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只失控的蝴蝶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cfje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我必须承认,生活早已为我的写作指明了方向。这些我之前极力摆脱的现实如今正以一条河流的形式呈现。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这条河流总在我脑海奔流不息。
  值得追忆的过去接连造访我的梦境。我在梦中看到少年时代的自己穿梭于学校与乡村,朝每个遇见的路人阔绰地打招呼。而真实情况则是,那时的我对生活一度沉默不语,在讲究人际关系的故乡,沉默代表失礼,尤其在别人主动跟你说话时。
  现在我已想不起当初造成我失语的原因。不过那时我并非完全独来独往,我有一个小我几岁的好朋友。我们经常在黄昏下捕捉蜻蜓,然而随着那天下午单车铃声的远去,我与他从此阴阳相隔。
  他被一口小小的池塘夺去了生命。而这口池塘在那天刚灌满水,他本想坐上我的单车去兜风,但另一个小伙伴却邀请他去河边摸鱼。去那条河刚好要经过那口池塘,他在路上摔了一跤,脚上的凉鞋滑进了池塘。他赤脚匍匐在塘边捞鞋,最后鞋没捞上来,自己却掉进了池塘。半个小时后,惊魂甫定的同伴才去叫人。
  当我骑车回去时,刚好看到他被人搀扶到水牛背上。据说可以通过水牛的跑动将他腹部的水颠出来。事实证明,此举纯属徒劳。他在水牛背上的一幕就这样永远地留存在了我脑海里。
  我几次试图通过小说复活他,但都失败了。前几年我认为缺乏戏剧性的生活不值一写,后来我才知道是自己力所不逮。现在看来,生活是最好的舞台,所有戏剧元素都以密码的方式藏在了最合适的地方,就等作家本人按图索骥了。
  《蝴蝶效应》书写于我的长篇间隙。每次写完长篇小说,我都会写一些短篇或中篇过渡。但上一部长篇耗尽了我所有的储存,我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写什么了。北京的初秋让我想起了当年的那个黄昏,在时隔十八年后,我又想起了那个夭折的小伙伴。
  我知道小说中的他,不是之前的他。他在我的笔下摇身一变,换言之,我通过自己写作者的权力让他成了另外一个人,但我们亲密无间的关系却始终不变。看着他最后在我笔下冲我打招呼时,我就知道他已經彻底和我没关系了。
  死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非停止了呼吸就代表死亡。死亡是遗忘。自此,我仔细思考起生命中的“意外”,很多时候,生活中无数的巧合会让我怅然所失,因为显而易见,我们的命运早已注定,有一个无形的上帝在我们诞生前就赋予了我们“人设”,直到我们按部就班地根据他设计的剧情走完一生。
  这个想法让我心灰意冷。一个以讲故事为生的作家,没想到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出戏。而且随着思考的深入,这种宿命感就愈加强烈。无人能明白其中隐藏的线索,你我亦不能。
  责任编辑 林东涵
其他文献
雷锋,我总想揉软石头,用我细腻的手  留下你的理想、信念,以及道德、情操  我跟你学习谦虚谨慎  从3月5日那一天,开始临摹  把“人”的影像,一撇一捺,小心雕琢  你钉子闪烁,我为言行一致  铁凿,不是挤阳光就是善于钻火焰  石头上的你憎爱分明,我随义赋形  你旺盛的年华,雕刻得细腻而生动  从你誕生那刻,整个春天多么完美  而我重新审视自己,今天开始雕刻秋天  雷锋,我影雕你,我不用构思只用象
母亲在沙发上睡觉了,眉头紧锁。我从没有如此仔细地打量过母亲。母亲一定是在默默地承受着身体的病痛,或许,只有在睡梦中,她才能真切地流露出疾病之苦,平时,她总是云淡风轻,丝毫看不出她身上的病痛对她的摧残,她总让我觉得她很好,让我安心。可母亲的隐忍,却造成了我心安理得的忽略,忽略了母亲的感受,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总是如此,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的付出,却从没想到为母亲做点什么?就如同我在母亲身边,从没有
到后巷澳口时,已是子夜。海水涨到最高处,快要退潮了。  海滩上一片清寂,虫鸣与潮声和风而走。这样的夜晚似曾熟悉,好似被安静笼罩的童年。  从路口往沙滩走,经过几棵凌乱的木麻黄,海风吹过叶间,发出簌簌声响。月亮高高挂在空中,海面丛丛清辉。海的那头是惠安,遠山脚下灯火萦绕。海湾中有些船在忙碌了,它们亮着不同作用的灯,一片橙黄的是电光钓鱼船,光束回旋的是亮着探照灯的油轮。  脚下这片海滩叫九宝澜。据说清
