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氰菊酯降解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119257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山东寿光、青岛、莱阳长期高密度使用氯氰菊酯的蔬菜大棚内取得14种土样,经分离得到22株放线菌菌株,再经筛选得到能够在以氯氰菊酯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放线菌菌株6株。经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菌株F1、菌株F4、菌株眄、菌株F13为链霉菌科和菌株F20、菌株F21为诺卡氏菌科。其中菌株D经鉴定为链霉菌属,且其在以氯氰菊酯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好,具有水解明胶,产生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使牛奶胨化,还原硝酸盐,同时能利用D-甘露醇和蔗糖作为碳源等特性。
其他文献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系统进入奇异后无法提供准确的三轴指令力矩,通过奇异机理分析,设计了一种奇异逃离方案。首先构造新的动态坐标系,在系统进入奇异后,将控制坐标系切
2000年入冬前至2002年春,焉耆盆地葡萄因受寒、旱、风三重胁迫,冻害严重.通过对该地区连续3年的葡萄冻害调查,探求原因,寻求出相应的抗寒栽培技术措施及受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为了揭示挠性帆板的热诱发运动机理及其对卫星本体姿态机动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能量法建立了主刚体带挠性梁模型受到突加热流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帆板热诱发运动的特性
2002年8月下旬,在莱阳梨树根际土壤中检出畸形轮线虫Criconemoides informis (Mcoletzky,1922)Taylor,1936,并对其进行了测量和描述.该种在国内梨树上首次报道.
为了将空间科学卫星对天观测情况进行可视化表达,首先构建天球并分别采用经纬网格和HEALPix编码的方式对天球进行剖分编码,然后提出一种剖分-映射的三维天球可视化表达方法。
针对我国空间站采用的高压太阳电池,开展低轨道等离子体环境下高压太阳阵样品充放电效应试验,在实验室复现了高压太阳电池阵静电放电和二次放电现象。结果表明,高压太阳电池
根据电站位于潘家口水库末梢的实际情况进行水能分析,初步选定3个装机方案,经过对比分析,确定3台异型机组相组合的装机推荐方案,结地形、交通等情况,最终确定电站总体布置方
当前多尺度影响因子分析主要利用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ocorrelation)、半方差函数(Semi-variogram)等作为衡量研究尺度的方法,虽然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获得一定的数据参数,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