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over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各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的相互贯通、有效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尊重不同劳动的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文章提出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措施: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加强劳动写作教学,拓展劳动教育途径;重视课外阅读活动,启发劳动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渗透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如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已被提到一个重要位置。实现各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的相互贯通、有效融合,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只是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应有“大语文观”,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尤其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拓展语文的外延,带给语文学科教学更多的精彩。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育人。语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形势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尊重不同劳动的观念,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措施
  (一)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语文教师要能够熟悉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找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两者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以学生朗朗上口的《悯农》为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的画面,寥寥数语就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烈日下还在坚持劳作的同情和赞赏,饱含着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这首诗让刚刚进入学校的小学生明白了农民种田的辛苦,懂得了不要浪费粮食的道理。又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赵州桥》的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描写生动细腻。文章不仅是在赞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课文,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热爱我们的祖国,立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二)加强劳动写作教学,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习作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习作课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并通过对劳动过程、劳动体验的记录与描写,提升对劳动的感悟与理解,培养劳动的意识与习惯,提高劳动与创造的能力。语文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渗透劳动教育内容。第一,从家庭劳动入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劳动教育有其独特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描写一次帮助父母的家庭劳动,比如扫地、洗碗、拖地、浇花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劳动,达到“以文促劳、以劳促学”的目标。其二,从社会劳动入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描写一次有意义的社会义务劳动,比如义务植树、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劳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可以巩固课堂上的所学所感,并且切身的劳动实践是一种服务他人、教育他人的过程,也是服务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在实践中成长的速度更快。其三,从学习劳动技能入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描写一项自己参与劳动或学习的生产、生活技能,比如养花、种植蔬菜、剪纸、刺绣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不但充实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还强化了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拓展了劳动教育的途径。
  (三)重视课外阅读活动,启发劳动教育意义
  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推荐引领作用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赞美劳动、赞美劳动人民的古詩词、名言警句、名著等等。翻开我国古代诗歌作品,历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古人辛勤劳动的诗篇,歌颂劳动之美,展现劳动之乐的美好情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就有大量描绘劳动生产的农事诗。著名的《伐檀》一开头就讲“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是一首描写伐木工人劳作的民歌。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写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却不营,而以求自安。”告诫了人们要自食其力,勤奋劳动,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又怎么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呢?启发学生去思考劳动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用双手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
  总之,劳动教育走进语文教材是一种趋势,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是一种责任,语文学习本就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从劳动中收获了快乐,得到了成长历练,更学会了对自我人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常永华.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9(30).
  [2]王爽.当代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群文天地,2012(0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锦庭小学,广州5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在语文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展。阅读是学习上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上,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都被重视。经过近几年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文章以统编教材的教学为背景,从深度提取文本信息、多维度发掘文本内容、拓展阅读内容三个方面来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统编教材;阅读能力;整本书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它给重在灌输、稍显沉闷的传统课堂带来了活力,大大降低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改革了传统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重视生生互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探究,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文章以笔者小组合作教学经验为探讨,希望从如何在小学语文中低段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这个问题上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低中年段;语文课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品德课程根植于生活,“生活”是品德课的基础,“回归生活”是品德教育的灵魂,是新课程的生成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从“生活”这条主线出发,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深刻的生活体验中激起真正的思考,这就成为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将微课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是践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创新型教学尝试。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炼、趣味横生的教学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让数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因此,从微课教学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性尝试,诸如合理利用微课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多元性,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价值分析;教学实施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文章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几点看法:营造氛围,激发读书兴趣;加强指导,保持读书兴趣;课外拓展,延伸阅读兴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兴趣;创设氛围;阅读指导;课外拓展  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中,深度学习以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为目标,关注学生从知识点的学习到知识本质运用学习的转化。为了实现让学生真正学好数学,让深度学习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追求,教师需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动手操作 数学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提出问题 巧用情境,落实探究途径;习题层次 拓展多样性,提升多维思辨。通过采取这些策略,使学生深度学习,实现数学课堂高效教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
摘 要:游戏对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通常游戏的形式五花八门,随意性较强,处理不好会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设计有系统、有目的、有意义的班级游戏,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完善的制度,详细的实施方案,保证班级游戏按时有序地开展;学生参与策划游戏内容,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开展;考虑全面,营造班级游戏安全幸福的氛围。合理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游戏,能高效助力培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有助于拓宽数学知识来源,扩大数学课堂的容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针对自身教育经验,笔者深入分析了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网络平台的有效对策,从创设情境入手,从多方面提高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
摘要:在法治社会,人人知法懂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对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不仅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还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法律启蒙教育的主要途径。笔者认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通过法律知识认识法律、通过法律案件体会法律、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法律等策略对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律启蒙教育;教学策略  如今,国家强调法治建设,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
摘 要:语言作为语文教学里刻画人物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语文课文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描写对话时要关注语言本身的表达方式,会正确书写对话;还要关注语言中的提示语,学会写好提示语;最后还要关注对话的组织构建方式。  关键词:语言形式;提示语;对话构建方式  语言作为语文教学里刻画人物的主要形式之一,受到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在每一个年段的语文教学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语文课文的教学