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五四”与重建当代文化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ch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故去了,大家开一个追悼会,为了告别而不是为了使其起死回生。一个文化时代过去了,人们开一个纪念会,写些纪念和研究的文字,目的也在于告别而不在使之番然飘来。是的,生命和文化的灵魂在空间上可以不死,然而,过去的毕竟过去了,“逝者如斯夫”,重要的还是活着的人如何活得更美好,当代文化如何在历史的太空中闪放异彩。对诸子百家、希腊文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我作如是观。对“五四”,亦然。
其他文献
近两年来,治理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危害甚重的经济地方主义却触动很少。经济地方主义仍在全国范围暗中蔓延,成为深层次治理整顿的“拦路虎”。
所谓“早期国家”,在近十多年来的研究中,国际历史学与人类学界认为它指的是“最早的、真正原始类型的国家,是紧接着原始社会解体之后的国家”①。换句话说,并非所有最初形成的国家都可以称作“早期国家”。在这个术语中,“早期”不仅具有时间的意义,而且具有形态学的意义。
禅意不是宗教,但毕竟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无法找到一个更确切的概念与之相对应之前,最接近禅意的代名,大概可算是形而上的“亚宗教”了。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亚宗教比宗教的历史更为悠久,生命力也更旺盛;而作为一种情感需要,亚宗教比宗教又更为深刻,也更具普遍性。
一、贷款担保的可靠因素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银行贷款的风险也因企业经营的风险性增大而加大。而目前银行贷款除了对借款企业进行审核外,还要求有资金实力的经济实体进行贷款担保。实现可靠的贷款担保应当具备下列因素:
一、当前改革形势的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跨上90年代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同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处在跨上90年代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进一步治理整顿的基础上使国民经济转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使经济体制改革也走上全面配套、逐步深化的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中国十年经济改革令人瞩目地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但同时出现了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通货膨胀。理论界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直接起因于中央银行持续不断的扩张型货币政策。对于引发货币超量供应基础原因的解释,理论界一般有需求拉上、成本推进和结构调整之说。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直被视为价格水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出。而这又发生在经济改革的全面进程之中。由此,必须探讨通货膨胀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建国以来,在处理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问题上进行过多种尝试,但一直投有找到有效的办法。“利改税”和企业承包责任制(首轮承包)尽管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它们都因未能根本解决国家与国营企业分配关系,从而不得不终结其历史使命。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象巴黎公社那样打碎旧的官僚机构,把公职人员变成人民的公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特别强调的一条原则。可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有些公职人员(干部)没能很好地使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权责,而是利用职权贪污、循私舞弊,利用特权行贿受贿,蜕变为新的官吏。
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集中地构成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科学地分析现代乃至当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离不开历史地研究近代资本主义创造的政治文化。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对于开展近代资本主殳的政治文化、思想史的研究,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近代政治文化遗产中的优秀部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