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岱《绘事发微》的学术传统及学习绘画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术传统
  唐岱 (1673-1752后)〔清〕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爱庐、默庄,满洲正蓝旗人。唐岱是一位传统的文人画家,在其壮年时期与王原祁进入宫廷供奉内廷,是活动于清朝宫廷画家南宗山水一脉的代表人物。在“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中,深受三代帝王康、雍、乾的推崇,于是很快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之后,继承和发扬了儒学的艺术思想,推动了传统山水画的发展。而唐岱又身为典型的传统儒学文化影响下的封建社会文人,儒学的艺术精神与艺术思想对他的画论、绘画作品影响很深,同时也影响着清代的少数民族绘画的方向,将清代少数民族的绘画理论及其艺术发展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后世少数民族绘画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贡献。《绘事发微》一书论述了关于绘画的理论到实际,绘画技法的使用,内容通俗易懂,被后人传阅。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分析唐岱《绘事发微》的美学思想。
  (一)正派
  唐岱在《正派》一章中首先提出:“画有正派,须得正传,不得其传,虽步趋古法,难以名世也。”意思是说:在中国画派有很多,但是身为正派的却很少,想要形成正派须有正传,只得到技法上的传授并非正传。首先我们要进行溯源,传说伏羲画卦是绘画正派的起始。相传伏羲创立了八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源头。伏羲八卦中包含了“天人谐和”的整体性。《云笈七签》中也指出“黄帝有臣史皇,始造画。”[]《山水纯全集》中也阐述了史皇的绘画对象:“史皇状鱼、龙、龟、鸟之迹。”[]“清初六家”的出现是清代的山水画的顶峰时期。清代时期的山水画,由于总结了传统文化,进而带动了各方面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受明代董其昌的影响,恢复古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南宗山水被视为山水画“正统”,而其中以“四王”[]为代表。明清鼎盛后,王原祁与徒弟唐岱供奉内廷,随后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华、鼎盛的景象,颇受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喜爱与推崇。因此,唐岱是宫廷画师这一特殊群体的代表人物,同时也代表着清代的“正统”山水画的团体。唐岱之所以提出了正派的思想,是因为正派体现了对于艺术教育思维的理解,即:注重体会与艺术的本体。唐岱继承了董其昌的“扬南宗,抑北宗”的思想,因此对戴进、吴小仙、谢时臣的绘画风格有所偏见,因此提出了“虽得一体,究于古人背驰,非山水中正派”的观点。因此开篇提出正派,也是在叙述绘画的出发点与路径。
  (二)传授
  接下来,唐岱说明了师承正派的重要性。唐岱认为在选择正确的老师之后,不应该所有的思想都按照老师去模仿,这样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无法画出创造性的作品,无法学有所成。首先,老师务必要为学生讲授绘画方法并用示范的方式演示绘画技巧从而明白绘画的要旨,防止学生误入歧途;其次强调了临摹的重要性,文中指出“俟皴然纯熟,心手相应,则摹仿旧画,多临多记,古人丘壑,融汇胸中,自得六法三品之妙。”在临摹的过程中要用心去体会、感受古人的思维、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思考的越多,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就越发的简单了。唐岱的主要思路就是“仿古”,这也是其师王原祁的主要绘画基础。最后,结合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平时临习的直接经驗,进行自主创作。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可以体会到六法三品的精髓之处。
  (三)品质
  唐岱列举了古人李思训、卢鸿一、李成、吴仲圭均是志节高迈,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古人隐居在此,专心做自己所崇尚的绘画,故能做出传世佳作。《品质》这一篇与其说是讲画品,不如说是在讲绘画的人品的要求。而如今的人心不诚故不能著诚作,以画图利并不能体会到画作中的妙处,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创作当中,心有杂念,这也是对艺术的亵渎。在《品质》的开篇也列举了一些笔端不落尘埃、心无俗念的人品高洁之士,进而表达了唐岱对其敬仰之情,唐岱却有身为宫廷画师虽然已经入世但却不为世俗所动的要求自己。
  二、学习绘画
  (一)得势
  唐岱在《得势》一篇中提出了“故画山水起稿定局,重在得势,是画家一大关节也”的观点,山的形态和人的骨骼是一样重要的,想必可以看出得势的地位。艺术是客观生活的曲折反应,对“势”的体味和认识被引入到了绘画领域,则有“得势则随意经营,一隅皆是,失势则尽心收拾,满纸皆飞。”这样的经验总结,总之就是在强调气势在山水绘画中的重要性。“故看正面山如此,看侧面山不同,看背面山有不同。”强调了“移步换影”之说参考了郭熙的“山行步步移”的观点,当离山近时是一种形态、远上数十里又是一个形势、再远上数百里则又换了气势。我们在观察山时,要从不同角度了解山的气势,每个人有每个人观察的角度,远近偏正都不相同,因此山的体貌就有所差异,更何况是四时之景了。
  (二)自然
  唐岱强调笔墨之自然于天地之自然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进而达到“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的程度,这是对道教美学的完美解释。“天地之自然“是指天地化育万物时那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笔墨之自然”则描绘的是天地中那处于生命的自然状态的山水,因此笔墨成为绘画展现天地的载体,二者相合于体现自然状态的生命境域。“古人之作画,笔动为阳,墨静为阴。以笔取气为阳,以墨生彩为阴。体阴阳以用墨,故每一画成,大而丘壑位置,小而树石沙水,无一笔不精当,无一点不生动。”从我国自然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天地之自然是自然审美对象,而西方自然观的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观,“天地”近似于自然美学中“自然”,“笔墨之自然”所描绘的应是形而上的天地观。
  (三)气韵
  何为气韵?古人对气韵做了很多的功课与总结,例如张庚的《浦山论画》中:“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无意者。”方薰的《山静居画论》提到:“气韵有笔墨间两种,墨中气韵人多会得,笔端气韵世每少之。”即使两者讲述的不同但是实质上都是相同的,均强调笔墨展示气韵。同样谢赫的六法中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六法中以气韵为第一位,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无韵。而唐岱对气韵的理解是:“气韵是由笔墨而生,或取圆浑而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用笔不痴、不弱是得笔之气也。用墨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使石上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也。”意思是说气韵是由笔墨来展现的。
