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现代教育的开始阶段,幼儿的思想非常懵懂、稚嫩,因此,正确的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非常重要。而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最初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感恩教育;价值观;传统美德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57-02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感恩,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一项基本品质,懂得感恩,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从幼儿阶段开始形成的,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非常必要。
一、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其中,许多教育意义比较深远,值得我们学习。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方式。
传统故事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老师可以通过传统故事,帮助孩子树立感恩的意识。在平时,老师可以搜集传统故事,将这些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制作成PPT或微视频,在课前5分钟播放。例如,在课前5分钟,将《孔融让梨》的故事制作成有趣好看的微视频,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小朋友喜爱的动画形式进行播放并回答老师的问题:1.你在动画片里看到什么?2.你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怎么做?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老师会有神秘礼物送给他,以此来引导小朋友观看整个PPT。
另外,在晨间活动、饭前或饭后,老师也可以给幼儿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老师还可以让父母在小朋友睡觉前,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故事等。这样,老师、父母让小朋友在故事的感染下形成感恩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社会资源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社会资源中也有许多关于感恩教育的资源,老师可以将这些社会资源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让小朋友在社会环境中亲自感受。这样,小朋友对感恩会有更深的认识,学会感恩他人,在他们的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社会资源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
例如,在遇到像地震灾害这样的情况时,老师可以组织爱心募捐活动,让小朋友不要向父母要钱,而是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或者压岁钱,不要在意钱的多少,只要是自己积攒的就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小朋友可以亲自体验到帮助别人的那种快乐、幸福与满足。因为小朋友有了亲身的体验,他们对感恩的认识更加深刻,所以,非常有利于帮助小朋友形成感恩父母、老师、朋友、社会的意识,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心存善念,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日常学习生活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感恩教育不是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就可以让幼儿学会感恩,知道感恩。还需要老师在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慢慢学会感恩。
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的一些言行举动对小朋友行为有比较大影响,老师应该带着关爱的目光去关心、注意每个小朋友。例如,学生回答问题比较正确或者有比较好的表现的时候,老师可以笑着摸摸他们的头或者竖起自己大拇指在他们的额头上轻轻点个赞,课后和小朋友走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和小朋友手牵手,让小朋友在这种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样一个有爱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在小朋友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
与此同时,因为小朋友最爱模仿别人,所以,老师与小朋友相处时自己也要有礼貌,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慢慢地,小朋友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学习,让他们在无意识中已经懂得感恩。
四、角色游戏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小朋友的天性都喜欢玩游戏,老师适当、有效地将角色游戏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能够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让小朋友主动参与,非常有利于帮助小朋友树立感恩意识。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小朋友玩一个妈妈怀孕的游戏,进行角色扮演:首先,让小朋友在自己的小肚子用绳子系一个装满水的大气球,然后,进行各项活动,像弯腰捡铅笔、提水等,但是,老师要告诉小朋友,这个角色游戏的前提是不能让气球爆炸破裂。这样,在整个玩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既可以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也能够深切感受到怀孕的辛苦。游戏结束之后,老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感想。有的孩子会说:“原来妈妈怀我这么辛苦呀,妈妈真的好伟大。”有的孩子会说:“我从今以后要好好孝顺妈妈,做个好宝宝,乖乖听妈妈的话。”还有的小朋友会说:“我要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挣很多钱,给妈妈买很多衣服。”等等。通过这样的角色游戏,幼儿可以感受妈妈的辛苦,体会到妈妈对他们浓浓的爱,从而,小朋友可以学会感恩妈妈,树立感恩的意识。
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在幼儿的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让幼儿懂得对老师、朋友、父母等人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学会感恩。
关键词:幼儿;感恩教育;价值观;传统美德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57-02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感恩,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一项基本品质,懂得感恩,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从幼儿阶段开始形成的,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非常必要。
一、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其中,许多教育意义比较深远,值得我们学习。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方式。
传统故事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老师可以通过传统故事,帮助孩子树立感恩的意识。在平时,老师可以搜集传统故事,将这些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制作成PPT或微视频,在课前5分钟播放。例如,在课前5分钟,将《孔融让梨》的故事制作成有趣好看的微视频,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小朋友喜爱的动画形式进行播放并回答老师的问题:1.你在动画片里看到什么?2.你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怎么做?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老师会有神秘礼物送给他,以此来引导小朋友观看整个PPT。
另外,在晨间活动、饭前或饭后,老师也可以给幼儿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老师还可以让父母在小朋友睡觉前,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故事等。这样,老师、父母让小朋友在故事的感染下形成感恩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社会资源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社会资源中也有许多关于感恩教育的资源,老师可以将这些社会资源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让小朋友在社会环境中亲自感受。这样,小朋友对感恩会有更深的认识,学会感恩他人,在他们的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社会资源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
例如,在遇到像地震灾害这样的情况时,老师可以组织爱心募捐活动,让小朋友不要向父母要钱,而是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或者压岁钱,不要在意钱的多少,只要是自己积攒的就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小朋友可以亲自体验到帮助别人的那种快乐、幸福与满足。因为小朋友有了亲身的体验,他们对感恩的认识更加深刻,所以,非常有利于帮助小朋友形成感恩父母、老师、朋友、社会的意识,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心存善念,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日常学习生活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感恩教育不是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就可以让幼儿学会感恩,知道感恩。还需要老师在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慢慢学会感恩。
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的一些言行举动对小朋友行为有比较大影响,老师应该带着关爱的目光去关心、注意每个小朋友。例如,学生回答问题比较正确或者有比较好的表现的时候,老师可以笑着摸摸他们的头或者竖起自己大拇指在他们的额头上轻轻点个赞,课后和小朋友走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和小朋友手牵手,让小朋友在这种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样一个有爱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在小朋友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
与此同时,因为小朋友最爱模仿别人,所以,老师与小朋友相处时自己也要有礼貌,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慢慢地,小朋友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学习,让他们在无意识中已经懂得感恩。
四、角色游戏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小朋友的天性都喜欢玩游戏,老师适当、有效地将角色游戏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能够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让小朋友主动参与,非常有利于帮助小朋友树立感恩意识。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小朋友玩一个妈妈怀孕的游戏,进行角色扮演:首先,让小朋友在自己的小肚子用绳子系一个装满水的大气球,然后,进行各项活动,像弯腰捡铅笔、提水等,但是,老师要告诉小朋友,这个角色游戏的前提是不能让气球爆炸破裂。这样,在整个玩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既可以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也能够深切感受到怀孕的辛苦。游戏结束之后,老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感想。有的孩子会说:“原来妈妈怀我这么辛苦呀,妈妈真的好伟大。”有的孩子会说:“我从今以后要好好孝顺妈妈,做个好宝宝,乖乖听妈妈的话。”还有的小朋友会说:“我要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挣很多钱,给妈妈买很多衣服。”等等。通过这样的角色游戏,幼儿可以感受妈妈的辛苦,体会到妈妈对他们浓浓的爱,从而,小朋友可以学会感恩妈妈,树立感恩的意识。
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在幼儿的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让幼儿懂得对老师、朋友、父母等人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