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田径运动一直享有“体育之母”的美誉。高等教育院校田径运动的进步和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持续转型,田径运动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并越来越强调要在充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基础上,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无可代替作用。为此,本文将对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校 田径运动 可持续发展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25.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2
  在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田径运动是开设时间最早、普及和利用程度最大的体育项目,其在高等教育院校竞技体育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显著地位,具有很强的体育项目代表性。据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256所高等教育院校中,有179所高校会单独招收田径运动员。经过长期的努力实践,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田径项目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成就,培养出了很多国内甚至国际著名的优秀田径运动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尽管我国高校田径项目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但在训练、管理、招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田径运动的整体性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很难真正肩负起参加重大比赛,尤其是国际重大比赛的重要责任。对我国高校田径运动项目发展的现状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并基于认识进行相关措施和对策的制定和完善,对高校田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理论研究意义。
  一、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生源质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运动员招生主要来自下述几个方面:第一,高中学生;第二,体育专校的学生;第三,退役和现役专业体育运动员。一些研究者常常会将由体校和普通中等教育院校考入高校的运动员称之为学生运动员,而将考入高校的退役和现役运动员称之为运动员学生。据调查显示,由于基础教育因素限制,考入高校的退役和现役运动员其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很难顺利、有效的完成既定的课程教学任务,且他们的运动专项成绩往往已过了人生高峰期,其专项运动水平很难获得有效提升。此外,还有一些运动员学生尽管具有高校学籍,但他们高校的名义学生,其训练很少在高校内进行,只是在比赛时代表特定的学校出征。这类运动员学生往往都是专项成绩较好的尖子专业运动员,与学生运动员相比,他们的专项成绩优势很大,在各种比赛中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名次,因而,部分高校处于自身考虑,非常喜欢招收这种运动员学生。但就长期而言,这些专项成绩较好的专业运动员不应作为高校田径项目的主体。而那些具有相对较为扎实文化基础的学生运动员,其专项成绩往往处于重要提升期,高校如能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他们的田径运动成绩必然会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类学生理应成为高校体育招生的重要追求目标。
  (二)环境约束
  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组成了高校田径运动的环境,所以田径运动的训练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诸如天气、设备等都会成为制约田径训练的重要因素,就高校田径运动来说,大都采取的半天制的训练模式,以下午训练为主,而且由于田径场地容易被其他的学校项目占用,所以田径运动的训练时间经常被缩短,影响了田径运动的开展质量。
  二、高校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田径运动员选拔,不断提升学员的整体水平
  科学、合理的进行田径运动员选拔,通过各种先进设备设施的引进和改善严格监测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工作,基于数据获取情况对预定选拔人才的专项成绩和身心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尽可能的客服传统经验因素的干扰,例如,基于相关资格证书而进行的非客观性、人为性运动员选拔制度,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田径运动员的选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上所述,普通高校的田径运动员一般都来自于专业体校、中学学生和退役以及现役田径运动员,由于出身环境的不同,他们的综合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科学、合理的运动员选拔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来源不同的运动员都可以在质量优先的原则下获得合理的安排,能够确保所选拔运动员不但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还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基础,有利于高校田径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能够推动高校田径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运动员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高校田径运动要想多的动力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和认识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政策的制定,为田径运动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章程和依据。高等教育院校田径运动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互相关联的,他们都肩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负担着体育科研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田径教学应积极的走进社会、有效的融入社会,坚持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并不断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积极分享田径运动的有关知识,以促进田径运动的社会化和大众化。要尽最大程度为田径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在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思想教学,积极了解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问题解决指导和引导。此外,高校还应根据自身条件,开设绿色学习通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资源信息,并鼓励和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为他们打造健康合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为运动的专项成绩和身心技能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进行经济渠道拓展,确保运动设备设施建设
  高效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经济的保障,广大高等教育院校应积极的进行工作态度改变,要变“要”、“靠”、“等”为自力更生,为自主拓展,牢牢掌控自身经济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为田径运动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要在强化运动员训练的条件下,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和管控,以打造自身的社会知名度,进而吸引和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实现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高等教育院校步入社会、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多元化是高校运动项目与社会结合的重要体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注重高校田径运动的整体发展,合理的进行资金注入,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构建和完善奖惩制度,搞好奖惩工作,不但有利于正能量的激发,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高等教育院校的运动经费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推动高校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四)为运动员配备合格、高水平的教练员,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既离不开运动员的努力,也不离开教练员的付出,更需要两者的通力协作。当前,高水平、高质量、高素养的田径运动教练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瓶颈。在现实操作中,高校体育教练员一般都同时担负这多种体育运动的教练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配备相对较为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相对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他们对田径运动的经历投入。因此,高等教育院校应通过合理、有效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把教练员的职称与奖惩进行挂钩,并将队员的专项成绩作为对教练员进行奖惩的重要参考。强化交流与互助,尽最大程度的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知识储备充足的教练员队伍,为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员保障。同时,高校还要注重体育科研模式和体育教练方式的创新,以自身教练员的客观实际为基础,通过自身现有条件的有效利用,提升和强化广大体育教练员的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交流沟通方式的利用,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挖掘他们的教练潜力,提升教练团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以推动田径运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田径运动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通过人才选拨制度的合理构建,自由宽松教学环境的创造,教练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等各种手段,推动高校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旸.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发展滞后原因及对策[J].运动.2013(05).
