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以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与“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说和写的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策略能力等)”是一致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课堂中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其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发展形态,它以语言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者在真实和模拟真实的情景中运用目的语做事情,从而获得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美国的杜威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能力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家Herbert H.Clark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应当教会学生使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的事情做好。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很适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1.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各种活动的开展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不能为了形式而不切实际地开展活动。
2.任务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脱离生活的活动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比较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3.活动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发展和提高其语言使用语言的能力。
4.教学活动中的任务设计应呈阶梯式。根据对任务复杂度界面的理论分析,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连续的。所以任务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渐呈现给学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简单的输入材料,可以适当增加活动的复杂性;对难度稍高的输入材料,可以设计成由易到难、呈阶梯式层层推进的任务链。
5.活动要有延伸性。由于英语在我国是外语教学,因此,大多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备语言环境。所以,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中,还应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尽量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学以致用。
6.任务设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中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此,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师生的交互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境导趣,以趣激学的任务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体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有趣的任务型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情景迁移,学以致用的任务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是学习的试金石。任务型教学模式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使得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能够在学生的实践中得以体现。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应设法使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五、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任务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势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另外,在英语过程教学中,教师还要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得到发展。语言技能是通过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培养起来的,两者构成了一个互为支撑、互为发展的有机整体。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提高其素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六、几点反思
1.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利用信息转换手段,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任务,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理解阅读材料,获取课文的主要信息,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使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
2.了解中西外语学习文化差异。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教学重点,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以扩大词汇量为主要教学目标,形成了以语言输入为主的外语学习文化。这种外语学习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重教轻学。而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是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这种学习文化的特征是重视语言的运用和输出的过程,以达到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能力、性格、气质、风格和思维方式来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以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任务型教学的本土化。
3.教师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学会反思和创新。任何一节好的英语课都不是某一种教学方法的结果,而是多种教学法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时,必须把它与传统的外语教学的积极经验相结合。如在阅读课教学中,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完成了设计的任务后,阅读课中的语言点教学必须采用巩固性练习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因为我国学生离开英语课本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来使用英语,希望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英语。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发展形态,它以语言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者在真实和模拟真实的情景中运用目的语做事情,从而获得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美国的杜威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能力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家Herbert H.Clark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应当教会学生使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的事情做好。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很适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1.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各种活动的开展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不能为了形式而不切实际地开展活动。
2.任务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脱离生活的活动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比较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3.活动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发展和提高其语言使用语言的能力。
4.教学活动中的任务设计应呈阶梯式。根据对任务复杂度界面的理论分析,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连续的。所以任务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渐呈现给学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简单的输入材料,可以适当增加活动的复杂性;对难度稍高的输入材料,可以设计成由易到难、呈阶梯式层层推进的任务链。
5.活动要有延伸性。由于英语在我国是外语教学,因此,大多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备语言环境。所以,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中,还应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尽量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学以致用。
6.任务设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中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此,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师生的交互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境导趣,以趣激学的任务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体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有趣的任务型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情景迁移,学以致用的任务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是学习的试金石。任务型教学模式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使得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能够在学生的实践中得以体现。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应设法使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五、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任务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势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另外,在英语过程教学中,教师还要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得到发展。语言技能是通过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培养起来的,两者构成了一个互为支撑、互为发展的有机整体。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提高其素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六、几点反思
1.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利用信息转换手段,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任务,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理解阅读材料,获取课文的主要信息,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使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
2.了解中西外语学习文化差异。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教学重点,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以扩大词汇量为主要教学目标,形成了以语言输入为主的外语学习文化。这种外语学习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重教轻学。而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是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这种学习文化的特征是重视语言的运用和输出的过程,以达到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能力、性格、气质、风格和思维方式来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以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任务型教学的本土化。
3.教师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学会反思和创新。任何一节好的英语课都不是某一种教学方法的结果,而是多种教学法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时,必须把它与传统的外语教学的积极经验相结合。如在阅读课教学中,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完成了设计的任务后,阅读课中的语言点教学必须采用巩固性练习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因为我国学生离开英语课本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来使用英语,希望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