其他文献
河北吹歌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城乡居住的主体格局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二者之间的鸿沟逐渐被削减,以至于更多的传承人进入到城市中生活和谋生,随之而来的就是民间的传统音乐在传播方式上也有所改變。民间音乐的传承者们在城市中演奏、传承和传播,使得城市形成了更加多元的文化发展态势。河北吹歌通过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以及运用新媒体助力,在线上线下相结合,并借助当下信息网络的便利,使乐人们能够以新媒体的手段
期刊
摘要: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颁布之后,全国各大出版社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新一轮的教材编订工作,人民音乐出版社(以下简称“人音版”)也参与其中。最终出版的人音版初中教材中编选了一些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的分散在各个单元中,有的以单元形式呈现出来。为了更好的分析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藏族音乐的编选特点,本文将以初二上册第三单元《雪域天音》中的藏族音乐为
期刊
摘要:油画作为西方的舶来品,一门外来艺术,其本身的风格流派也是百花齐放。从建国前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现在,中国的油画风格一直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为主要表达方式,这是由于中国的油画观众大部分还是接受现实主义风格的油画作品。这些年间,中国油画技法,从以往的写实到现在的新写实,从经历过了数十年的探索和学习后,可以说不仅仅是从技法上,还有观念上都具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写实主义油画风格上来说,还可以细分为古典写
期刊
摘要:馬可波罗作为元代初年到访中国元朝的旅行家,在其回到祖国后经人转述写成了《马可波罗行记》。书中记载了大量以西方人眼光所见到的中国见闻。而假使马可波罗是一位艺术家,意义为外国艺术家的眼光看待南宋末年、元代初年的中国书坛,他会记载赵孟頫、鲜于枢等汉族文人士大夫书家;亦会记述耶律楚材等少数民族文人书家。  关键词:马可波罗、书坛、书家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意大利人
期刊
摘要:俄罗斯的绘画体系中,素描占有重要的地位。俄罗斯的素描在世界绘画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素描教学体系中,俄罗斯素描独领风骚。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培育出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画家。它被称作世界上,四大美术学院之一,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英国伦敦皇家美术学院齐名。我国很多著名的美术家都曾经在列宾美术学院,学习过。列宾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和基本在世界上都是被公认的扎实。  关键词:素描体系、列
期刊
唐岱(1673-1752后)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爱庐、默庄,满洲正蓝旗人。是清代初期宫廷画家南宗山水一脉的代表人物。唐岱为王原祁弟子,其画学思想深受王原祁影响。作为宫廷画家,唐岱画学主张法度规矩,而且受王原祁正统观影响,主张画学要有门户之别,即区别正派与非正派。唐岱的画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所作《绘事发微》一书中。  一、笔法  唐岱在文中提到用笔的关键在于腕法:腕、臂、肘的使用,要做到刚中带柔、
期刊
摘要:音乐剧是一种集歌、舞、剧为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学生需在教师的严格指导下才能进行音乐剧学习,且对学校与教师的教学体系要求较高。音乐剧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先天声音条件各不相同,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音乐剧专业知识以及音乐修养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对音乐剧教师教学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如何将这些基础不同的学生引入音乐剧的学习当中是目前音乐剧专业应当首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对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模式
期刊
摘要:段正渠的表现性油画创作在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他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并不仅仅只是着重于真实的反应现实,而是把整个油画创作提升到了人文关怀的层面,更多的人们感受到了段正渠作品中的质朴以及热情,他热衷于探讨农民和黄土地之间的联系,人们身上散发的质朴、天然和坚韧的精神以及大自然呈现出的蛮荒都被他做了完美的描绘。段正渠质朴且随性,保持着最原始的真挚,也保持着独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质,在艺术潮流之外
期刊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的秘书工作也是源远流长,它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文书工作是秘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一项秘书工作。文书工作从古至今都在秘书工作中都占了很大的比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文书工作在其发展历史中不断完备,在秘书工作中发挥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的工作流程、方式方法、制度规定也逐步完善,工作职能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本文将探究分析我国文书工作
期刊
摘要:存在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一大主题就是如何消解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相对立的问题。谢林的艺术哲学围绕这一时代主题, 通过确立艺术的合法地位为 存在问题提供答案。在谢林看来, 艺术直观和理智直观分别位于其体系的两个顶端, 因此艺术和哲学是抵达绝对同一性(本原性存在 )的两把钥匙。而在二者之间, 又存在着互为现实者和理念者的紧密关联。因此, 在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