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生物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方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观察力是学生能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第一个活动环节,因此,培养学生观察力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关键。在本文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客观分析了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一些方略和技巧。
  【关键词】观察力;生物学科;观察技巧
  从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非常重要,观察力的培养并不需要一门单独的课程加以培养,在各个学科中,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尤其是生物这样的自然学科,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方面具有很多的学科有利因素。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挥生物学科的这一学科有利因素来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教学任务中,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入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特征,包括对新鲜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对未知事物好奇心很重等,一旦抓住了这些特征,教师就知道如何让学生对观察产生兴趣了。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生物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来源于观察,而在这些观察行为中,有相当部分的观察成果都是一个长期的观察行为所产生的,只有当观察者把观察当成一种习惯,在生活、学习中,习惯性的从事观察活动,这样才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生物科学家通过观察而取得伟大成就的故事,如达尔文通过长期的观察而发现很多新的生物品种,袁隆平因为长期的观察而在杂交稻的研制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等,以这些科学家作为榜样力量,让学生认识到平时不起眼的观察习惯原来可以创造如此大的成就,这样一来,学生会从心理上对坚持观察的习惯产生认同。在认知上对观察习惯产生认同还不够,学生还要在实践中去逐渐培养观察习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观察作业,如到池塘边观察青蛙从青蛙卵到最后长成青蛙的整个过程,如果家里养了一些小动物,如猫、狗、鸡、鸭等,注意观察这些动物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性等。这些观察作业可以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开实践观察活动,经过长期的督促熏陶,学生会逐渐把观察视为一种生活习惯,从而养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的良好品质。
  三、传授学生观察的技巧
  观察作为一种技巧,在实施观察行为的过程中,理所当然会包含一些技巧在其中,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技巧,而进行盲目的观察,很难产生理想的观察效果,实现观察的目标。因此,观察技巧的传授非常重要。第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活动与随意的观看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目的之分。任何观察活动都是基于一定的目的而产生的,在观察到一定的现象以后,观察者还需要借助于思维活动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无论是观察的过程还是分析的过程,都要围绕着一定的目的进行,如果在观察活动开始前,观察者没能明确本次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样整个观察活动都会显得毫无章法,且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时也会缺乏针对性。因此,要想观察行为更加科学化,首先就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清楚地知道观察活动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并针对目的制定详尽的观察计划,这样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观察者才会有目标、有重点、有条不紊地开展观察行活动,在分析的过程中,才能以观察目的为指导采取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第二,观察行为要讲求顺序性。以科学探究为目的的观察活动必然是非常详尽全面的观察活动,它需要观察者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仔细而又全面,这样一来,观察的内容自然会很多。为了避免观察行为出现混乱或遗漏,在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活动。一般来说,观察事物时是按照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先观察前面,后观察后面,先观察上面,后观察下面这样一个顺序来进行观察行为的,这种按照顺序来观察事物的方式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因此,观察者更容易掌握观察对象的本质;第三,要善于抓住观察重点。在生物观察活动中,一个观察对象往往有无数的观察点,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往往需要对观察点进行筛选,否则什么都“一把抓”,反而会影响观察的有效性。因此,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观察的重点,善于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紧紧抓住这些特征来进行观察活动,观察活动才更容易出成果;第四,养成书写观察记录的习惯。在观察活动中,客观的记录非常有必要。在观察活动中,很多的观察对象内容量很大,或者观察的持续时间很长,如果没有一个客观详尽的观察记录,很多现象、数据在观察结束以后会遗失、遗忘,这显然会对观察活动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对于实验中观察的现象进行一一记录,这样既可以避免观察成果的遗失,又可以通过对观察数据、观察现象进行对比,还能更好地为观察分析提供整体化的素材。
  总之,观察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技巧形成过程,需要教师长期的渗透式教育和实践训练,作为生物教师,要善于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长期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观察力的培养活动。
  【参考文献】
  [1]薛秀玲.浅谈高中生物课学生观察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年16期
  [2]徐志敏.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的若干做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年第3期
  [3]周洪亮.高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学,2002年0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田家炳中学)
其他文献
故障现象:一辆斯太尔拖车,装配富勒变速器型号为RT11509C,因变速器异响故障进厂检修。修理工拆解变速器后,发现是轴承散架,更换轴承后出厂。该车出厂后出现挂低挡困难,后经过多次检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持续走低。对于身处北方的爱车一族来说,低温与大雪等恶劣天气给行车及养护带来的麻烦绝对让人有些招架不住。更换冬季胎,更换冬季机油,更换冬季冷却液……在大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课是英语的传统课型也是重要课型,采用“模块教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设置上,还是师生相互作用上,模块教学都有着比传统教学更优越、更符合学生语言发展需要的特点。  【关键词】阅读课;模块教学;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语言素养的发展与阅读课的教学质量紧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为了实现更加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优化;课堂教学  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时密不可分的,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欢愉,才能使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使得教和
摘要: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是油田采油作业中重要的工作之一。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的方法不仅直接影响着油田采油作业的正常运行和作业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着水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更应高度重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的方法。本文首先对现行的油田采油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然后分析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最后探讨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油田采油污水 污
路面标识图像的消噪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重要内容。由于双域滤波受到梯度因子影响会导致消噪效果不佳,结构细节难以体现,根据Hessian矩阵特征值的组合特性,运用了一种空间自适应梯度因子,可得到一种空间双域消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现有PID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路面指示方向图像中的噪声,而且能够保留更多的结构细节,为路面标识图像的处理提供了算法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