉的菩萨,门口窗下铺排着端丽清雅的苏绣,前台多宝格上陈列着古朴淳厚的紫砂壶。进得门来,翩然迎上几位一身素白的姑娘,白色窄身上衣,褶皱掐腰阔腿裤,浅口布鞋,难得见服务员工服有如此创意。“这衣服是老板亲手设计的。”一位姑娘笑道。  唐欣是一位职业香薰师,曾在英国师从伊芙·泰勒(Eve Taylor)女士学习芳香疗法。这份职业要
期刊
艺术之于我,是一个梦想  李源芯从小爱唱爱跳,无论是坐公车,还是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她一路哼着自己的小曲。于是,接她放学,一度成为结束了一天劳累工作的妈妈最开心做的事。李源芯还酷爱芭蕾舞,家里的墙面上让她画满了各式芭蕾舞鞋。小时候没有舞鞋,她便找来姥姥的“三寸金莲”裹在脚上,或者用硬纸卷成筒,塞在袜子里,立起脚尖在地上跳舞。  爸爸会拉二胡、吹笛子,因此李源芯从小就对会发声的东西极感兴趣。小时
期刊
郝衽的“纤维肺”已经发展到晚期了,他的夫人为了给他换肺,抵押了房子,但仍还有二十多万元的资金空缺。消息很快在熟人圈中传播开来,之后,他家就热闹起来了。  许多年没有联系的学妹送来了钱,她说一直记得,当年父亲被揪出去挨批斗的那些日子,郝衽对她说,“妹妹别怕,你爸爸是个好老师。”之后,也一直是郝衽陪着被同学们孤立起来的她上下学,直到她的父亲平反。单位的小白来了,几年前小白的妻子患了脑癌住进医院,紧接着
期刊
听叶锦添、萧爱彬、孔令谦三位专家讲述  新中式复兴的今天与明天    看叶锦添的设计,犹如读一本百科全书,展现的是一种卓绝的文化经历。“把一切曾经发生或尚未发生的东方世界,在新时代里重生!”  《淑媛》:国内的艺术、设计风格近几年东方元素日益增加,“国学”也随之受到热捧,您认为背后的动因是什么?今后又会如何发展?  叶锦添:这是情感的需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长期以来,都是活在一个他者文化的
期刊
在西方艺术领域里有一种女性主义思潮,很多人可能以为那只是一种表达女性情怀的东西,其实不然。女性主义艺术是西方女权主义的产物,它对主流男权文化始终是持一种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女性主义艺术的作品形式比较激进,在很多女性主义艺术家的作品里,“女性身体”经常作为一种媒介、形象,甚至连性器官、经血等这些女性身体最真实、最刺激的符号,也经常被女性主义艺术家拿来使用。在这里,艺术作品中传统美感的要求被摆在了次要的
期刊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经典的咏梅诗,所传达出的低调、典雅姿态,同样也适用于日式插花中的器皿,日本俗称的“花器”。  在日本花道中,花器作为插花艺术的重要载体,往往整体上起到平衡色、形、材的作用。颜色搭配整体是否合理、全局所显现的形状是否一致、材料的选取是否和谐,这些都需要花器为整个花道定基调、做总结。一般而言,日式花器的选择整体呈现出雅致、古朴的风格,色调不艳
期刊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室内设计的美妙之处就在于设计师们对生活细节的感悟,以及对感悟的表达。室内设计师萧爱彬如今已然是新东方主义在家居设计领域的引航者。只是对于这场“传统复兴”的风格,他还有更多话要说。  《淑媛》:中国风的风行已经成为大的趋势,新东方主义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您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萧爱彬:我目前还看不到这股风潮有明显的创新成就。我一直认为传
期刊
现代人的生活,每天都被浩繁的信息干扰着,  电视、电话、网络、报纸、杂志、微博、车载电视、地铁广告、电梯液晶屏......  无时无刻不占据充斥着你的眼睛、耳朵和大脑,让人不得安生。  高科技、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逐步置换和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和大脑,  有了灯光,我们的眼睛便无视星空了;  有了空调,我们的皮肤就不会呼吸了;  有了互联网,我们的大脑不会深入思考和原创了。  我们在享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