  [2] 杨水西,刘国强.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3] 林俊,陈晶,许菲菲.福建省莆田市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
  [4] 刘宏伟.跆拳道规则变化对比赛的若干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
  [5] 何藏真,何婧婧.甘肃省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思考[A].体育科研.2008年第2期(总第110期)[C].2008.
  [6] 林俊,陈晶,许菲菲.福建省莆田市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A].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考——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高水平投掷运动员损伤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受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腰、肩、肘关节和膝;身体相关部位运动负荷过大,对技术的理解不够清晰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水平;投掷;损伤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2  一、投掷运动员各个技术等
摘 要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对聊城大学龙舟队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具体包括:积极学习和掌握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知识;制定科学训练计划并根据训练计划安排合理的准备活动;及时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注重准备活动以及注意训练后疲劳的恢复等。  关键词 高校 龙舟队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61.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
摘 要 踝关节损伤成为每个爱好足球运动的学生碰到的又一个实际问题,大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受伤,不仅损害健康,影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对此为了确保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足球活动能在大学生活中顺利开展,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足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特点及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关键词 足球 踝关节 损伤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
摘 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篮球专项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目前篮球运动损伤多集中于腰部、膝部、脚踝部以及手部,而头颈部受伤几率较小;进攻后卫和大前锋受伤几率相对较高;篮球运动运动损伤多集中在腰部,膝部,肩部和踝部等。  关键词 篮球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1  篮球运动是当下最为流行
本论文以我国南方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为研究对象,制备了兔抗红笛鲷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受体NCCRP-1融合蛋白的抗血清,初步建立了NCC的有效
反映一个国家政局的新闻是比较难写的。若这个国家发生了重大政治事件,记者们一般只要把这个事件起因、规模和结果写出来即可,若这个国家没有发生大的政治事件,要写出一篇较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背向滑步推铅球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研究点主要集中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分析。当前对推铅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对铅球出手速度进行分析的文献较多,有研究铅球最佳投掷角度的文献,有研究铅球最佳出手高度的文献,有对背向滑步推铅球左侧技术进行分析的文献,有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时躯干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力求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或比赛有一
肥床旱育稀植技术是水稻传统栽培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技术思路上由重视地上部分生长向促进地下部分生长转变,由倾向于数量栽培向重视质量栽培转变;在栽培措施上改水育秧
摘 要 本文首先通过对运动处方的内涵、内容以及运动处方应用的发展进行分析,让读者能够对运动处方的基本知识有个准确的了解;然后对运动处方程序的制定进行分析,让读者了解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以帮助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运动处方;最后是对运动处方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分析,将运动处方的相关理论应用到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与比赛当中去,以形成运动处方训练模式,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实验方法,对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49人在日常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网球运动属于格网对抗性项目,快速启动与急停等动作层出不穷,这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运用都有较高要求,同时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导致运动员的伤病也随之而来。本文正是以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网球专项本科生运动损伤发生现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