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数学教学中的永恒话题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运用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创新 快节奏 灵活多样 跳一跳 摘果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68-02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永恒话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以期共同探讨。
  一、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创新的基础
  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同一列启动的列车,由于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加上高速转动的惯性作用得以欢快流畅地驰骋,如果一旦削减动力放缓速度,必定影响进程。
  专家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快节奏是对课堂教学速度与效率的一种个体情感体验。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有的学生认真投入,积极思考,思维专注且清晰,有的学生却因为思想分神放慢了思维的脚步,导致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不佳。此时,如果老师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全面丰收,势必放慢教学的节奏,甚至于一等再等,殊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一部分学生由于不安分于无谓的等待,开始放慢思维的列车前进的速度,参与率和专注力大打折扣;而那些原本就习惯于等待的学生,则始终以“稳健”的姿态等待着老师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创新热情为代价而带给他们的“加餐”,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那么,在非常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创新,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快节奏教学是有效的基础途径之一。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在快节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内时间,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大密度、高强度的教学手法对知识进行认知或创造教学,快速、密集地进行重难点的教学及练习,环环紧扣、快速衔接,使每一位学生心神专注,精神始终处于高度集中与积极思考之中,从而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量。当然,快节奏教学教师执教难度较大,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快节奏教学中,教师备课要更趋精细化,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较强的语言能力及娴熟的教学技巧,要自然处理课堂过渡,珍惜课堂练习时间,不能养成课内不全课外补的不良教学状况,开课导入、新授教学、操作练习等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灵活多样的教给方法是启迪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提倡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将“灌输”变成“引导”,时刻鼓励学生“我会学”,将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创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该怎样设计教给方法,怎样鼓励学生更好地由“学会”到“会学”呢?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合理、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情境,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
  其次,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学具及多媒体,充分调动创新意识。尤其是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学具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将数学现象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概念,降低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使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成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当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引导的方法,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学生“学”的动向。教师要懂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带着“这是惟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使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办法,即求“会”,求“同”,求“新”。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我会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逐步形成。
  三、“跳一跳,摘果子”是鼓励学生不断创新的动力
  “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深入人心,它所蕴涵的深刻的教育理念被广大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若能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例如数学问题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既要使学生认识到答案不能唾手可得,又要给学生以只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定能解决问题的希望等等。这样因材施教,每位学生将主动地投入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区中,使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首先要让学生找准起跳的位置,瞄准要摘的果子。教学中的“果子”要达到“高度适中、质量称心、孩子满意”的标准,使“果子”能符合、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要求,让他们看到“果子”时,就有“摘果”的冲动,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生想摘与可摘的“果子”后,如何让他们会“摘”呢?这就要使学生在“果园”里学会如何取之有“道”了。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帮助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既让他们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又使其在探索知识发生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创新的方法,培养思考、创新的能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运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达到既“摘到果子”,又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跳一跳,摘果子”,是鼓励学生不断创新的动力,它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实现个体的发展,这样的课堂也定将融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创造于一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数学的核心是创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及潜在的智慧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突破自我,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使学生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让他们去表现、去想象、去创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其他文献
为了推崇神性权威,基督教积极构建基督特色的精神世界,并锲而不舍地与王权争夺管辖权,导致了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的分离,神法和人法的分化,深深影响了西方近代法律的发展。“
[摘要]英语教师可以尝试着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激活课堂,培养学生爱老师、爱英语的情感,增加教学的趣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课堂形式 教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6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皮亚杰说过:
以多年来实测的煤矿开采区地物光谱数据为其理论依据 ,阐述了遥感技术在煤火区探测、矿区突水预测以及控制开采区塌滑流(塌陷、滑坡、泥石流)发生发展的地裂缝监测方法和主要应用成果。揭示了遥感技术对煤矿开采区主要灾害探测、预防、治理方面的优越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改革开放之后,“文化热”和“国学热”先后兴起,就在“国学热”接近消歇之前,一种新的文化实践兴起,即新吟诵。然而无论是民国时期的吟诵学,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吟诵抢救,
摘 要 鉴于法律概念的不确定性和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性,应摒弃严谨的概念化认知路径,而应从客体入手来认知知识产权的概念。同时,除了从与物权比较的角度之外,还应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立法宗旨、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势等角度全面地认知知识产权的特征。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律概念 立法宗旨  作者简介:邵培樟,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法政分院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各套实验教材在计算教学的内容编排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众多变化的内容中,估算的变化相对更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精算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对于学生的估算能力则一直较为忽视,学生的估算意识薄弱,很多学生没有估算的习惯。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估算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优越性;教给学生估算的方
中职幼师专业的实习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应用能力发展为宗旨。幼师实习涉及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如何提高实习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实习中收获、成长,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浅谈。
摘 要:当前社会在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与施工中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技术要求,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下文就简要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会逐渐形成更多的环保设备和材料,应用这些进行施工,能够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