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小人”丁磊与他的互联网江湖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sske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干年后回头看网易丁磊,会发现,画风清奇的他仿佛总是站在“互联网+”这盏巨大的聚光灯之外。是的,在他带领下的网易几乎完美地错过了所有互联网风口,电商、社交、O2O、直播……
  平心而论,在前两年BAT掀起的大并购热潮中,丁磊仿佛什么也没有做,宛如隐匿在暗中的失意者。就是这样,他的“不作为”导致后来人越是想研究他,越容易茫然,一无所获。
  但即使如此,在纷乱的互联网江湖中,谁也不敢小觑他的力量,毕竟有一句话仿佛是为了丁磊量身定做:“你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总有你的传说。”
  须知道,这个在西湖岸边养猪的文艺青年,就是当年和网友马化腾见面,激励马化腾创业的人呢。
  “拖后腿”“不务正业”和“被除名”的丁磊
  丁磊出生在浙江奉化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但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差生。
  他说他高中时全班54个人,他的成绩倒数第6名,被老师叫过去痛骂,就他们这6个人拖了全班的后腿。
  而今天,他和蒋介石父子成为奉化中学对外宣传的杰出校友。
  被老师骂了后的丁磊开始用功,后来成绩慢慢上升到班里的第10名。
  高中时期的丁磊喜欢电脑,自学完了BASIC語言,到了高考选专业的时候,他很想选计算机专业,但父母坚决反对,因为那个年代的计算机显像管辐射特别大,人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就像照X光,对身体损害太大。所以,丁磊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微波通讯系,毕竟他也很喜欢电子一类的玩意,初一时就组装过六管收音机。
  兴高采烈的丁磊刚到大学报到就被师兄泼了一盆冷水:“你们这个系历来是最难分配的,而且分配之后的地方也非常不好,通常要跑到山沟沟里去,因为微波和卫星通讯都是在边远的农村。”
  丁磊很郁闷自己的专业,所以也就不好好学了,干脆经常跑到计算机系蹭课听,为了弄懂TCP/IP协议,他还请人吃饭。他说,这些知识对他以后创业影响非常大,而他的本专业内容对他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1993年,宁波籍的丁磊毕业分配到当时公认的最好单位——宁波电信局。虽然工资、住房都很不错,但他很不喜欢电信局的环境,论资排辈很严重,年轻人根本没有机会,而且很多同事也不理解丁磊的不务正业——写些小程序。毕竟,在很多人眼中,会“为人处世”才是在事业单位里生存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两年后的一天,丁磊的几个朋友告诉他,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日渐彰显,广州经济发展特别快,人的思想意识都比内地开放。丁磊心动了,找到电信局领导要辞职,对方不同意:“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大学生辞职的,你是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你怎么能够辞职?”
  丁磊跟领导说,我明天不来上班了。10天后,单位出了个文件,他被除名。
  1995年,丁磊拎着箱子到了广州,他还专门坐火车去深圳看望自己的网友马化腾。那个时候,两个人都没钱,对互联网的未来并没有特别清晰的看法,只知道这是将来的一个机会。马化腾后来回忆这段时光时说:“当年一起喝啤酒的时候,我们只是打工仔而已,都还不知道未来。丁磊后来的成功为我带来了启发,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夏至
  1997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不到10万人。就在这一年,丁磊在广州淘金路的一间8平方米的房间,创办了网易,其涵义为:让中国人上网更容易。外界曾穿凿附会说其中隐含“周易”的意思,丁磊回应“扯淡”。
  鲜为人知的是,网易起初的主要业务是向各地电信部门出售免费邮件软件,每套10万美元。凭借着手里大量的软件合同,丁磊那时的日子很滋润。与此同时,上帝又一次眷顾了丁磊,丁磊抱着好玩不浪费的心态,推出了网易免费个人主页,迈出了网易强势崛起的第一步。
  在丁磊后来的演讲中,这段美好时光缘起于他的一次无心之举:“我们发现我们电脑的硬盘很大,有9个G的容量,大家不要笑,在1997年的时候,9个G的电脑硬盘是当时最大的了,不像现在硬盘可以有300G、500G。而我们当时网易的网页页面一共才3页,加上图片1M都不到。我当时和我同事说,9G的硬盘浪费了好可惜啊,要不我们做个免费的个人主页吧!于是我们就推出了20M的免费个人主页业务。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对我们的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当时抱着一个好玩的心态,做免费个人主页,给中国不到10万的互联网用户,让大家上传个人主页到我们一台服务器上。结果很莫名其妙的,我的印象中有2万多个人,包括国外的人,来申请我们的免费个人主页。结果我们在CNNIC的年度最佳网站排名,我们就排到了第一名。自从我们被CNNIC排到中文优秀网站第一名后,华尔街的投资人就在我们门口排队了,我是隔三差五地接待香港过来的投资银行的人,他们抢着要给我们钱。”
