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全面配套深化改革——90年代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liang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改革形势的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跨上90年代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同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处在跨上90年代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进一步治理整顿的基础上使国民经济转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使经济体制改革也走上全面配套、逐步深化的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其他文献
土地、原材料和基础设施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而在这三者中,鉴于土地的载体性、不再生性和不能引入性的特点,决定了土地将是上海9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汉字改革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自1892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问世,汉字改革经历了切音字国语运动、汉字简化运动、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阶段,直到本世纪50年代正式将汉字改革、走拼音化道路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几代语言文字学家为此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
期刊
期刊
8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1)暨新闻史论青年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新闻史学会共同主办,由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同窗会(以下简称“特训班同窗会”)协办,旨在为从事新闻史论的年轻研究者搭建一个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1990年9月10日关于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一系列中央和上海地方法规文件的颁布,标志浦东的开发、开放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我认为,在浦东新区开发的土地批租价格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国内外土地出租、转让的经验和现状对浦东土地批租具有借鉴意义;浦东开发、开放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制定批租价格的客观依据。
近两年来,治理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危害甚重的经济地方主义却触动很少。经济地方主义仍在全国范围暗中蔓延,成为深层次治理整顿的“拦路虎”。
所谓“早期国家”,在近十多年来的研究中,国际历史学与人类学界认为它指的是“最早的、真正原始类型的国家,是紧接着原始社会解体之后的国家”①。换句话说,并非所有最初形成的国家都可以称作“早期国家”。在这个术语中,“早期”不仅具有时间的意义,而且具有形态学的意义。
禅意不是宗教,但毕竟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无法找到一个更确切的概念与之相对应之前,最接近禅意的代名,大概可算是形而上的“亚宗教”了。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亚宗教比宗教的历史更为悠久,生命力也更旺盛;而作为一种情感需要,亚宗教比宗教又更为深刻,也更具普遍性。
一、贷款担保的可靠因素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银行贷款的风险也因企业经营的风险性增大而加大。而目前银行贷款除了对借款企业进行审核外,还要求有资金实力的经济实体进行贷款担保。实现可靠的贷款担保应当具备下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