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来源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o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0-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日臻完善,人们的寿命也不断地延长。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值得全社会关注。我院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促进康复等方向有很大的收获,现说我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医疗保健;心理因素
  
  1老年人的心理表现
  
  (1)孤独感和失落感离——退休的老年人失去了与同事们共同学习和工作的机会,而儿女成家立业,没有时间陪伴在身边。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大多数子女只注重对老人们生活上的照顾,忽视了情感上的交流,除非是老人生病时才给以关怀,这种孤独与失落感与日俱增。
  (2)焦虑和抑郁症老年人离退休后,过去长期习惯了的生活日程骤然改变,再加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不胜唏嘘,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产生自卑、无用感,甚至焦虑、抑郁。此外老年丧偶、亲友生死离别等,对老年人都是最强烈的生活事件,从而感到无限悲伤。以至于难以解脱,对生活失去爱好,封闭自己。
  (3)自尊心强、固执老年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体会,事业上成功、工作时得到同事们的尊敬,退休后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假如提出的意见和想法不能被采用和重视,易产生不被人尊重的想法,从而封闭自己。不再表达自己的意愿,拒绝与他人交谈。
  (4)控制力下降、易怒老年人性格的改变,同老年人的脑退化有密切关系,脑的各部分发生退化的程度不一致,如大脑额叶比其他区域先退化,而额叶与性格关系密切。故老年人性格易发生改变,同时皮质的退化,对皮质下的控制减弱,造成皮质下原始冲动占优势,也可影响性格。所以,出现控制下降,易发怒。
  (5)自私、多疑人的行为受感知觉、思维、情感、性格、智能等影响,因此,有的老人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上述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致行为异常。如自私、多疑、孤僻或像老小孩一样出现一些原始的幼稚行为。自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住院后希望医护人员天天围绕他一个人,只关心他。
  
  2护理措施
  
  (1)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老年人在住院时,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地进行接诊,并及时向老人及亲属具体介绍医院内环境及病房的各种护理设施以及我们开展的各项服务措施。如在病房中设有老干部活动中心,中心有象棋、跳棋、电视、纸、桥牌等娱乐项目,由此减轻因生病导致的惧怕感,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消除生疏。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主动、热情、友好地介绍自己,消除护患之间的生疏感,拉近护患关系。同时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关心他们。做任何治疗和检查都要具体说明,消除他们心中的惧怕感。做检查时,安排外勤人员全程陪同,并具体交待注重事项。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他们,如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给他们过生日,送蛋糕和鲜花等,使他们感受到亲切、暖和,有如在家的感觉。
  (3)尊重、关心、体贴老人老年人思维反应相对缓慢,语言表达较迟缓,记忆力也有所下降,有时一个问题要交代好几遍也听不清、记不住。碰到这种情况应耐心解释,不急不躁、态度和气,语速要放慢。并且要耐心地听他们诉说病情,要经常深入病房到他们病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碰到问题及时解决,如当时解决不了,要给予他们答复。碰到他们要主动打招呼,言语间要尊敬。做治疗时,动作要干净利索,使他们都满足而积极配合治疗。碰到天气严寒时,科室备热水袋,给患者输液时用。
  (4)做好健康教育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疾病的诊治、护理及预后情况如何,并希望医护人员重视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我科实行患者挑选医生和护士,为他们治疗和护理。并设立健康咨询知识小卡片,天天早晨让护士跟着医生一起去查房,跟着医生学习一些讲解的技巧,然后护士再根据患者病情收集资料,准确、通俗给他们讲解病情的发展、化验结果、治疗方案,并及时了解他们的用药后效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在健康知识小卡片中把老年人易患的常见病的病因、治疗、饮食和如何防止并发症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来,以便老人携带方便和随时看。出院患者每人有复诊指导小卡片,卡片中有我科咨询服务台的电话以及他们所选医生和护士的联系电话,以便及时咨询、联系。做好健康教育的同时,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做到慎言守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耐心讲解,不用含糊语言来搪塞患者。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教会其家属或保姆做好家庭护理,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产生依靠性和懒惰性,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护士担当着老年人生命周期中专业健康维护的角色,只有结合其身心特点,投其所好,运用自身的心理护理技巧,才能对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这对提高老年人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从而才能开展其他的护理,更是全方位整体护理得到实施的体现与保证。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3-01    1肥胖的定义    体重的计算:体重(kg)指数为:体重/身高(m)的平方,即标准体重(kg/m)=体重/身高(m)的平方,例如:一个男性体重70kg身高1.70cm标准体重是24kg/m的平方。女性身高160cm标准体重为20kg/m的平方。体重≤25kg/m属正常。体重大于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2-02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5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实施以人为本、系统周详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护士掌握专业详尽的角膜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知识,对确保手术的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48-01    严重电击伤自身的局部损害和全身改变极为复杂,如机体在同时并发脑、心、肺、肝、脾、肾、胃肠等重要器官的闭合性机械损伤,病变则更为复杂化,这给全面的确诊和治疗均造成很大困难。二十年来我院共收治9例该类重患,本文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1临床资料    9例重患均为男性。其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3-01    家庭病床是为适合在家庭进行治疗和管理而就地建立的病床,它把医、护、患、家庭联系在一起,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位于一体,是社区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病床的开设,方便了患者,解决了患者住院、陪护、饮食、资金等困难,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在脱离不开日常家庭环境和亲人的关怀下,得到了及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8-01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其最常发生的部位为前臂掌侧和小腿。如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可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丧失生命。因此,早期正确观察和及时治疗,对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4-01  [摘要]目的:调查长期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以更有效地进行预防跌倒的教育,针对性采取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55例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高危人群。结果:(1)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院期间跌倒率为20%。(2)跌倒因素主要为药物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83-01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化及人们对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受贯性的工作流程及个别护士的服务意识相对滞后的因素制约,往往导致护患纠纷。因此通过分析造成护理纠纷的诸多因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7-01  [摘要]目的:针对高压氧治疗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护理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对创伤骨科250例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治疗前对患者的详细护理评估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治疗前准备,以及治疗后的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应对不良反应和加强饮食护理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65.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1-01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外,护理指导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现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住院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4-02  [摘要]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据资料显示91.4%老年精神病患者同时合并躯体疾病,且此类患者主诉能力低下明显,甚至有些就不会主诉,针对此特点,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尤其在夜间,由于工作人员少,夜间的病情变化不像白天那样容易被发现,有些病人的特征症状在夜间也容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