  从1999年年初到2000年6月30日美国上市,丁磊一共融资了1亿1千5百万美金,丁磊说自己看到如此天量的资金,除了激动,还有茫然,都不知道该怎么花这笔钱。
  对于网易而言,那段时光真真是一派繁荣的盛夏时节,容易让人联想到盛夏最重要的节气——夏至。在道家文化中,“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即春天阳气上升,到夏至那天时阳气最盛,但也就在这一天,阴气开始来临,如同冬至阳气来临。
  然而,让人最痛惜却又无可闪避的是,阴气来临时悄无声息,但它由隐形到显性的时间并不长,一旦开始显化,往往回天乏力。上市后的盛夏欢腾仅仅维持了一个月,2000年7月后,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指从5000点跌到了1500点,市值蒸发了2/3。
  彼时的网易转眼间成为了一艘满目疮痍的迷航大船,不沉,就是丁磊最高的目标。可惜上天的作弄并不止步于此,网易的内部开始弥漫不安的阴霾,创始人与自己御用的职业经理人黎景辉之间诸多矛盾在暗潮涌动。
  2001年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9点,也就是网易员工上班考勤前,每个人办公桌上都放了一封《告网易全体员工书》,写这封信的是网易的首席执行官黎景辉。信的内容是埋怨丁磊过多地拥有并滥用权力,处处掣肘,令他无法正常工作。网易的员工们相互间交流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创始人和CEO两位大佬之间矛盾激烈至此,肯定得有一个人离开网易了。   一切都在意料中,平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股份”无可争辩宣布了谁才是网易真正的主人,占有50%以上股份的丁磊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20多天后,有人在阴雨绵绵中看见黎景辉费力地将一只大行李箱运出嘉里中心。
  地狱之于天堂
  丁磊并不是一個阴谋家,亲手提拔的黎景辉被自己赶走,只能让他心中黯然神伤,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在那段时间经常喝得酩酊大醉。
  内外交困的丁磊终于决定把网易卖掉,回到原点重新创业。当时,香港有线宽频公司开出8500万美元收购网易,条件还算不错,万事俱备只差成交。然而,收购前财务审查时,网易被爆出有巨大的财务漏洞——公司雇员存在虚报合同之嫌,金额高达百万美元以上。“假账事件”曝光后,收购一事自然没了下文,纳斯达克也开始介入调查,对于已经在美国上市的网易而言,这无疑于灭顶之灾。
  2001年9月4日,网易正式停牌,美国的投资人开始起诉网易。
  华尔街日报评论:“总部设在北京的互联网门户网站网易似乎走到了尽头。”
  一时间,乌云压城城欲摧,丁磊如果还坚持要把网易卖掉,价格估计会难看到极点。而彼时,网易的投资人、中国的VC女王徐新说:“网易是唯一让她愁得睡不着觉的公司。”
  万般无奈下,丁磊只能陪伴网易一起度过最黑暗的夜空。为了争取在纳斯达克复牌,网易向纳斯达克进行报告申辩和提供翔实的财务报告,但归根到底,盈利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彼时整个互联网大环境经济衰退,为了盈利,丁磊想过卖电脑、做纽扣生意……
  后来,网易得以存活或许真有几分天意。2001年,广东移动针对联通CDMA业务推出了一项新的增值业务——“移动梦网”,这一无心之举竟然救活了国内所有垂死的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丁磊的网易和马化腾的腾讯。移动梦网短信业务与内容运营商合作,靠着利润的二八分成,网易在短信方面的收入当年占到整体收入的40%以上。
  沮丧的丁磊开始振作,改革了财务制度,接连几个季度的总运营费用都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他又找到了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孙德棣担任代理CEO。务实厚道的孙德棣有投行的背景,懂得怎样有效游说华尔街。
  丁磊很快翻过了新的一篇,2002年1月2日,网易在纳斯达克复牌。
  短信业务的成功让丁磊很兴奋,但刚刚绝境求生的他却一直保持警惕,短信业务始终受控于人,小命始终捏在中国移动的手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2001年12月,网易进军游戏行业,丁磊对此解释道:“我们每次出现点有创意的东西,我们的竞争对手新浪搜狐他们老抄我们,而且抄的速度很快。我说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东西出来,技术含量很高,这帮人抄不了。所以我们决定做游戏,做网络游戏。”
  彼时,国内代理的几款韩国游戏做得热火朝天。当丁磊去找索尼和EA公司谈代理合作时,对方倨傲地拒绝了他:“不和中国公司合作,中国都是盗版,不考虑中国市场。”
