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预防及护理

来源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9-01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预防护理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5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6例中已婚17例,未婚39例,有哺乳史13例,均发生于非哺乳期。其中肿块型19例,脓肿型31例,瘘管型16例。结果:经过合理治疗,均已治愈。结论:预防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关键是对其病理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手术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复发,对不同病例应采用恰当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乳腺导管扩张症(MDE);预防;护理
  
  乳腺导管扩张症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浆液性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等[1]。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晕区肿块、乳头凹陷、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临床比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同期乳房疾病的1.41%~5.36%[2]。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发生误诊误治。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肿块型、脓肿型、瘘管型。不同的临床类型的治疗方法亦不同,根据不同类型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56例,均为女性,已婚17例,未婚39例,有哺乳史13例,均发生于非哺乳期。其中肿块型19例(33.93%),脓肿型31例(55.36%),瘘管型16例(28.57%)。经过合理治疗,均已治愈。
  
  2治疗
  
  根据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肿块型行乳腺象限腺叶切除、脓肿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瘘管型行瘘管一期切除术。
  
  3护理
  
  3.1心理护理:本组病例未婚女性占比例较大。较长的病史及诊断不明确使病人从一家医院辗转到另一家医院,耗时费力,顾虑重重。护士接诊时应主动、亲切,并立求陪同心理压力较大的病人完成就诊,明确告知病人该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能达到的疗效,不会影响外观及生理。使病人解除思想负担,尽早接受治疗。本组病例中有18例脓肿反复发作破溃1~2年,在外院诊断为化脓性慢性乳腺炎,给静脉滴注抗生素。当接诊大夫告知诊断,动员她们首先进行脓肿切开引流,于炎症静止期再行瘘管切除时,病人再三询问治疗是否有效。护士耐心讲述了该病的治疗效果及成功的病例后,都接受治疗并痊愈出院。
  3.2肿块性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固定,轻压痛,腋窝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人有偏向性乳头内陷。应注意肿块的大小,硬度,边界是否清楚,表面是否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有无波动感,腋窝淋巴结情况,协助医生取肿物活检行病理切片,以利进一步确诊。操作时注意无菌,防止局部出血。行肿块及病变区域切除后,给予压迫止血,注意有无渗血,细心观察局部血液循环。该组19例病人中,有3例在外院诊断为乳腺癌,目的是来院做乳癌根治术。根据病人年龄及乳块缩小史[1]和病理活检,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遂行乳腺腺叶切除,治愈出院。
  3.3脓肿形成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更换敷料时应明确肿块的大小,动作轻柔,放置凡士林纱布条引流时松紧适宜,放于脓腔底部,以利脓液充分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减少毒素吸收。保持伤口愈合过程中呈底大口小的形态,益于肉芽组织生长。如果脓腔较大,脓液较多,可用2%甲硝唑注射液接一次性注射器,去掉针头行脓腔冲洗,之后放置引流条。一般前3~5天引流液较多,每日换药一次,虽然本病应用抗生素无效[1],但可作为预防用药,防止感染。
  3.4瘘管型:脓肿切开术后2周左右行瘘管切除术。注意切口有无红肿、疼痛、渗血、渗液等,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做好切口周围的消毒,使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指导患者不穿紧身内衣,保持内衣清洁。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教会病人自查乳房的方法。
  
  4讨论与分析
  
  1925年Ewing发现本病的病灶中有大量浆细胞浸润,首先命名浆细胞性乳腺炎,以后依据不同的病理特征有多种命名,如粉刺性乳房炎、闭塞性乳房炎等。1956年HasgenseStout认为本病的病变基础是乳头周围导管分泌不畅致导管扩张,倡议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本病为一种非细菌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病程冗长,病情多样。病程的长短和导管阻塞的程度决定该病的病理阶段。早期病理改变为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导管分泌功能失调,导管内淤积的脂质物质分解,其产物可渗出管外,造成导管周围组织炎症,重者可出现坏死灶,虽结构酷似结核,但无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杆菌.合并严重感染者可形成脓肿和窦道,晚期管壁纤维化,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出现乳头内陷,包块与皮肤粘连.因而多数作者认为,导管扩张症与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因此有学者任为乳头内陷[4,5]等为主要原因。输卵管梗阻致管腔扩张,乳腺内上皮脱落、破坏,管腔内脂性物质溢出,引起周围组织抗原反应,浆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所以其实质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文献也认同这种观点[6]。
  乳腺导管扩张症在教科书上出现的内容较少,也有学者根据乳腺导管扩张症与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不同,采取了明确的独立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该病多发生于未生育的女性,发病原因与穿着过紧的内衣有一定关系。病人及非专科人员对此病缺乏认识,误诊率达90%[3],有些病程长达27年[1]。护士在认识本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的同时,对病人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承受能力合理评估,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关心体贴病人,尊重病人,。进行查体、换药时应遮挡屏风,帮助病人解除思想顾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不撼一般的乳腺感染性疾病,对其病理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是预防的关键,根据发病的三种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3-01    家庭病床是为适合在家庭进行治疗和管理而就地建立的病床,它把医、护、患、家庭联系在一起,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位于一体,是社区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病床的开设,方便了患者,解决了患者住院、陪护、饮食、资金等困难,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在脱离不开日常家庭环境和亲人的关怀下,得到了及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8-01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其最常发生的部位为前臂掌侧和小腿。如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可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丧失生命。因此,早期正确观察和及时治疗,对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4-01  [摘要]目的:调查长期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以更有效地进行预防跌倒的教育,针对性采取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55例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高危人群。结果:(1)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院期间跌倒率为20%。(2)跌倒因素主要为药物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83-01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化及人们对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受贯性的工作流程及个别护士的服务意识相对滞后的因素制约,往往导致护患纠纷。因此通过分析造成护理纠纷的诸多因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7-01  [摘要]目的:针对高压氧治疗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护理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对创伤骨科250例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治疗前对患者的详细护理评估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治疗前准备,以及治疗后的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应对不良反应和加强饮食护理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65.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1-01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外,护理指导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现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住院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4-02  [摘要]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据资料显示91.4%老年精神病患者同时合并躯体疾病,且此类患者主诉能力低下明显,甚至有些就不会主诉,针对此特点,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尤其在夜间,由于工作人员少,夜间的病情变化不像白天那样容易被发现,有些病人的特征症状在夜间也容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0-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日臻完善,人们的寿命也不断地延长。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值得全社会关注。我院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促进康复等方向有很大的收获,现说我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医疗保健;心理因素    1老年人的心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9-01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会给患者带来腹部不适和精神焦虑感。先兆流产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易出现便秘,常用的腹部按摩和服用刺激性泻药所致的腹痛和肠蠕动,会给先兆流产患者增加宫缩和流产的风险。我们采用增加膳食纤维、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先兆流产患者便秘,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2-01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临床上的重症患者、骨折患者常有血液循环障碍、体位姿势固定、全身营养不良、贫血、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加上意识不清、焦虑、精神失常、多汗、大小便失禁以及局部皮肤的摩擦和剪切作用等而很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