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可拖?别让一切成蹉跎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明眼看着deadline(截止日期)临近,却迟迟没有开始手头的工作……不用说,一定是拖延症这老毛病又犯了。
  和李明一样,自称“重度拖延症患者”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总是喜欢把工作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所以又笑称自己是“deadline型选手”。然而,拖延症不仅仅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所體现,生活里也出现了它的身影。从“历史悠久”的赖床,到如今拖着不按时吃饭,不规律生活,拖延症患者们本着“万事皆可拖”的原则,让一切成蹉跎。

拖延症是病吗


  从学术定义来看,拖延症不是疾病。它的准确名称应为拖延行为,即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心理学家Steel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的成年人报告自己有拖延行为。由于绝大多数人认为拖延不是好事,所以实际数字只会比20%更高。

可能诱发焦虑


  拖延一时爽,一直拖延往往会诱发焦虑情绪。试想,你明天就要考试了,可今天还没复习。看着眼前一叠厚厚的复习资料,如何保持淡定?所以,面对截止日期的到来,个体往往会焦躁不安,不知所措。更严重的是,这样的情绪体验还会带来生理反应。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拖延产生的压力会导致个体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可见,拖延行为伤心又伤身。
  拖延行为还会影响任务完成的质量。要知道,我们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一定时间内,我们的注意力关注了A事物,就很难再去关注B事物。有意思的是,我们的注意力开关通常会指向那些数量稀少的事物,而非储量丰盈的事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失去方知珍贵。钱少的时候,我们会精打细算,恨不得一个硬币掰两半来花。同理,拖延导致的时间稀缺也会让我们更加关注时间本身。这样一来,当我们的注意力被稀缺的时间“拐走”的时候,我们对任务投入的认知资源就会相应减少,任务完成的质量也就不会高了。所以,拖延完成的任务很多都是最后时刻的应付了事。
  此外,拖延症会带来“高效”工作的假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越是临近截止日期,我们完成任务的节奏就会越快。这种被迫提升的效率会让我们产生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认为自己是有能力处理紧急事务的。反过来,恰恰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加剧了我们对拖延的依赖
  既然我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何必抓紧每分每秒。然而,偶然的“赶趟”并不能体现真实的能力。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拖延症一旦恶化为“拖延癌”,迟早会把任务拖黄,把自己拖垮。

戒掉拖延不难


  有人认为拖延症就是懒。实际上,拖延症成因复杂,并不是一个“懒”字就能概括的,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首先,我们要学会把任务进行拆解。拖延症的成因之一是面对困难任务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因此,当你觉得一项任务过于庞杂、繁重的时候,要学会化整为零,降低分任务的难度,各个击破,最终也就完成了整体任务。比如考研单词有5000多个,任谁看上去都会头大。我们可以把这些单词平均分配到每一天,就能少量多次且优质地完成记忆单词的任务。我们可以利用手机里的App帮助我们分割任务,并通过打卡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当一个一个相对简单的小任务被我们拿下的时候,内心的成就感就会促使我们继续前进,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
  其次,面对一项任务,我们除了要进行数量拆解,还要学会细节拆解。所谓细节拆解,就是将笼统抽象的任务具体化。研究发现,当我们在思考完成任务的细节时,我们更容易和任务产生联结,进而促使我们完成任务。比如,健身是很多人挂在嘴边却经常拖延的事情。究其原因,健身这个目标太过笼统,缺少可操作性。我们需要将健身这个目标任务细化为具体的可以实施的目标事件。比如,每天跑步2000米或者隔天游泳500米等。显然,比起健身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最后,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专注力。现代社会,专注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各种“短平快”的东西吸引,这对我们持久专注地完成任务影响很大。原本认真投入1小时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却因为缺少专注力而耗费了几倍的时间。所以,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远离干扰源,比如把手机调成静音,关闭消息弹窗推送,不与他人聊天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时间也可以过得飞快。
  拖延症不是病,可拖延起来也真要命。戒掉拖延症,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高效率地学习和工作,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从而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其他文献
历届全国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都积极倡导网络技术环境下教学研究的新方式,发展教师批判性的思维能力,通过同伴互助实现教育智慧创新的能力,促进大众教研与精英教研并行发展;突出强调创新教学方式,编制符合“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众所周知,“信息化教学设计”是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第一环节,也是后续竞赛项目展开的教学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考查团队个体教学理念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 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 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 以示庆贺。  元宵节的由来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元宵节了,而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
2016年5月,在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湖南隆平高科与农业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签署《创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服务模式,改善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条件,在基地基层联动、线上线下互补、育种育人一体等方面提高效能。目前正全力打造湖南培育云平台“湘农科教云”,定位云课堂、跟踪服务、管理后台、咨询、农业电商五大方面,通过移动互联工具实现人才培育、跟踪指导和管理
2007年,山西省武乡县承担了365户新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当年已全部完成,并且点火率达到了80%以上,多数沼气建设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沼气建设户中形成了良好影响,使农民对沼气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2008年又承担了2000户国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由于技术上的成熟和国家给以补贴,农民的建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沼气建设的技工队伍也有了一定规模,所以当年
来自悉尼大学研究团队最近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每周运动一两次就可以降低死亡风险,甚至比那些经常运动,却没有达到标准的人更好。”  那些只在周末运动一天的人就叫做“周末勇士”。有规律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减低患病风险,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可以控制体重,胆固醇和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者混合进行。(《科学日报》)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苏州新草桥中学俞叶老师写的翻转课堂实践与思考的文章,反映作者从提炼目标出发,经过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走向以检测为切入点,以协作探究为核心的翻转课堂的实验心路。  2013年秋,俞叶老师参加我主持的《翻转课堂与微课程资源开发》在线课程研修。正是这次研修,成为她实验翻转课堂的契机,促成了她独立自主地开始从“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的华丽转型。  俞叶老师的作业一开始就引起我
大片的桑树园,满眼的养蚕房,忙碌劳作的村民,满负荷运转的幸福原家庭农场……来到兴文县自由村,道路边、房前屋后,成片成片的桑树林泛着绿油油的色彩;满目翠绿的桑园里随处可见村民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们正忙着管护桑园,好为秋蚕准备充足的“食材”。  徐淑梅生于1981年,是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自由村村民,她生在农村,对农耕生活十分熟悉,很小就跟着父母忙前忙后,吃苦耐劳。高中毕业由于家境不宽裕不再读书,她
“中国梦”是由国家梦、民族梦所组成,“中国梦”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强国之梦,更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之梦,也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个梦想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既是宏伟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小的个人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
泉冲生态农场,地处湖南省湘乡市龙洞镇泉冲村。2010年,村民周颖勇承包了400亩村办林场,投资600多万元成立了家庭生态农场,建起了一个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生态环保科技示范户。先后被评选为湘乡市科技示范基地、生态能源示范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习基地、湘潭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优秀单位、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达标单位。  孜孜不倦,农场建设初具规模  1982年出生的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从一名数学老师改行教信息技术,并一直坚持至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您认为是什么促使您做出这样的决定?  大多精英是先有思想、确立目标、付诸行动,而我是极普通的一个人,是先有行动后有想法。从我的经历来看,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更多的是源于不断的实践与行动,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一些日渐明晰的对工作、对生活的想法,进一步坚定自己行动的决心。  从一名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