风声、雨声、车马声、读书声……世界上到处都是声响,没有声音的世界几乎不可想象。但是,我们身边仍有许多物品是无法发出声音的:随身携带的手表、放在床上的布娃娃、最喜欢看的那本书……如果有一天,它们开口说话了,你会喜欢吗?  让“哑巴”说话  早些年,在一次全國钟表博览会上,深圳一家厂商送展的石英电子手表居然能够“开口”报时。使用者只要按一下手表上的按钮,手表便会自动报出当时的时、分、日、星期及月份,同
中国人自己不显示出阻止物质记忆毁坏的决心,又如何能像希腊那样赢取广泛的同情呢?    圆明园兽首在巴黎拍卖,中国民间舆情激愤而政府不动声色,2月27日出版的《南方周末》载梁文道文章说,同为文明古国的希腊,也有历史文物遭劫掠而流失海外,但希腊当局已经成功向多个国家取回了不少卫城遗物,英国虽然力图保留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也知道自己在道德上实在站不住脚,只能用租借或其他合作方式争取最大的利益。以此看
还记得小时候干旱的那些日子,太阳一觉醒来就通过万丈光芒喷射出火辣辣的能量,高高的东山顶上的霞光虽然壮丽得很,妖媚得很,但给人们带来的是长久无雨的失落感。  一到正午,孤悬在头顶朗朗晴空的太阳,如一面晶莹剔透的冰盘,将核爆能量层层晃荡开来;阳光的激流,在天地之间编织起了密密匝匝的帘幕;缭绕在地面的透明火焰,刺得人们的眼球生痛;空气也仿佛被一只只无形的手掌操控得紧紧的,枯萎的树叶跟懒洋洋漫游的一丝两丝
主持人陈培浩语  这些年不断听到大学教师感慨文学院本科生文学素养低下,文学知识基础薄弱,研究生阅卷当中大量出现寻根小说是赵树理开创的、王小波写了《暴风骤雨》或《林海雪原》、阿Q是一个“疯子”等常识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在当代的媒体条件下,很多学生的时间被抖音、快手等自媒体所占据,他们的文学阅读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当代大学生文学素质的低下是个必然的现象。但是著名作家阿来认为,没有任何一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三韩”,是我国古籍对朝鲜半岛的称呼,也泛指我国与朝鲜山水相连的广袤东北地区)出自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1937年4月5日,抗战全面爆发前的最后一个清明节,在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陕北刚过半年的中共中央委派林伯渠为代表前往延安县城北桥祭祀黄帝陵,林伯渠献上的祭文正是出自时任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手笔。  祭文中,毛泽东抒胸臆,明壮志,缅怀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缔造山河的丰功
1  我的朋友卢燕娟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燕娟博士云南人,好饮茶,擅数学,当了中文系教授,并无成就感,自称唯一值得夸口的乃是小学奥数辅导得比外面辅导班更好。没办法,老天爷赏饭吃,人家数学好。但在颐和园遭遇的一道数学题曾令卢燕娟博士瞬间崩溃。  是日也,惠风和畅、天朗气清。燕娟博士带着公子踏青颐和园,突见旁边一家长手指眼前的十七孔桥,向自己的孩子厉声发问:这座桥有十七个
2021年2月7日,享誉东西方学界的文学评论家J.希利斯·米勒逝世,享年92岁。作为解构主义耶鲁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勒曾在2000年到访过中国。在那次名为“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国际学术会上,他发表的“文学终结论”引发热议。嗣后,米勒所著的《论文学》一书被译介过来,换了个“文学死了吗”这样耸人听闻的书名,再度掀起风波(参考《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霎时间,“文学已死”的论调甚嚣尘上。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