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优点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受到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适当的期望,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茶余饭后,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教师唠叨:“某某学生真是无药可救了,调皮捣蛋,成绩又差,纪律也不好,找遍全身都找不到任何优点,真是没办法教……”确实,每一个班里都有好几个所谓的“差生”,当中有的是学习成绩不好,有的是纪律不好,有的是学习与纪律都不好,他们的缺点、不足可能真的不少,但他们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完全没优点呢?其实不然。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各有所长,任何一个学生也都有着他们各自的优点、长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可能是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关注,缺少了善于发现的眼光,从而导致教师常会叹息、抱怨某个学生一无是处,一个优点都没。有的学生比较聪明、行为习惯很好,优点较多,教师喜欢这类学生,对他们的关注会较多,期望也会更高,从而就容易发现他的优点;而有的学生的缺点相对较多而且外露,所以教师常常看到的是他的不足,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一看到他就想到他的不好、他的不足,正因为这样,他的优点就可能被他的缺点遮挡了,如果教师没有用心去关注他们,就很难发现他们表现好的方面、他们的闪光点,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的优点就需要教师去寻找、去挖掘。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挑水工用两只木桶挑水,其中一只水桶有裂纹漏水,从小溪到他家有很长一段路,因此挑水到家时,每次只剩下半桶水。而另外一只完好的桶到家时,总是满满的一桶水。有一天,有裂缝的那只木桶对挑水工说:“我真感到羞愧,我想向你道歉,长时间来,我只能运半桶水,使你的工作价值得不到完全的体现。”挑水工说:“别在意,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在挑水工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每天挑水经过的路上,看到路边有美丽的花朵,高兴极了。但是,不一会儿,有缺陷的木桶又悲伤起来,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因为它漏掉了一半的水。挑水工问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只有你这一侧有鲜花,而另一侧没有?那是因为我知道你漏水,于是就在这一侧撒了些花种,而正是你漏出的水浇灌了它们,我才能采到美丽的花,装饰我的房间。我非常赞同挑水工的做法,他并没有因为木桶有裂缝而扔掉它,反而是利用这木桶的“不足”来孕育另一种美。
  关注与引导学生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这一重任,不能因为学生不遵守纪律、爱打闹、偶尔不听话等不良行为就不理他、放弃他,或认定他一无是处、无药可救;教师也不能以成绩的高低或他某一次活动的表现来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差,更不能总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中心,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或常把“后进生”和“优秀生”作比较,这样做不但不利于转化后进生,反而打击了他们的上进心与自尊心,应该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各有各的长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去发现学生闪光点,关注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很小、很细微的,如果能依靠他们积极的因素,正面去引导他们表现、发挥出来,一步步地达到设定的目标,这样就会不断地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地向“优秀生”这个目标前进。
  笔者所在班级有一位名叫XX的学生,记得第一节课伊始,他就在班上大吵大闹,所以笔者第一个认识的学生就是他,一个调皮的孩子,行为习惯不好,课堂上总爱和周围的同学说话,喜欢插老师的话,又总是东张西望的,课间经常和同学们追赶打闹,还常因一些小事情与同学闹矛盾,有时甚至动起手来,那时候笔者就对这位学生定了位——“差生”,果然,每一次的单元测试,他的成绩都非常差,总是在30分左右,再加班上很多同学也不太喜欢他,所以笔者对他也没抱什么希望,认为他无可救药了,可是,慢慢地,笔者发现这位学生非常喜欢帮助老师做事,关心班集体,积极打扫卫生,提醒同学做好眼保健操、课间操,喜欢管纪律,所以笔者就安排他帮忙搬作业本、布置作业,还有密切留意班中所发生的事情,一旦班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刻报告。不负所托,该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十分尽责,把班里的大小事情都一一向笔者汇报,有了他的帮助,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也正因为这些事情,笔者在班上经常表扬他热爱班集体,热心帮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后半学期,XX与同学们相处得很不错,他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自信与喜悦。从笔者对他的关注、给他安排的工作来看,他觉得老师喜欢他、相信他,从而也更喜欢亲近老师,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专心听课、大胆回答问题,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数学考了72分,虽然这分数还没达到班级的平均分,在班上不算是好成绩,但从XX同学的脸上,笔者看到了他的欣喜之情,这分数是一个让他很自豪、很骄傲的分数。因为老师的关注、老师的期望,一名总喜欢打闹、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转变成一个在课堂会专心听课、积极发言,喜欢帮助老师的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优点。
  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的优点,并且不断地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适合他自己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梧桐学校)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不仅承载着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同时也引领教师的教学实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及其质量。特级教师徐斌曾说过:“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是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笔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疑探结合的方式学习,通过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生成、智慧碰撞、情趣横生、心灵融合、共同发展,进而最终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在
在音乐教学中,从学习歌曲的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感知歌曲、学会歌曲、自由歌唱等过程。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它特别强调个性的保护和创造,对同一首歌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按照不同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分析、歌唱、表现。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更好地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呢?  培养自学歌曲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借用课件、小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而热爱学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因此,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观念,做一个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好老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优异的人民教师。以下是笔者做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体会:  关心了解学生  爱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小事反映出来。例如,每天早晨走进教室,笔者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生活化”的途径来进行数学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才不会枯燥乏味,而是生动具体、美丽鲜活的,学生才会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是新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如对数的认识与理解:一年级上册“数一数”中,介绍了“
小季是我班里最难缠的学生,他个性倔强、情绪波动大、叛逆心强,班里的学生都对他心有余悸。但他热心肠、乐于助人、劳动积极。从我初一刚接手这个班级时,第一天就和他有了正面冲突。在我进行开学时的第一次班会上,其他同学都安静下来不讲话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若无其事的自言自语。我提醒了他多次后,仍然没有效果,就叫他站起来,想问他的名字,结果他硬是和我僵持了很久,也不肯站起来。全班的同学都聚焦在我们俩的僵持中,我
提到学困生,谁都头疼,他们旧知识基础差,新知识学不进去。对此,有的教师训斥,也有的教师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实际都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学困生的教育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了解学困生特点  教师要转化学困生,就要综合分析他们后进的原因及类型,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这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依据。  去年的时候,笔者新接了四(1)班,知情的老师都说这个班不好接,因为学困生多。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