  吃了闭门羹后,丁磊随即收购了国内一个拥有开放式图形MUD引擎产权的公司,开发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大话西游》系列网游,尤其是《大话西游2》在商业的巨大成功,提振了整个市场对网易的期望值。2002年8月,网易股价开始回升,自此成为纳斯达克宠儿,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上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比最低点攀升了108倍。
  2003年,丁磊同时成为了福布斯和胡润两大富豪榜上的“首富”。
  他说,那天他在出租车上接到了朋友短信,被告知自己成为了首富时,感到很茫然。
  32岁,中国首富,两年间,地狱有别于天堂。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快乐富豪”
  同样是在2003年,各行业商机频出,蒙牛的牛根生,UT斯达康的吴鹰,顺驰的孙宏斌,还有凭借“脑白金”翻身的史玉柱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在那段激情肆意燃烧、行业黑马辈出的岁月里,中国首富却静默了,借口出国休假,拒绝了所有采访。
  在网易办公楼之间,一道浅浅的水景横亘其中,周边的树丛里隐隐安放着太极图。丁磊曾解释说,这是视觉上的禅意,翻译成一种表达的态度,就是道法自然。
  此后的丁磊渐渐淡出了媒体视线,在之后的十余年间,他一直在观望,只要某项业务进入资本层面大肆烧钱阶段,他就断然放弃, 2008年不参加团购大战,2009年不参加视频大战,2011年不参加云盘大战,虽然当时有人质疑他的保守,但事后回顾血雨腥风的狼藉战场,同事们皆感叹三石哥英明。
  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丁磊知道,自我节制和守住本心比烧钱更难……
  是的,互联网的风口,即使是一头猪都能飞上天,但这头猪能飞多远,谁心里也没谱。所以,丁磊选定了低调的工匠精神。
  网易的工匠精神,即以平淡之心支撑浩繁的游戏打磨工作。不过,它并非无懈可击,有时候过于偏执而容易失去创新,就网易而言,YY打破QQ的只手遮天,陌陌打破微信的一统天下,但二者都没有生长在网易的土壤里。
  然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带来的回报不可谓不丰厚。此后十余年间,在线游戏营收一直是网易的经济命脉,以网易2015年财报为例,全年净收入228.03亿元,在线游戏净收入173.14亿元,占比超7成;同样以最新的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为例,网易净收入92.12亿元,在线游戏收入65.68亿元,占比同样超过7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若想二者兼揽,往往自取其辱。丁磊也曾架不住手下的劝说,开发了致力于交友的网易花田、致力于比价的惠惠助手、致力于年轻社区的梦幻人生、致力于音乐分享的idj、致力于校园社交的青柠、致力于摄影商城的网易爱拍、致力于返利的网易返现、致力于电商的网易保健品、致力于搭配社区的istyle、致力于快速照片冲印的网易闪印、致力于餐饮推荐的网易饭饭、致力于幼儿教育的网易识字、致力于应用市场的手机应用汇、致力于社交的易信、致力于即时通信的网易popo……
  突围而出的网易云音乐、有道云笔记、网易考拉是眼花缭乱的项目中的幸运者,是网易“有态度”产品的延伸。另外,丁磊还埋下了一个“农业”事业部——据说那几年,他在杭州办公室外面摆了好多养猪方面的书。这两年猪出栏了,开始拿到互联网大会上招待圈内大佬,今年一头丁家猪甚至拍卖出了十几万的天价。
  丁磊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日晚宴请中国互联网圈众大佬。这张合影,网友戏称“互联网业半壁江山全在了”。
  反观网易这些年的诸多尝试,才知道吴晓波口中的“快乐富豪”丁磊并不轻松。从体制中出走,带着网易走过了上市、停牌、复牌、股价持续走高,这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胖子,如今已有足够好的心态保持快乐。而对于那些曾经立于潮头又陷入困境的互联网公司而言,丁磊的最大启示或许是“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编辑/张本科)
其他文献
3月1日,ofo宣布拿到4.5亿美元D轮融资。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感慨:感觉共享单车的最大问题是很难形成垄断,因为进入的门槛比外卖、打车都要低。  很多创业者朋友私信来他们的看法和内幕消息。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大泡沫,也有人认为有大前景。有人认为流量不是门槛,门槛在生产端,也有人认为这件事跟钱没关系,是愿不愿意赌的问题。  人们看待同一件事的角度和态度是如此不同。  前天见科技金融公司PINTEC
期刊
在传统实体经济向信息产业转型的浪潮里,他与他的企业完成了一次次跨越。  有一类“隐形”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对商机有着敏锐的嗅觉,随着时代潮流变幻不断抓住创新的节奏点。一般人或许与他们不同时期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打了很多年交道,但从来不知道这些产品的“老板”是谁。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他们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  皮涛涛和他的绿瘦,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拥有超越市场调研报告的商业敏感天赋,兼有浪漫主义与
期刊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作为领导者,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职责。管理好自己,下面还有很多双眼睛看着你,正人先正己,身正令才行,自己做好了,才可能影响到别人,成为一位受人尊重的领导者。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有以下的准则:  1.提升你的团队  一个人一旦走上管理岗位,特别是主要管理崗位,其成功之举就不再是发展自己,而是发展别人。也就是说,领导者行使领导职权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地发现别人、发展别人的过程。
期刊
6小时,36天,150亿元。对于贾跃亭和孙宏斌来说,用6小时见面、36天会谈来迅速敲定一场150亿元的天量投资,这种过程在外界看来足够惊心动魄、刺激入髓,而老贾与老孙在发布会上的紧握双手,其意义不啻于孙正义当年决定投资马云,可以说,这是一场两种经济模式、新旧两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握手。  1月13日晚,乐视网发布公告,称乐视获得包括融创中国在内的168亿元战略投资,其中融创中国向乐视投资150亿元。
期刊
洛克菲勒、罗斯柴尔德、摩根……这些家族古老、神秘、腰缠万贯。当大多数中国企业家思考如何二代接班、富过三代时,这些欧美家族已走过百余年。它们是如何续命的?  洛克菲勒家族:石油帝国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爷爷约翰·洛克菲勒是家族创始人,他创办的石油巨头美孚如今已被分拆演化为多个分身: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及康菲。凭借石油积累的财富,约翰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被人们称作石油大王
期刊
对于淘宝最多、也最轻易的指责,无非是“随便一搜关键字,便可看到大把假货”。郑俊芳解释这得分两种情况来看,“泛滥、明显”等对假货的笼统说辞均无事实支撑,这更像因为对中国商品质量信任问题而采用“有罪推定”方式给淘宝贴上的标签,改变它的难度不亚于改变“中国假货多”这个标签的难度;另一种情况的“明显”是说价格维度。毫不讳言,在识别假货的模型中价格确实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明显过低标价的商品,只要是大数据识
期刊
当华为仿照IBM进行流程化、职业化后,已经自成山头的“李一男们”不乐意了。他们拒绝穿西装、打领带,拒绝规范流程,还是想像原来那样打天下。  对这些人,任正非使用类似于“杯酒释兵权”的智慧启动了“内部大创业”:首先劝退他们,大约300人;接着发展成经销商,有多少员工股就给多少钱设备,自己卖完了就有了创业资金。  2000年,李一男拿着1000多万元华为设备创办了港湾网络公司。之后的事情众所周知,港湾
期刊
在中国,豆瓣和知乎可以算是最受文艺青年青睐的地方,而它们在广告宣传上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让人们看不懂。如果不看到最后,你根本不知道这是谁家的广告。  2016年,豆瓣推出了11年以来的第一个品牌宣传片,主题是“我的精神角落”。自这则大胆前卫的广告发布以来,就在知乎、自媒体、以及豆瓣自己主页上引发了各种议论,大家都在试图解读这个广告到底在说什么。  人们对于豆瓣的广告产生了非常两极化的评价,有不少
期刊
听到丁磊的声音,我正在知乎上看“丁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有一次,丁磊自驾出游,来到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西北小镇。转了一圈后,他有些失望:“这个城市居然没有一家书店和报刊亭。”丁磊是一個信奉“科技改变未来,知识改变内心”的人。他有强烈的求知欲,看的书很杂,关注未来的创新方向和影响。多年积累形成的知识结构内化成个人修养,他始终保持微笑,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他说,钱的确可以让人活得舒适,但知识让人活得更
期刊
5000元一盘炒饭的秘诀  很多朋友对我的好奇大概都源于:“为什么同样都是厨师,同样都是做炒饭,为什么有人愿意花5000元港币去买我的炒饭?”  首先是做炒饭我倾入了我全部的爱,我把我自己当成一个工匠,我乐享其中。一个人只有充分的热爱才能做出好产品。  其次,我是一个十分挑剔的人,就说炒饭吧,大米选择的是美国进口大米,洗米水选择的是法国的泉水,再配上早上刚产下的鸡蛋来炒。  之所以用法国泉水并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